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守望

美麗守望

《美麗守望》是2012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學文。

基本介紹

  • 書名:美麗守望
  • 作者:朱學文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1日
  • 頁數:35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531111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新聞工作者作為時代的瞭望者、思想者、守望者,這雙眼睛僅僅發現美麗是遠遠不夠的,對醜惡社會現象無疑也要給予無情的揭露。作者認為,美麗,是這個偉大時代的主旋律,尋找與發現美麗的眼睛也一定能夠發現醜陋,但新聞記者的這種披露、揭示與審醜行為本身也應該是為了美麗。

圖書目錄

上篇:藍色守望
碧海藍天寫輝煌
大洋艇隊飄出的歌
東海大跨越
放眼大洋鑄雄才
開天驕子
滔天航跡攪大洋
敬禮,掃雷艦
追戀白雲
是龍!是虎!是鷹!
千島情
為了重塑沒有遺憾的青春
讓血脈相連
海上工兵競風流
為了女兵的榮譽
超越夢想
“官”念一變天地寬
潛能是這樣開啟的
中篇:金色守望
傳奇
啟航,杭州灣畔教育航母
無畏的脊樑
神夢
筆下生美
綠色大跨越
尋覓在精神的家園
感受塞上“種”文化
走進西藏
走進帕米爾高原
水的美意
西行,留在心頭的那些美好
根治惡習當較真
下篇:綠色守望
地市報現狀與發展對策
難忘三探柏耀平
“活”在非馬非驢中
我國大眾傳媒幾大頑症成因與對策研究
防止正面典型報導出現負效應的辯證思考
加快集團戰略轉型大力發展數字報業
創新生成競爭力
做強重大主題新聞 形成良好品牌效應
創新中做大手機報
實施報業集團戰略轉型路徑選擇
強化媒體社會責任 提升城市文明品質
後記

作者簡介

朱學文安徽蕪湖人,大學文化,1976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海軍東海艦隊服役,歷任戰士、學員、教員、新聞幹事、軍事記者、政研室主任等職,海軍上校軍銜,2000年10月轉業到地方工作,現為某刊主編。

後記

我的第8本書《美麗守望》終於出版了,此時,我想起了許多人和事,包括我在青少年時代開始的在每個年輪段出現的許多夢想。
記不清我是在幾歲接受新聞傳播了。那是我上國小吧,從家裡走到學校大概五六分鐘,那是江南水鄉的小路,全是泥土、雜草,青青田野長滿了水稻,清晨禾苗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最美的是春天,燕子在天上飛,青蛙在田裡叫,油菜地一片金黃,紫雲英鋪滿了田問,露水打濕了褲管,但空氣是清新芳香的。讀了幾年書,有一天經過丁會計家門口,見他在看《安徽日報》,還有《人民日報》等擺在桌上,我拿著看起來,發現那上面的字大都認識,這使我有點驚喜,從此,每每放學,我都到大隊部拿報紙看。有一天,他對我說,大隊訂的這些報紙,其實就像為你訂的一樣.你看的比誰都要多。
這無疑是我最早接受新聞傳播的作品、理念與教育。
報紙看多了。也想寫。儘管是個小學生、中學生。我最早的新聞實踐活動應該在17歲那年,安徽省組織7個縣人民民眾冬季在皖南涇縣的崇山峻岭中劈開一座座大山,將大水庫的水引到數百里外灌溉7個縣的農田,興修水利,時間有十幾個月.已經回鄉的我被一位叫周家珍的書記安排到公地丈量土石方,寫廣播稿。當聽到工地大喇叭里播音員姑娘用甜美的聲音播送“朱學文來稿”時,心裡甜絲絲的。此後,在希望的田野上,人們一不留神,就會聽到我寫的廣播稿。
參軍2年後,解放軍報刊登了37974部隊一位年輕軍官寫的言論《身正不怕影斜》;又1年後,人民海軍報刊登了一篇新聞特寫《青青田野一堂課》;又一年後,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一篇徵文《防止冷場注意“三性”》,這都是我寫的,我是這個部隊組建以來寫稿被軍報等刊登的第一人。
第一總是可貴的,這似乎值得驕傲。
1984年春天,作為水兵中隊指導員的我被直接調到軍政治部。開始了專門的宣傳與新聞報導工作生涯。除了上軍校與在37711部隊當副政委、艦隊理論研究室當主任之外.我一直是東海艦隊的一名水兵記者。
20多年,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每想起這些,心海里就充滿了溫暖、甜美與感動。2010年11月8日,當我在首都京西賓館捧起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獎盃時.我總覺得這個獎盃不是屬於我一個人的,它凝聚著許多人的關懷、幫助、心血、智慧與汗水,它是時代賜予一個記者的榮耀。
頒獎大會結束時,首都已萬家燈火。參加會議的人民日報《新聞戰線》主編冷梅老師開車帶著我直奔“江南印象”酒店,我一進門,胡欣總編、萬仕同副總編、祝曉虎主編等已率領大半個編輯部在等著我,他們為我獲獎歸來熱烈鼓掌,這使我無比感動。可以這么說,沒有他們的直接關心與幫助,就沒有這箇中國新聞獎。論文是他們選用刊登的,是責任編輯冷梅一字一字編輯的,祝主編一次又一次力推,是胡總、萬總權衡再三最終確定將雜誌社當年惟一的一個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名額給予我的。須知,包括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恆權在內的全國有數十位社長、總編輯在《新聞戰線》發表的論文他們都沒推,而只推了我這位地方媒體主任編輯的作品,他們這樣做是需要很大職業精神與人格力量來支撐的。這樣的慧眼。這樣的友情,令我終身難忘。友情的酒喝到夜深人靜,但子夜來臨時,我在中央媒體工作的朋友與家人已備好家宴還在等著我,一路的激勵與甜美無比的友誼.使我感到人生奮鬥路上無比的芳香美好!
這個獎勵無疑也是屬於我所工作的集團的。全報社傳媒人員的豐富實踐與集團提供的廣闊與全國媒體交流的平台,也包括浙江11家城市黨報社長論壇、《新聞實踐》每年組織的全省媒體交流會,給了我豐富的實踐樣本。尤其不能忘記的是何偉社長、徐正總編輯與其他老總們得知我的作品被推薦後,無比欣喜,總是利用一切渠道向熟悉的人們介紹推薦,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與力量,增加了一位參評的基層記者的自信。
這個專輯裡還有我在海軍東海艦隊與艦隊航空兵寫的不少作品,東航和艦隊是我成長的搖籃,是艦隊官兵磨礪海上戰鬥力守衛祖國海防線的豐富生活,給了我采寫新聞的藍色田園,指戰員們的美麗創造與無私奉獻,已凝聚在我作品的字裡行間。更加不能忘記的是人民海軍報幾任領導、解放軍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央電台的領導與許多主編、編輯、記者對我的關心與幫助!尤其是海軍報老社長稽振太、江衛陽、趙興德大校、海軍原副政委鄔華揚中將、現海軍副政委王兆海中將、海軍政治部主任馬發祥中將和東航老政委李金良將軍、老司令梅和家、劉文清、政治部老主任許仁道將軍對我的關懷、激勵、器重與關愛.永遠忘不了他們的知遇之恩。
永遠不能忘的還有我的老團長李連喜、政委任龍雲、副團長張風林、馬先尊、政治處主任顏作俊、中隊長陳榮華、指導員顧德潤、鄭保平和副中隊長崔明林、曹恆忠、區隊長楊小鷹、接兵排長林孟鈿、戰友張全躍等首長與戰友們.是由他們建構與匯聚的人民軍隊大熔爐,28個月就將我由一個來自皖南水鄉的毛頭小伙子培養成了人民海軍指揮軍官,從此不斷前行在文化從軍路上。
這個專輯的出版,還得益於祖國黃金海岸線上一群傑出的人們的神奇創造。《金色守望》描畫的就是他們的時代英姿。
這個專輯的出版,還得益於中國青年出版社老社長鬍守文,正是他對本書作品的充分肯定當場拍板,才使我有了同這樣優質國家出版社合作的機會。社長助理王瑞協調出版、審核、發行,一路跟蹤服務,溫情暖人。責任編輯李瀅為人作嫁,滿面春風,不厭其煩,有求必應,付出了大量勞動。解放軍出版社美編李戎不顧從中東國家考察歸來的辛勞,在手頭有大量約稿需要“交差”的情況下,擠出子夜時光,為我精心設計了版面、環襯與章頁,使我看到的設計是那樣的清新美麗。他們表現的不只是敬業,還使人感受到友誼的美好。
這個專輯的出版還得益於家人對我的關心與幫助。最大的幫助者是陳玫.不論是我在東海艦隊服役還是轉業到地方報社,她都是我的後勤部長,她做的菜、麵食與粗糧食品超好吃,堪稱支前模範。當然,模範作用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閨女能成為美國重點大學研究生,她們倆都有功勞。支前的大軍里還有我的父親朱克義、母親劉家娣,岳父陳淑裕、岳母張佩玲兩位離休老幹部,有我的弟弟朱學東、朱學敏與我的姐姐、妹妹等親人。我的老父親73歲去世時,我正在東海艦隊偵察兵大隊採訪,報導大隊愛軍習武典型事跡,沒能盡孝到他病床前陪伴他人生的最後時光,現在我還時常做夢見到他老人家,這無疑是我內心深處對他的懷念。
這個專輯的出版還得益於許多在我人生路上一直關愛、支持、幫助、溫暖、美麗、激勵我的親愛的人們。有些好朋友在我的人生路上給予過重大幫助,但他們卻明確要求“不要專門致謝”。世界上任何一朵芳香美麗的花兒都不是孤立開放的,花朵綻放的美麗,一定是陽光、雨露、大地、綠葉共同作用的結果。《美麗守望》的誕生也是這樣,我對上面提到的與沒有提到的親愛的人們永遠心存感激。

序言

朱學文曾是第20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從青澀年華的水兵記者,到人到中年的地方媒體人,在20多年的新聞從軍路上,他一直是出色的新聞田園的採擷者、思想者、守望者。
《美麗守望》這部新聞作品選共分三輯:第一輯“藍色守望”,輯選了作者在海軍潛艇、驅逐艦、航空兵等部隊採訪的通訊、特寫報導17篇。這些稿件大都選自人民海軍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等已見報的作品。這其中作者采寫的反映全國重大典型——“上天能開飛機,下海能操軍艦”的飛行員艦長柏耀平的人物通訊和為解放軍報采寫的述評《放眼大洋鑄雄才》,堪稱新聞精品。這些作品具有濃郁的海味、兵味、陽光味,透出濃濃的青春氣息、現代化氣息與海軍官兵守衛祖國海防線建設現代化人民海軍的時代精神。這一輯里還有采寫的兩位復轉海軍軍人的長篇通訊,從他們身上,人們會看到人民海軍軍人的航線在延伸。
第二輯“金色守望”,選發了作者轉業到地方媒體後采寫的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等,其中人物典型通訊《啟航,杭州灣畔教育航母》《傳奇》《無畏的脊樑》,寫作手法頗具創意;風貌通訊《走進帕米爾高原》《走進西藏》《感受塞上“種文化”》寫得恢宏大氣,芳香美麗。
第三輯“綠色守望”,選發了作者對新聞業態與生態思考的11篇新聞論文。其中《地市報現狀與發展對策——對全國地市報現狀與發展思考》一文,榮獲第20屆中國新聞獎惟一的論文一等獎。論文《我國大眾傳媒幾大頑症的成因與對策研究》是一篇剖析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大眾傳媒在總體趨好但依然存在的“獵奇化、低俗化、負面化、虛假化、逐利化”傾向,揭示了目前全國每個城市出現的越來越嚴重的大眾傳媒惡性競爭的根源,提出了根治辦法,受到中科院新聞研究學者讚揚。論文《“活”在非馬非驢中》,闡釋的不拘一格寫活新聞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同時,此輯作品中還有作者談論的采寫報導柏耀平的體會,生動有趣,飽含新聞戰略思維經驗。
當然,新聞工作者作為時代的嘹望者、思想者、守望者,這雙眼睛僅僅發現美麗是遠遠不夠的,對醜惡社會現象無疑也要給予無情的揭露。作者認為,美麗,是這個偉大時代的主旋律,尋找與發現美麗的眼睛也一定能夠發現醜陋,但新聞記者的這種發現、披露、揭示與審醜行為本身也應該是為了美麗。
可以這么說,這部作品是我國新聞田園開放的一朵新花,儘管它不完美,也不高貴,也許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與瑕疵,但這是一本頗具閱讀價值、參考價值與思考價值的書,這就足夠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