群奔(徐悲鴻創作的中國畫)

群奔(徐悲鴻創作的中國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群奔》是徐悲鴻創作的中國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奔
  • 作者:徐悲鴻
  • 創作年代:1942年
  • 分類:中國畫
  • 創作手法:紙本水墨
  • 規格:95cmx181cm
  • 館藏地點:徐悲鴻紀念館
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著名的寫實主義倡導者,他一生致力於以西畫的寫實精神改良中國畫, 尤以水墨畫馬最為成功。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到動物園畫過大量馬的速寫與素描,認真研究過馬的生理結構,積稿數千,因此,他能將馬的體面關係與筆墨的寫意趣味融而為一,在增加對象體量感的同時,又不失中國畫的水墨神韻。他畫馬有一些造型的程式,如突出兩塊胸大肌,用焦墨畫頸鬣和馬尾,造型精練,簡約傳神,並像齊白石畫蝦那樣而被婦孺皆知。徐悲鴻畫馬繼承了中國文人畫托物言志的傳統。他從不畫膘肥體壯的鞍馬,而酷愛畫瘦骨嶙峋、放浪形骸的野馬,筆下那些豪放不羈的奔馬一方面是他自我人格的寫照,另一方面也被他賦予了自強不息、勇猛精進的精神,《群奔》就是傑出代表。嚴謹的造型、微妙的明暗、抒情的筆墨融為一體,六匹奔跑著的駿馬神采飛揚,似乎要衝出畫面。畫幅右側是一對相互顧盼的神駿,一匹以濃墨繪就,一匹以淡墨出之,濃淡相彰。畫幅左側的三匹駿馬,也是形態各異,最左側的幾乎是全正面造型,和它呼應的另外兩匹側身而出,錯落有致,疏密得宜。畫幅的中心線,描繪了一匹最遠處的奔馬,它只隱約露出馬頭,極好地平衡了畫面的構圖和布局。徐悲鴻創作的馬被認為是中西融合的成功典範,也使得他成為既有理論倡導又有藝術實踐的融合派大家。他的馬拓展了中國畫鞍馬科的表現技法,也為寫實水墨畫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講解/蘇揚 撰文/裔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