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榔雙塔

美榔雙塔

美榔雙塔系元代古塔,俗稱“姐妹塔”,位於海南省澄邁縣美亭鄉美榔村東南面。據《正德瓊台志》載,元代人陳道敘有二女,長女出嫁,次女出家為尼。他為了紀念二女而建此塔,一座為平面呈六角形長層,現存六層,仿木結構閣樓式。

基本介紹

建築結構,建築評價,歷史資料,造型風格,傳說藝術,

建築結構

每層有塔檐上連平座,自一層至三層,每層檐下有圓柱12條,並設有斗拱承托著枋。從第四層起,各層只見外壁隱出半圓倚柱,開尖形券門龕內空無佛像,須弦座正中雕有帶冠坐像一尊。另一座平面呈四角形,分七層,外觀結構與上塔相同,但更為細膩,每層外壁內龕均雕有佛像,姿態各異須弦座上沿為蓮瓣連續紋飾,四面刻有象、獅、獬豸、虎、馬、麒麟等瑞善和佛教圖紋浮雕,四角還雕有力士頂托,剎為相輪圓珠寶頂。雙塔相距20米,均有高大的台基立於山池水中,台面四周設有欄桿,階級。
姐塔為六角形,坐東南向西北,原為7層,現存6層,高17米,塔身為仿木空筒設廊閣樓式結構。塔頂為相輪珠寶頂,每層塔檐平出彎翹,底層至三層有12柱及斗拱承托著枋。從第四層起,外壁隱出半圓倚柱,門龕內空無佛像,須彌座正中雕有帶冠坐像一尊,精工巧作,造型優美。
妹塔為四方形,坐東北向西南,7層,高13米,結構與姐塔相同,為仿木單壁空筒樓閣式,造型比姐塔更精緻靈秀。每層內龕和外壁雕有佛像,須彌座四周浮雕精美,有虎、馬、獅、象、麒麟等瑞獸圖案及佛教蓮瓣紋飾,四角倚柱有形象生動的力士頭頂手托。塔心室供釋迦、彌陀二佛,亦雕飾眾多佛教造像及裝飾圖案,塔身左右壁龕置六護法金剛,四蟠龍石柱分立四角,一二層設廊。塔剎為仰蓮座,上承七層相輪和剎頂寶珠。
雙塔相距20米,分別坐落在立於池水中帶石柱圍欄的塔基上,每一塔基前設有月台,均有弧形引橋式石階梯連線池外。四周簇簇翠竹,溪澗泉水積瀦,怡靜幽幽園圃,猶入一方淨土。據說,姐姐後來還俗嫁人,故塔身供養的都是文武官員雕像;而妹妹一生與佛相伴,故其塔身雕像全是佛教人物雕像。

建築評價

美榔雙塔整體造型協調節器美觀,互有變化,其刻工精巧細緻,實為瓊州石塔的藝術珍品。雙塔四周長著茂林翠竹,溪澗叮咚,環境清幽怡靜,遊人身臨其境地,猶如步入一方淨土,大有回歸大自然之感覺。
美榔雙塔是海南現存的為數不多的古塔之一,它不僅為研究海南古代文明發展史和建築藝術提供直接依據,而且也具有較大的旅遊觀賞價值。

歷史資料

美榔雙塔,又稱“姐妹塔”,建於元初年代,為佛教舍利石塔,原為輯瑞庵前塔,今庵毀塔存,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為何又稱“姐妹塔”?明《正德瓊台志》記載:“元鄉人陳道敘有二女,長靈照適人,次善長出家居庵。道敘為捐錢一千緡建立此塔,高五丈余,層檐七級,一座六角,一座四角。石工精巧。” 又載“輯瑞庵在縣南四十里王家都,元建。鄉人陳道敘為次女尼善長施田於庵。安撫使謝圖南扁名。買榔二塔在輯瑞庵前左右深田中。”從中看出生活富足、家道殷實的鄉紳陳道敘為紀念長女靈照出嫁士庶,次女善長出家為尼而捐資“一千緡【1】”為二女興建雙石塔。同時,還額外捐出田地給小女出家為尼的輯瑞庵。此行此為,盡顯老父親憐愛女兒的切切情愫。至今,姐妹塔雙喬並立,婥約依舊。
民間還有關於倆姊妹的傳說:姐靈照與妹善長擁有椰子“聚寶盆”,盆里總有舀不盡的米和金銀,她們倆常常從“聚寶盆”里取出米和金銀分發給窮苦的鄉鄰,為紀念兩個信仰佛教的女兒而建雙塔。

造型風格

美榔雙塔整體造型協調美觀,淳古樸拙,最傑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藝術,石工精緻,風姿綽約。數十尊浮雕刻工精巧細緻,雕像裙帶飄搖,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會世俗生活,堪稱瓊州石塔中傑出的藝術珍品。尤其是雙塔通體的建築材料系採用瓊北火山地區的玄武岩,建築工藝系採用榫眼凹凸相接,條石乾擺疊碼不粘合的獨特方式,堪稱一絕。經過800多年風風雨雨的侵蝕,雖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風化損害,主體建築卻沒有倒塌毀壞,實屬國內罕見。
美榔雙塔旁的大榕樹下,豎立著一圓首龜趺狀的玄武岩石碑,原有近千字的陰刻碑文,由於800年歲月的無情風化,已無從辨認碑文的內容,成為名副其實的無字碑,從而悄無聲息的為今人留下絲絲懸念。明朝進士唐絹曾生髮懷古慨嘆,賦詩讚頌:“西竺原為舍利天,移來瓊島亦巍然。依稀兩漢爭雄日,仿佛雙喬並立年。”更為浪漫感人的美郎雙塔蒙上一層朦朧玅曼的面紗。

傳說藝術

美麗的傳說與石塔的風格藝術,折射出海南人民的千古真情。美榔雙塔不愧為中華古塔中的珍品。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不僅為研究海南古代文明發展史和建築藝術提供直接依據,而且也具有較大的旅遊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