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學和中國美術史》
- 作者::朱光潛,黃藥眠,常任俠
- 出版社::知識出版社
- 頁數::127
- 開本::32開
- 出版時間::1984年
- 裝幀::平裝
目錄,作者簡介,
目錄
咯談維柯對美學界的影響朱光潛1
藝術文學中的內容與形式黃藥眠26
中國美術史序論常任俠45
作者簡介
朱光潛(1897~1986)
朱光潛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民盟成員。大學畢業。先後獲香港大學文科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文科學士、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文科博士。歷任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四川大學外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外文系教授兼教務長,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系主任、代理文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盟第三、四、五屆中央委員,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國美學學會名譽會長。1924年開始發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變態心理學派別》、《西方美學史》、《美學拾穗集》、《藝文雜談》、《文藝心理學》、《悲劇心理學》、《談文學》、《談美書簡》,英文本《詩論》、《談美》、《克羅齊哲學述評》、《我與文學及其他》,譯著《美學》(四卷)、《文藝對話錄》、《歌德談話錄》、《美學原理》、《新科學》,另有《朱光潛美學文集》(五卷)等。
黃藥眠(1903~1987)
黃藥眠筆名藥眠。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中共黨員、民盟成員。1925年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英語系。歷任上海創造社出版部助理編輯兼暨南大學附中教師,上海華南大學、上海藝術大學教師。1929年黨組織派其出國,在莫斯科共產國際工作,1933年回國,任中國共青團中央局宣傳部長,1934年被捕,由八路軍辦事處保釋出
獄,任武漢國新社編輯,皖南事變後,撤退到香港,與楊剛、喬冠華等人組織國際宣傳運動。1949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聯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宣傳
部長。192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黃花崗上》、《英雄頌》,論文集《戰鬥者的詩人》、《論約瑟夫的外套》、《沉思集》、《迎新集》、《批判集》,
散文集《黑海——美麗的黑海》,小說集《暗影》、《再見》,回憶錄《動盪,我所經歷的半個世紀》,長詩《悼念》等。
獄,任武漢國新社編輯,皖南事變後,撤退到香港,與楊剛、喬冠華等人組織國際宣傳運動。1949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聯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宣傳
部長。1927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黃花崗上》、《英雄頌》,論文集《戰鬥者的詩人》、《論約瑟夫的外套》、《沉思集》、《迎新集》、《批判集》,
散文集《黑海——美麗的黑海》,小說集《暗影》、《再見》,回憶錄《動盪,我所經歷的半個世紀》,長詩《悼念》等。
常任俠(1904~1996)
常任俠筆名季青、牧原。安徽潁上人。民盟成員。1931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文學院。後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研究東方藝術史,回國後在國立藝專、中央大學任教。“七七”事變後,歷任《抗戰日報》編輯,武漢軍委政治部周恩來副部長聯絡秘書,國立藝專國文教授,昆明東方語言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長,應聘赴印度國際大學任中國文化史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北大、北師大、佛學院教授。北京市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委員。1922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論著《中國古典藝術》、《中印藝術因緣》、《漢畫藝術研究》、《漢代繪畫選集》、《阿旃陀石窟藝術》、《東方藝術叢談》、《佛經文學故事選》、《中國舞蹈史話》、《中國美術史談義》(日本版)、《美學與中國美術史》(合著)、《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集》、《海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印度及東南亞美術發展史》,譯著《印度的文明》、《中國的文明》、《日本繪畫史》(以上三項合譯)、《中國服裝史研究》,詩集《毋忘草》、《收穫期》、《蒙古調》,南北曲集《祝梁怨》、《田橫島》、《鼓盆歌》、《媽勒傳》等。
常任俠筆名季青、牧原。安徽潁上人。民盟成員。1931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文學院。後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研究東方藝術史,回國後在國立藝專、中央大學任教。“七七”事變後,歷任《抗戰日報》編輯,武漢軍委政治部周恩來副部長聯絡秘書,國立藝專國文教授,昆明東方語言專科學校教授兼教務長,應聘赴印度國際大學任中國文化史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北大、北師大、佛學院教授。北京市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委員。1922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論著《中國古典藝術》、《中印藝術因緣》、《漢畫藝術研究》、《漢代繪畫選集》、《阿旃陀石窟藝術》、《東方藝術叢談》、《佛經文學故事選》、《中國舞蹈史話》、《中國美術史談義》(日本版)、《美學與中國美術史》(合著)、《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集》、《海上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印度及東南亞美術發展史》,譯著《印度的文明》、《中國的文明》、《日本繪畫史》(以上三項合譯)、《中國服裝史研究》,詩集《毋忘草》、《收穫期》、《蒙古調》,南北曲集《祝梁怨》、《田橫島》、《鼓盆歌》、《媽勒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