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走向荒野:論羅爾斯頓環境美學思想》內容簡介:羅爾斯頓是著名的環境倫理學家,人們對他的研究多集中於其環境倫理思想,特別是集中於“自然價值論”上。其實,羅爾斯頓的環境倫理思想具有濃厚的美學情結,忽略羅爾斯頓環境倫理思想中的美學韻味必然會帶來其研究上的偏頗與不足。另外,羅爾斯頓的環境思想不儀紮根於“自然價值論”,而且紮根於“荒野”(他曾提出過“哲學走向荒野”、“美學走向荒野”)。荒野是生命之源、價值之源。為此,《美學走向荒野:論羅爾斯頓環境美學思想》作者另闢蹊徑,從“荒野”入手切入到羅爾斯頓的環境思想,通過荒野與自然、荒野與文化、荒野與自由關係的分析對荒野的意蘊進行解讀。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學走向荒野:論羅爾斯頓環境美學思想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60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趙紅梅
- 出版日期:2009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0481462, 978750048146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美學走向荒野:論羅爾斯頓環境美學思想》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趙紅梅,女,1969年出生於湖北省丹江口市。1995年畢業於湖北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中舊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學術著作《文藝倫理學論綱》,曾任《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現為湖北人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七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哲學、環境美學。
圖書目錄
序
導論
第一章 “荒野”詮釋
第一節 “荒野”的語言學分析
第二節 羅爾斯頓對“荒野”的把握
第二章 人與荒野關係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崇拜與模仿
第二節 俯視與改造
第三節 言說與聆聽
第四節 《穿越岩石景觀》:聆聽自然的一個例證
第三章 荒野價值的發現
第一節 荒野價值的發現歷程
第二節 羅爾斯頓對荒野價值的挖掘
第三節 羅爾斯頓對傳統自然價值觀的反撥
第四節 羅爾斯頓發現荒野價值的方式
第四章 荒野審美價值的生成
第一節 美的價值追問
第二節 創化與流變:羅爾斯頓論荒野審美價值的生成
第三節 美與善的匯通
第五章 荒野審美模式的重新厘定
第一節 中西自然審美史一瞥
第二節 自然欣賞的幾種模式
第三節 對傳統自然欣賞模式的反思
第四節 羅爾斯頓的荒野欣賞模式
第五節 荒野的深度審美:從美到責任
第六章 走向荒野的美學
第一節 歷史的反思與美學的重構
第二節 美學走向荒野的緣由
第三節 美學走向荒野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參考文獻
後記
導論
第一章 “荒野”詮釋
第一節 “荒野”的語言學分析
第二節 羅爾斯頓對“荒野”的把握
第二章 人與荒野關係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 崇拜與模仿
第二節 俯視與改造
第三節 言說與聆聽
第四節 《穿越岩石景觀》:聆聽自然的一個例證
第三章 荒野價值的發現
第一節 荒野價值的發現歷程
第二節 羅爾斯頓對荒野價值的挖掘
第三節 羅爾斯頓對傳統自然價值觀的反撥
第四節 羅爾斯頓發現荒野價值的方式
第四章 荒野審美價值的生成
第一節 美的價值追問
第二節 創化與流變:羅爾斯頓論荒野審美價值的生成
第三節 美與善的匯通
第五章 荒野審美模式的重新厘定
第一節 中西自然審美史一瞥
第二節 自然欣賞的幾種模式
第三節 對傳統自然欣賞模式的反思
第四節 羅爾斯頓的荒野欣賞模式
第五節 荒野的深度審美:從美到責任
第六章 走向荒野的美學
第一節 歷史的反思與美學的重構
第二節 美學走向荒野的緣由
第三節 美學走向荒野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羅爾斯頓是一位十分注重體悟與欣賞自然的環境哲學家,雖然他的審美體驗更多的是採取描述的而非規範的方法進行表達。例如在他學習物理學、生物學、神學,成為一名牧師後,偶然發現一株輪生朱蘭花,他不禁大叫:“真是太美啦!”在任牧師之職時,他每周一次地遊蕩於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南段,逐漸地,在近乎十年牧師的生涯中,他一周之中用五天時間向人們宣講天國的事,其餘兩天則走向荒野,細緻地了解、品味壯麗的山林。當人們研究自然,目的在於對自然做出改進與修復,目的在於探尋明智地利用自然的方式時,羅爾斯頓追問道:“但除了這些,我們還能不能為了欣賞自然的野性、自然自發的再生力量和自然的美而去研究自然呢?”在羅爾斯頓看來,其一,除了以工具論的眼光探究自然,人們還可以以審美的眼光面對自然;其二,自然的野性、自然的自發的再生力量是值得欣賞的。萬物各有其美,任何物種的消失都是審美上的巨大損失。灰熊如果滅絕,就會使現在和未來世代無數度假者的荒野體驗少了一些東西,狼的滅絕使人們的敬畏之心淡化。事實正是這樣,物種的消失減少了我們的審美對象,日漸減少的物種使審美對象的豐富性日趨單一化。單一化的審美對象鈍化著人們的審美能力,而人的精神要求著多樣化與豐富性。
在羅爾斯頓感看來,充滿多樣性的荒野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雖然從文化的角度看,“野的”一詞可能被認為是一個貶義詞,但卻不影響荒野本身可以帶來美感。羅爾斯頓說:“如果我們來到一片風景帶,站在風景帶的角度看問題,去感受它的完整性,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野的’是一個褒義詞。這種野性給我們帶來一種美感——‘荒涼而神奇的西維吉尼亞’。”
在羅爾斯頓感看來,充滿多樣性的荒野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雖然從文化的角度看,“野的”一詞可能被認為是一個貶義詞,但卻不影響荒野本身可以帶來美感。羅爾斯頓說:“如果我們來到一片風景帶,站在風景帶的角度看問題,去感受它的完整性,那么我們就會發現,‘野的’是一個褒義詞。這種野性給我們帶來一種美感——‘荒涼而神奇的西維吉尼亞’。”
後記
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充實而成的。
讀博的幾年時間裡,有快樂,也有痛苦,快樂與痛苦交雜的時間比較多。記得當初剛人校時,一臉的興奮、一臉的陽光,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那時候,自己每天從一個課堂奔向另一個課堂,無論是本科生的課、研究生的課,還是博士生論壇,只要是美學,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課,都去聽,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日子就這樣快樂而充實地過著,時光就這樣靜靜地流逝著。不知何時起,自己開始惶恐起來,時時被一種沒了底的感覺糾纏著。也許是要對這幾年的讀書時間有所交代而一時沒能交代完滿,也許是自己的論文選題還沒有最後敲定?
我陷入了困惑與沮喪中,是我的導師陳望衡老師,將我從苦惱中引導出來。當我們幾經反覆後幾乎同時說出“美學走向荒野”這一選題時,陳老師和我都笑了。
“美學走向荒野”,多美的選題!我高興了好一陣子,但選題是一回事,真正動起筆來又是一回事。尤其是羅爾斯頓的環境美學思想,國內沒有可資借鑑的研究成果,無論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都沒有。這時,我意識到“美學走向荒野”這一選題決定了我的面前是一片荒野,而我的工作則是拓荒。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陳望衡老師。每當我陷人“荒野”迷失方向時,他總是如航標一般為我指明道路;每當我陷入寫作困境滿臉焦慮地走進陳老師家時。
讀博的幾年時間裡,有快樂,也有痛苦,快樂與痛苦交雜的時間比較多。記得當初剛人校時,一臉的興奮、一臉的陽光,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那時候,自己每天從一個課堂奔向另一個課堂,無論是本科生的課、研究生的課,還是博士生論壇,只要是美學,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課,都去聽,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日子就這樣快樂而充實地過著,時光就這樣靜靜地流逝著。不知何時起,自己開始惶恐起來,時時被一種沒了底的感覺糾纏著。也許是要對這幾年的讀書時間有所交代而一時沒能交代完滿,也許是自己的論文選題還沒有最後敲定?
我陷入了困惑與沮喪中,是我的導師陳望衡老師,將我從苦惱中引導出來。當我們幾經反覆後幾乎同時說出“美學走向荒野”這一選題時,陳老師和我都笑了。
“美學走向荒野”,多美的選題!我高興了好一陣子,但選題是一回事,真正動起筆來又是一回事。尤其是羅爾斯頓的環境美學思想,國內沒有可資借鑑的研究成果,無論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都沒有。這時,我意識到“美學走向荒野”這一選題決定了我的面前是一片荒野,而我的工作則是拓荒。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陳望衡老師。每當我陷人“荒野”迷失方向時,他總是如航標一般為我指明道路;每當我陷入寫作困境滿臉焦慮地走進陳老師家時。
序言
“環境”這個概念雖然不是新的概念,但是,有關環境的學科卻是新興的學科。原因很簡單,自工業社會以來,在片面追求高效益的指導思想下,藉助於高科技的手段,人類對地球進行肆無忌憚的掠取,地球連同環繞在它周圍的大氣層遭到嚴重的破壞,而地球也反過來嚴重地報復人類。這種人與地球的反覆較量現在仍在進行著。其結果,可想而知,那只能使地球成為一片荒漠,連同人在內的生命體從地球上消失。
當然,人類中的明智者已經高度認清這種可怕的結局,19世紀中葉就有一種名之為生態學的新的科學理論誕生,而到20世紀,這種理論更是突飛猛進地發展,一是突破生物學的範圍,與人類學相結合,成為人類生態學。1922年,美國地理學家哈倫·巴洛斯首次提出“人類生態學”的概念。二是與哲學的結合,或者說,生態學向哲學的提升。1984年,德國哲學家薩克塞的《生態哲學》出版。這意味著一種新型的哲學形態產生。雖然這些學說提出比較的早,但現在仍然是空谷足音,直到20世紀末葉,與生態人類學、生態哲學相關或者就是其中一個部分的各種學說才突然蓬起,在西方學術界蔚為大觀。這中間就有環境倫理學、環境美學、環境藝術學等。當然這些學科,未必具有嚴格的學科體系,只是因為取了新的視角而被視為一種新的學科,這種情況正說明,有關環境的科學正處於方興未艾的態勢。
當然,人類中的明智者已經高度認清這種可怕的結局,19世紀中葉就有一種名之為生態學的新的科學理論誕生,而到20世紀,這種理論更是突飛猛進地發展,一是突破生物學的範圍,與人類學相結合,成為人類生態學。1922年,美國地理學家哈倫·巴洛斯首次提出“人類生態學”的概念。二是與哲學的結合,或者說,生態學向哲學的提升。1984年,德國哲學家薩克塞的《生態哲學》出版。這意味著一種新型的哲學形態產生。雖然這些學說提出比較的早,但現在仍然是空谷足音,直到20世紀末葉,與生態人類學、生態哲學相關或者就是其中一個部分的各種學說才突然蓬起,在西方學術界蔚為大觀。這中間就有環境倫理學、環境美學、環境藝術學等。當然這些學科,未必具有嚴格的學科體系,只是因為取了新的視角而被視為一種新的學科,這種情況正說明,有關環境的科學正處於方興未艾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