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化妝品科學與技術

美白化妝品科學與技術

《美白化妝品科學與技術》是2019年06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冠傑、郭清泉。本書系統地闡述美白化妝品科學與技術。適合化妝品研製、開發、生產等行業的技術人員,化妝品生物添加劑的研究開發技術人員,質檢系統的功效檢測人員,化妝品專業、套用生物技術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等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美白化妝品科學與技術
  • 作者:彭冠傑/郭清泉
  • ISBN:978-7-5184-2468-9
  • 頁數:308
  • 定價:128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06
  • 裝幀:平整
  • 開本:787*1092 1/16
主要內容,圖書目錄,
化妝品科學是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包含精細化工、生物化學、藥學、皮膚科學、藥理學、免疫學等多學科的相互滲透。美白化妝品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對產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有著嚴格的要求,研發生產過程涉及更深入的皮膚色素代謝生理學、藥物動力學、色彩學等學科知識。目前,儘管行業內有許多化妝品科學和皮膚技術的書籍,但是關於美白化妝品領域深入涉及的還較少。行業內尚缺乏專門針對皮膚色素沉著機制、美白途徑、美白化妝品的成分及功效評價的系統性書籍。因此,針對化妝品行業所關注的皮膚美白機理、美白化妝品研發、美白化妝品的套用等問題,特編著《美白化妝品科學與技術》一書,旨在幫助化妝品行業的研發人員和從業工作者更好地理解皮膚美白背後的科學,研發安全有效的美白化妝品,還可為消費者正確選擇和使用美白化妝品提供理論指導和幫助。

主要內容

皮膚色素沉著由 120 多種基因調節,主要取決於表皮基底層中的黑素細胞及與之相鄰的細胞組織的相互影響,共同調節黑素的合成、轉運和代謝,其中涉及多種細胞因子和信號的調控。美白化妝品的研發需要在皮膚色素代謝生理學的基礎上,研究和探索各種美白途徑的可能性,在確保全全性的基礎上,研究各種美白成分的作用機制及科學評價其美白功效,併合理科學地配製成具有真正意義上使皮膚增白的化妝品。
本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主要是美白化妝品概述,第二章主要是皮膚生理學概述,第三章系統地描述皮膚色素代謝生理學,第四章著重介紹 50 多種美白成分,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介紹美白化妝品的配方設計和功效評價,第七章主要介紹美白化妝品的科學選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美白化妝品概述
第一節 美白化妝品的概述
第二節 美白化妝品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美白化妝品的發展趨勢
第四節 美白化妝品相關法規
一、我國化妝品相關法規
二、美白化妝品中的主要禁用成分
三、外國美白相關法規與國內法規的比較
四、我國美白化妝品監管策略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皮膚生理學概述
第一節 皮膚的結構
一、 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組織
四、 皮膚附屬器
第二節 皮膚的生理功能
一、保護作用
二、溫度調節作用
三、感知調節作用
四、吸收作用
五、分泌與排泄作用
六、代謝作用
七、免疫作用
第三節 皮膚的分類與護理
一、按皮膚類型分
二、按皮膚狀態分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皮膚色素代謝生理學
第一節 皮膚的顏色構成
一、皮膚的顏色
二、構成性膚色
三、附加性膚色
四、色素性皮膚病
第二節 皮膚的色素體系
一、黑素細胞和表皮黑素單元
二、黑素小體
三、黑色素
第三節 黑素的合成及調控機制
一、紫外線的生物學效應
二、調控黑素合成的酶及相關蛋白
三、黑素的生物合成
四、黑素形成的相關調控機制
五、黑素的轉運和代謝
第四節 皮膚的美白途徑
一、防禦紫外線
二、黑素細胞的胞內抑制
三、黑素細胞的胞外抑制
四、抑制黑素的轉運
五、促進角質層的更新
六、抗糖化作用
七、皮膚美白途徑的新假設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皮膚美白活性成分
一、熊果苷(Arbutin)
二、α-熊果苷(α-Arbutin)
三、脫氧熊果苷(Deoxyarbutin)
四、杜鵑醇(Rhododendrol)
五、壬二酸(Azelaic acid)
六、壬二醯二甘氨酸鉀(Potassium Azeloyl Diglycinate)
七、覆盆子酮(Raspberry Ketone)和覆盆子酮葡糖苷(Raspberry ketone glucoside)
八、酪醇(Tyrosol)和紅景天苷(Salidroside)
九、4-丁基間苯二酚(4-Butylresorcinol)
十、己基間苯二酚(Hexylresorcinol)
十一、苯乙基間苯二酚(Phenylethyl Resorcinol)
十二、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間苯二酚(Dimethoxytolyl Propylresorcinol)
十三、光甘草定(Glabridin)
十四、白藜蘆醇(Resveratrol)
十五、氧化白藜蘆醇(Oxyresveratrol)
十六、根皮素(Phloretin)
十七、橙皮苷(Hesperidin)
十八、鞣花酸(Ellagic Acid)
十九、表棓兒茶酚棓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二十、二氫楊梅素(Dihydromyricetin)
二十一、阿魏酸(Ferulic acid)
二十二、四氫薑黃素(Tetrahydrocurcumin)
二十三、姜酚(Gingerol)
二十四、環庚三烯酚酮(Tropolone)和扁柏酚(Hinokitiol)
二十五、四氫木蘭醇(Tetrahydromagnolol)
二十六、曲酸(Kojic acid)
二十七、曲酸二棕櫚酸酯(Kojic dipalmitate)
二十八、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
二十九、抗壞血酸磷酸酯鈉(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和抗壞血酸磷酸酯鎂(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
三十、抗壞血酸葡糖苷(Ascorbyl Glucoside)
三十一、抗壞血酸乙基醚(Ethyl Ascorbyl Ether)
三十二、抗壞血酸棕櫚酸酯(Ascorbyl palmitate)
三十三、抗壞血酸四異棕櫚酸酯(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
三十四、十一碳烯醯基苯丙氨酸(Undecylenoyl Phenylalanine)
三十五、凝血酸(Tranexamic acid)
三十六、甘草亭酸(Glycyrrhetinic acid)
三十七、紅沒藥醇(Bisabolol)
三十八、丹皮酚(Paenonol)
三十九、羥基積雪草甙(Madecassoside)
四十、煙醯胺(Niacinamide)
四十一、乙醯殼糖胺(Acetyl Glucosamine)
四十二、腺苷(Adenosine)
四十三、亞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
四十四、羥基乙酸(Glycolic acid)
四十五、水楊酸(Salicylic acid)
四十六、甲氧基水楊酸鉀(Potassium Methoxysalicylate)
四十七、植酸(Phytic acid)
四十八、維甲酸(Retinoic acid)
四十九、羥癸基泛醌(Hydroxydecyl Ubiquinone)
五十、肌肽(Carnosine)
五十一、谷胱甘肽(Glutathione)
五十二、四肽-30(Tetrapeptide-30)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美白產品設計原則與實例
第一節 美白成分的經皮膚滲透
一、皮膚角質層屏障作用
二、活性成分經皮滲透的機制
三、活性成分經皮滲透的研究方法
四、改善活性成分經皮滲透的方法
第二節 美白產品配方設計原則
一、美白成分的選用
二、劑型與基質的選擇
三、乳化體系的選擇
四、其他輔助成分的選擇
第三節 美白產品及配方實例
一、美白劑的使用現狀
二、美白產品實例
三、美白產品配方實例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美白化妝品的功效評價
第一節 美白成分分析
第二節 生物化學法評價
一、美白劑的抗氧化活性評價
二、化學法測定酶活力
三、相關代謝酶的影響
第三節 細胞生物學法
一、美白劑對黑素細胞生長情況的測定
二、胞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的測定
三、細胞共培養模型
第四節 動物試驗法
一、豚鼠皮膚模型
二、斑馬魚模型
第五節 人體試驗法
一、人體皮膚試驗法
二、黃褐斑皮損面積及嚴重程度評分法(MASI)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科學選用美白化妝品
第一節 科學選擇美白化妝品
一、美白的限度
二、美白化妝品的識別和查詢
三、美白化妝品的成分分析
四、根據皮膚狀況選擇美白化妝品
第二節 正確使用美白化妝品
一、美白產品的使用原則
二、美白產品的保存
第三節 美白化妝品的使用盲區
一、美白“特證”≠美白功效
二、潔面、去角質產品≠美白產品
三、不要隨便“刷酸”
四、科學美白小問答
第四節 美白化妝品的安全事件
一、我國對化妝品不良反應的監測制度
二、美白化妝品的安全事件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