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

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

《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SN/T 1389-2004)》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SN/T 1389-2004)》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並歸口。《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SN/T 1389-2004)》起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SN/T 1389-2004)》主要起草人:杜國興、周明華、楊曉耘、陳正橋、莊永林、汪利忠。《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SN/T 1389-2004)》系首次發布的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書名: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
  • 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155066215849
  • 外文名:Methods for 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lurgopinus Rufipes(Eichhoff)
  • 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 頁數:2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勁松建達科技圖書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文摘,

內容簡介

《美洲榆小蠹檢疫鑑定方法(SN/T 1389-2004)》由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文摘

著作權頁: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美洲榆小蠹的檢疫鑑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美洲榆小蠹的檢疫和鑑定。
2 原理
2.1 美洲榆小蠹屬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海小蠹亞科(Hylesininae),瘤乾小蠹屬(Hylurgopinus)。危害榆屬Ulmus spp.、梣屬Fraxinus spp.、李屬Prunus spp.、椴屬Tilia spp.等植物。該蟲是荷蘭榆枯萎病菌Ceraticystis ulmi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以幼蟲或成蟲越冬。
2.2 危害木材的小蠹科害蟲有多種,但美洲榆小蠹成蟲形態特徵具有獨特性,根據其形態特徵及屬內種間形態的比較及為害寄主情況進行美洲榆小蠹種的鑑定。
2.3 以美洲榆小蠹生物學特性、成蟲形態特徵及寄主情況為制定該蟲檢疫鑑定方法的依據。
3 儀器及試劑
3.1 儀器
體視顯微鏡(帶目鏡測微尺)、生物顯微鏡、剪刀、昆蟲解剖針、培養皿、載玻片、蓋玻片、酒精燈、燒杯、玻片標籤。
3.2 試劑
浸漬液(冰乙酸:福馬林:95%乙醇:蒸餾水=4:6:15:30)、75%乙醇溶液。
4 現場檢疫
4.1 美洲榆小蠹主要在木材的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行成為害狀。成蟲在韌皮部下挖築橫向或稍微斜向坑道至形成層。在形成層有二分支坑道橫向延伸,在邊材上略有劃痕。幼蟲一般從母坑咬築與邊材紋理平行的橫道向外延伸。現場檢查時注意對發現的小蠹蟲以及小蠹蟲為害症狀進行取樣,對發現的害蟲進行收集。
4.2 對發現小蠹蟲為害症狀的木樣進行剖檢,可用手工鋸、電工起子等工具,小心地將小蠹蟲取出。如果現場沒發現成蟲,只發現幼蟲,則應將幼蟲飼養成成蟲後再作鑑定。
5 實驗室鑑定
5.1 準備
將待觀察、鑑定的成蟲、幼蟲等蟲樣進行清潔、整理,體表有污物或粉屑時,用75%的乙醇或配置的浸漬液進行浸泡。
5.2 鑑定
5.2.1 成蟲鑑定特徵
——雌成蟲體長約2.2mm~2.5mm,體長約為體寬的2.3倍。體暗褐色,全身被粗壯短毛。
——頭的一部分縮進前胸,從上觀查只能見頭部小部分。額頂凸出,額無中隆線。口上突長而直。口上片較大,突起,上方具微弱橫向刻痕。口上片中央低於口上突,側緣與口上突重合或被遮蓋。除縮進背板的部分外,背區、側區均具有精細而不規則的刻點。複眼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頂端稍寬,無單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