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思考

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思考

《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思考》是王艷峰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10月。

黨的十九大把“美麗”確定為21世紀中葉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主要目標之一。建設美麗中國既是時代提出的任務,也是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該書以哲學的視角解讀重大國家戰略,從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入美麗中國建設理論,運用馬克思主義“自然史—人類史”系統性思想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思想淵源作出辨析和考察,在揭示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基礎之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原則和構建美麗中國的基本路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思考
  • 作者:王艷峰
  • 類別:哲學著作
  • 字數:266千字
  • 首版時間:2021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從新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入美麗中國建設理論,分析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的歷史方位、主要內涵,對美麗中國建設的思想淵源做出辨析和考察;在揭示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基礎之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原則和構建美麗中國的基本路徑,論證其歷史必然性與價值合理性。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美麗中國建設的歷史方位
第二章 美麗中國建設的主要內涵
第三章 美麗中國建設思想的理論淵源
第一節 美麗中國建設的時間之維
第二節 美麗中國建設的空間之維
第三節 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存發展之維
第一節 “美”的語義學與語用學分析
第二節 美麗中國的學理研究與概念形成
第三節 美麗中國概念的本質規定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思想
第二節 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
第三節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
第四章 美麗中國建設思想的形成歷程
第五章 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基礎
第六章 美麗中國建設的基本路徑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的生態建設思想
第二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生態建設思想
第三節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其發展過程
第一節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存在論
第二節 生態興則文明興的歷史觀
第三節 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論
第四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觀
第一節 美麗中國建設的現狀分析
第二節 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原則
第三節 美麗中國建設的基本路徑

創作背景

建設美麗中國是新時代中國的重大課題,黨的十九大報告順應時代潮流,把“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內容之一,這與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把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一脈相承。美麗中國建設既是時代提出的任務,也是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之一。解決中國社會轉型中自然環境的不美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問題,回歸“美起來”與“強起來”的正題,正是中華民族與世界人民實現永續發展的必然抉擇。《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思考》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就的。

作品思想

該書不囿於人與自然關係的角度,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基礎上揭示了美麗中國背後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的關係,從而從自然觀的層面上升到社會歷史觀的層面。馬克思從“人與物”的關係揭示出“人與人”的關係,同樣,生態的變化來自主體的活動。人按照自身的內在尺度不斷地改變自然,使其滿足人的需要和發展,所以美麗中國建設必將深深地打上人類活動的烙印。因此,考察美麗中國,不是只從人與自然的關係,而是在系統思維的指導下,審視並挖掘人與他人以及人與自身的關係。進而,論證美麗中國建設的合理性與現實性,為其尋求哲學依據。美麗中國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實現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途徑,具有現實必然性,符合絕大多數人的願望。“美”是人類之永恆追求,“為了人”是美麗中國建設的價值取向,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生,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的幸福是人類的永恆話題,更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美麗中國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征程中,既要系統全面認識和創新實踐方式,又要破解實踐難題,把描繪美麗中國的美好圖景訴諸美麗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從而實現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的有機融合。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美麗中國建設的哲學思考》
2021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9258-7

作者簡介

王艷峰,1980年生,河北張家口人,中共中央黨校哲學博士,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生態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在《新華文摘》《科學社會主義》《人民論壇·學術前沿》《光明日報》《學習時報》等刊物發表理論文章3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