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芩杏湯劑

羚羊芩杏湯劑是由羚羊角6克、茯苓15克、杏仁10克、花粉20克、地骨皮⑴20克、白芍20克、榆皮20克製成的一劑湯藥。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羚羊芩杏湯劑
  • 是否處方藥:非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胴跟俱痛,足下熱痛,喉嚨痛,
  • 劑型:粉劑
  • 藥品類型:中藥
方劑用途,方劑介紹,

方劑用途

不欲近衣,大小腹痛,二便不利,心煩而痛,情志不樂,胸脅臍乳滿痛,腹滿腸鳴,咳逆上氣,頭眩耳鳴,胴跟俱痛,足下熱痛,喉嚨痛,舌乾欲飲,常不厭寢,面色黃赤,脈滑而洪。羚羊芩杏湯主治。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云:“不欲近衣者,熱在骨髓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骨,腎生骨髓。”又云:“陽勝則熱。”又云:“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水為陰,火為陽。《素問·評熱病論篇》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者,陽必湊之。”誠然,因於腎水不足,不足以抗衡陽熱,熱病就發生了。
腎與肝同源,絡於沖、任、督、帶、蹺脈,其主為脾。《靈樞·經脈》云:“胃足陽明之脈,……其支者,……下循腹里。脾足太陰之脈,……入腹。肝足厥陰之脈,……挾小腹,挾胃。”《素問·骨空論篇》云:“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絡腎,……其少腹直上者,……上貫心。”《靈樞·五音五味》云:“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行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熱傷氣,……氣傷痛。”因於腎已被邪熱致傷,其脈不通,胃及肝,沖、任、督、帶、蹺脈亦因傷而不能營之,故其病變則如《素問·髒氣法時論篇》云:“腎病者,大小腹痛。”
腎為胃之關,《靈樞·營衛生會》云:“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人膀胱焉。”誠然,腎氣傷後,不能為胃把好關,其胃氣亦因此而傷,糟粕與多餘之水液稽留於胃中,內不得泄,故二便不通。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其兩者之精氣相互補充,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靈樞·經脈》云:“脾足太陰之脈,……其支者,……注心中。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腎足少陰之脈,……其支者,從肺出絡心。心主之別,……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繫。”因於腎氣已傷,肺、脾、心脈不足,督脈無榮,邪氣隨脈上搏,且稽留於心,耗傷其氣,故心中煩悶而疼痛。

方劑介紹

【煎服方法】上七味,先用適量開水磨羚羊角,再用淸水=碗煎至一碗,去渣加羚羊角水煎開,溫服。
【方歌】妊娠二便兩不通,陰虛內熱病其中,羚羊獲等加杏仁,花粉地骨芍榆功。
【方解】本方是處治陰虛陽盛之方劑。此為妊娠不欲近衣,大、小腹痛,二便不利,心煩,情志不樂,胸、脅、臍、乳滿痛,胭、跟俱痛,足下熱痛,喉嚨痛,口乾欲飲,腹滿腸鳴,咳逆上氣,頭暈耳鳴,常不厭寐,面色黃赤,脈滑而洪者所用。
心腎之脈俱繫於胞脈。大過之邪熱劫傷本已虛之水,此之水,不但不能制本能勝之火,反而受邪而生病。在上述證候之中,除了二便不利之外,再者則是常不厭寐,其兩目難開,若是目易開合,二便也就通利了。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云:“陽氣者,精則養神。”除了與五臟相關之外。《素問·骨空論篇》還說:“任脈者,……人目。督脈者,……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曉脈者,屬目內眥。兩眼難睜,是因經筋之血氣已傷,難於約束眼瞼之開合。《靈樞·經筋》雲:“足陽明之筋,……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腎脈合三焦、膀胱。《難經·三十一難》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乃,以傳導也。”誠然,三焦有病,其二便則易於不通。
再者,《素問·金匱真言論篇》云:“藏精於腎,開竅於二陰。”腎為胃之關,若腎精不足,胃亦因精虧而生病。胃居中焦,胃脘之陽氣不足,即中氣不足,會導致二便發生變化。正如《靈樞· 口問》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胃之不足,除了會導致二便不利之外,其病則如《靈樞· 口問》云:“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此外,《靈樞·決氣》亦有·· “液脫者,耳數鳴”之說法。故對此病證,不但要著眼於心腎的療理,也應兼顧五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