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拼圖

美學拼圖

《美學拼圖》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21年出版的書籍。本書是2017年以來第九屆上海市美學學會代表性論文的彙編。本書也是學會四十周歲生日的獻禮文集。它記錄了上海美學家的奮鬥蹤跡,體現了老中青學者的學術接力,為中國當代美學畫卷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學拼圖
  • 作者:祁志祥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9155655 
出版信息
學拼圖
作者:
祁志祥 主編
定價:
120 元
頁數:
600頁
ISBN:
978-7-309-15565-5/B.744
字數:
603千字
開本:
16 開
裝幀:
平裝
內容提要
本書是2017年以來第九屆上海市美學學會代表性論文的彙編。
這是一次“無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美學實踐,一次沒有彩排的學術會演,一個隨機應物的美學拼圖,一個充滿張力的思想探尋。
四年一度的學會會員成果結集,將上海眾多高校和機構的優秀師資聚合在一起,成就了難得的豪華作者陣容。
充當章節的論文曾在各種名刊發表過。
本書也是學會四十周歲生日的獻禮文集。它記錄了上海美學家的奮鬥蹤跡,體現了老中青學者的學術接力,為中國當代美學畫卷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書中配有會員的37幅書畫篆刻插圖,別具特殊的紀念意義。
目錄
前言 祁志祥
緒論 祁志祥
第一章 美學前沿問題
一、文學作品的意義生成:一個詮釋學視角的考察 朱立元
1.詮釋學現代轉型的兩大代表:伽達默爾與貝蒂
2.新時期以來伽達默爾本體論詮釋學的接受語境
3.對本體論詮釋學“讀者中心論”的片面性的反思
4.文學作品的意義來源:作者與讀者的共同創造
二、理論之外:後理論取徑與中國接受變異 劉陽
1.“後”與“外”的兩種關係
2.學理序列:《“理論”之外》的啟示
3.語言論主流的意圖論變異:逆反·替換·強制
4.從同化到對話:積極變異及方向因緣
三、後殖民視域中的中國文論 吳娛玉
1.後殖民理論中“中國”如何成像
2.多元成像的理論坐標
3.中國視角之於雙向旅行的意義
四、“神經美學之父”澤基的審美體驗研究 胡俊
1.審美體驗的腦神經基礎
2.探索“走向一個腦基礎的美的定義”
3.審美體驗的相關研究及思考
五、人工智慧:技術、文化與敘事 王峰
1.人工智慧技術與文化的衝突關係
2.人工智慧敘事作為調節力量
3.人工智慧敘事的消極性
4.人工智慧的文學敘事與社會敘事
第二章 體系建構的回顧與展望
一、中國美學精神及其演變歷程 祁志祥
1.中國古代美學精神的五大基本範疇及其子範疇
2.中國古代美學精神的演進歷程
3.中國現代美學精神的歷史演變
二、探尋當代中國文論話語建構之路 陳伯海
1.歷史與現狀的簡略巡視
2.立足當下,努力營造自己的基地
3.在“多向觀照,互為闡釋”中實現創新
三、構建當下中國藝術學理論、中國學派的思考 金丹元
1.開創中國特色藝術學理論的學理性認知維度
2.順應藝術觀念與藝術思維的變革趨勢
3.從種類和題材的“變與不變”中下功夫
4.“藝術哲學”的嚴肅性和重新定義的可能性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美學
一、後現代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 張弓
1.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與後現代主義思潮同步發展
2.後現代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關聯
3.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化應該解決後現代主義的提問
二、生活成為藝術的可能性:從馬克思到舒斯特曼 張寶貴
1.觀念具身化
2.生活本身成為藝術
3.生活生成藝術的不同途徑
三、馬克思主義美學與中華美學如何“接著說” 夏錦乾
1.“接著說”的方法論意義
2.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意志觀
3.中華巫性美學的意志觀
4.從“意志”入手“接著說”馬克思主義美學和中華美學
四、蘇聯審美學派與80年代中國文論轉型 曹謙
1.蘇聯“審美學派”學說及其爭論的譯介
2.80年代文藝本質討論:從“審美特徵論”到“審美意識形態論”
3.“文學是審美意識形態”:中國審美學派的確立
五、新時代網路現實主義創作的美學特徵與問題 張永祿
1.新時代社會主義網路文化的美學特徵
2.網路現實主義題材創作存在問題及對策
第四章 美學與政治
一、藝術正義的類型與亞類型 王雲
1.完全藝術正義與不完全藝術正義
2.完全藝術正義與“詩的正義”
3.經驗性與超驗性完全藝術正義
4.經驗性與超驗性不完全藝術正義
二、邁向生命政治與生命詩學:阿甘本的姿態論及其轉向 支運波
1.批評範疇與姿態語言
2.姿態的生命政治學
3.生命詩學的再轉向
三、朗西埃的三種政治類型與藝術體制的關聯 呂峰
1.原政治與影像的倫理體制
2.類政治與藝術的再現/詩學體制
3.政治與藝術的美學體制
4.三種藝術體制的再思考
第五章 美與審美的學理探新
一、意象創構中的象外之象 朱志榮
1.象外之象的內涵
2.象外之象與實象的關係
3.象外之象的基本特點
4.藝象中的象外之象
二、古代詩學的“興味”說 孫超
1.建基於“興”論與“味”論之上
2.詩學意蘊及其日常生活化特性
3.兼具吸附性與開放性的話語優勢
三、審美能力的構成 劉旭光
1.審美能力的經驗構成
2.審美的先天機制或“純粹審美能力”
3.作為獨特認知能力的“審美”
4.作為生命狀態的“審美”:激情、體驗與感知
5.結論:對審美諸能力的邏輯整理
四、臻美理念在藝術創造中的作用 姚全興
1.臻美理念的來源及形式
2.臻美理念三原則
3.臻美理念中的創造性思維
4.運用臻美法文學創作的創作實踐
第六章 中國美學研究
一、朱熹《家禮》的美學之維及其當代價值 鄒其昌
1.朱子《家禮》的生活世界
2.朱子《家禮》的美學之維
3.《家禮》美學的當代價值
二、蔡元培美學的“萬物一體”精神 潘黎勇
1.宋明“萬物一體”論的義理內涵
2.人道主義:萬物一體論的現代申說
3.萬物一體論與蔡元培美學的價值訴求
三、宗白華與“中國形上學”的難題 湯擁華
1.美學家與批評家
2.中西比較的難題
3.通向後哲學的美學
四、從宗白華、李長之看百年中國文論話語新變 張蘊艷
1.宗白華“意境”論與美學思想譜系
2.從宗白華到李長之的學術傳承
3.中國藝術精神的再創造
五、徐中玉文藝理論的研究風格和首創性成就 周錫山
1.徐中玉文藝理論的三大研究風格
2.徐中玉治學方法的五個首創性成就
第七章 外國美學研究
一、貝蘭特讀霍桑:《紅字》的情感理論維度 陸揚
1.國家幻想與國家符號
2.《紅字》的情感維度
3.貝蘭特的分析策略
二、虛構與片面:黑格爾對古典型藝術的深度解構 李鈞
1.關於古典理想的難題
2.理想的永恆性與消逝性的矛盾
3.藝術在意識上和概念上的不同內涵
4.意識里作為“中心”的古典理想只是概念的“開端”
5.作為“開端”的古典理想的虛構性與片面性
三、杜威審美經驗理論的現象學解釋 王茜
1.還原:從藝術作品到日常經驗
2.直觀:包孕直接意義的身體知覺
3.構成:審美情感的結構與意向關係
4.實在論與現象學混合的審美經驗理論
四、藝術人類學:從符號交流到物質文化研究 尹慶紅
1.藝術作為文化交流的符號
2.藝術與能動性
3.物質文化研究
第八章 音樂美學
一、中國音樂的經典化建構:現實驅動和學理依據 楊燕迪
1.命題的提出
2.命題的學理背景
3.音樂經典:立足中國境況的思考
4.展望與建議
二、音樂審美的主體合法性與共相普遍性 武文華
1.音樂美學學科的生態樣貌
2.相關審美的主體合法性的理論依據
3.音樂審美活動應朝向某種審美共識
4.音樂審美活動普遍性的存在條件
三、《谿山琴況》演奏美學:通過技術描摹闡發哲學旨歸 趙文怡
1.“和清”
2.“清遠”
3.“古淡”
4.“恬逸”
第九章 戲劇與朗誦
一、論曹禺的舞台觀 陳軍
1.舞台演繹以劇本為前提和基礎
2.立足心理體驗的人物表演
3.以觀眾為本位的舞台創造
二、新中國“十七年”越劇中的性別觀 曾嶸
1.男尊女不卑:越劇中的性別觀
2.對“男尊女卑”的順從與反抗
3.對“男女平等”性別觀的接受與變通
三、朗誦藝術形態及其中的表演元素 包磊
1.朗誦與朗讀及吟誦的關係
2.朗誦的選材可以是口語化的作品
3.朗誦中適當加入表演元素增強藝術表現力
第十章 美育與文化
一、小鎮的知性美學品格初探 莊志民
1.全域旅遊視角下的“知性”小鎮
2.社會生態圈中的“知性”小鎮
3.作為休閒時代旅居目的地的“知性”小鎮
二、江南文脈的歷史傳承與文化使命 謝金良
1.審美基因:江南文脈的早期起源
2.審美思維:江南文脈的歷史傳承
3.審美追求:江南文脈的文化使命
三、天天美育與情感教育 陸旭東
1.美育與情感教育的內在聯繫
2.中學情感教育的實踐探索
四、小學生識字教學中傳承漢字之美 孫沛瑩
1.立足學生思維,體會漢字意蘊
2.追溯漢字本義,契合漢字“音形義”
3.通過識字教學傳承“蒙學”,體會音韻美
第十一章 時尚與傳媒
一、景觀社會:一種視覺傳播化的統治 王梅芳 劉華魚
1.景觀社會的主要題旨:提供視覺傳播化的統治
2.景觀社會施以視覺傳播化的統治的深層邏輯
3.景觀社會下視覺傳播化統治的具體形式
二、城市化:紀念碑性、魔性與詩性 朱軍
1.紀念碑性:權力意志的歷史脈絡
2.魔性:符號的幻象及其統治
3.詩性:作為日常語言的人文城市
三、國際化視域下時尚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徐天宇
1.時尚教育可持續發展助推時尚產業升級
2.時尚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四、民國廣告圖形的風格譜系研究 湯筠冰
1.廣告字型的圖形化發展趨向
2.中國畫風格廣告圖形歷程
3.現代藝術風格廣告圖形發展
五、堅守與嬗變:《新京報》的全媒體轉型 陶奕駿
1.《新京報》的堅守:深厚的內容基石
2.《新京報》的嬗變:移動化、視頻化、產業化
3.《新京報》的全媒體實踐對於傳統報刊轉型的啟示
六、社群主義視角下的網路社會信息傳播治理 范玉吉 何瑞鵬
1. 全球化視野下信息傳播秩序的現實困境
2. 網路社會中的傳播權與國家主權
3. 網路社會信息傳播治理的社群主義邏輯
4. 社群主義視角下基於傳播主權的治理路徑
附錄
一、學會簡介
二、上海市美學學會第七屆、第八屆(2009—2017)活動大事記 祁志祥
三、上海市美學學會第九屆活動大事記祁志祥 張永祿
四、祁志祥會長在第九屆學會換屆大會上的就職講話
五、祁志祥會長在上海市社聯2018年度學術團體負責人工作會議上的交流發言
六、本書書畫插圖作者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