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博弈

美日博弈

《美日博弈》是一部由[美]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所著書籍,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美日博弈
  • 作者:[美]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
  • 原作品:Trading Places:How We Are Giving Our Future to Japan and How to Reclaim It
  • 譯者:於傑 馮佳 張健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10日
  • 頁數:468 頁
  • 定價:8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2173215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20 世紀80 年代前半段,是日美經貿關係的轉折期——美國從容忍來自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到通過貿易制裁扼制日本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進而挑戰日本的產業政策和市場體制。
這一轉變並非美國出於日本在經濟總量上追趕的顧慮,而是包括本書作者普雷斯托維茨先生在內的一線談判官員和美國產業界人士就美國產業所面臨的威脅不斷發出警示所產生的影響。
本書作者早年留學日本,在日本營商多年,自卡特政府時期即參與美日貿易談判,歷經三屆美國政府,深諳日本文化,是深刻理解東亞模式的美國一線貿易官員代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國本土,他是有名的知日派,被稱為“日本通”;在日本,他則被視為美國對日經貿政策的“鷹派”,《日本經濟新聞》甚至在頭版稱其為“造成日美經貿關係緊張的罪魁禍首”。
《美日博弈》一書詳細記錄了20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兩國各界就貿易問題的政策和態度變化過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貿易和科技領域追趕美國;美國如何從放任日本的追趕到從協定和制度上約束日本,進而形成目前決定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諸多法案。
本書是20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戰的一手材料,從汽車、鋼鐵、飛機到半導體領域,作者以親歷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無法了解的細節。
本書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入選當年美國《商業周刊》年度十佳商業書籍;柯林頓入主白宮後,便讓其財經閣員熟讀本書。本書也有助於理解美國時下為什麼實行強硬的對外貿易政策。

作者簡介

克萊德·普雷斯托維茨(Clyde V.Prestowitz)
美國經濟戰略研究所創始人、所長,美國商務系統前高官。

目錄

【目錄】
譯者序:不確定的年代
前言
引言:當今大國——日本
第一部分 沉睡的巨人
第一章 美國世紀的終結
日本的開放
美國霸權的瓦解
對美國實力的真正挑戰
第二章 晶片敗局——半導體產業
早期的半導體產業
美日競爭
美日談判
第二部分 什麼使日本騰飛
第三章 認知鴻溝:“不公平”貿易與“開放”市場
“不公平”貿易問題
日本人的差異感
一個封閉的市場
第四章 政界要員:日本強勢省廳
早期工業化
省廳崛起
日本的官僚
第五章 官僚戰略:日本的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的目的
產業政策理論
產業政策工具
日本如何解釋其政策
第六章 株式會社:在日本做生意
日本的公司
就業政策:商業還是教會
組織的力量
增長和金融政策
戰略關切:生產、質量、技術
各界支持
與外國企業的關係
日本商業操作的弱點
第三部分 是什麼讓美國逐漸衰落
第七章 人人為己:在美國做生意
一家美國公司樣本:摩托羅拉
美國業界的問題
第八章 貿易商還是武士:經濟與國家安全間的衝突
關鍵產業上落敗
經濟理論的力量
經濟與國家安全
第九章 美國貿易談判:參與者
美國國會
美國對貿易的管理
談判的邊界
第十章 美國貿易談判:一位內部人士報告
在華盛頓制定議程(1981)
東京會談(1981)
制定一項美國戰略(1982)
東京統戰(1982)
壁壘問題
“炸魚和薯條”政策(1982)
貿易談判和首腦峰會(1982 夏)
羅-康關係(1982—1983)
美國特別工作組(1983—1984)
第四部分 展望未來
第十一章 覺醒
當下形勢
正在形成中的殖民地:美國
兩難
未來的處方:美國
未來的處方:日本
結論:團結一致
注釋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