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1911手槍

美國M1911手槍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間大量裝備的口徑為9mm×19和.40S&W的手槍被精銳特種部隊和警察部門紛紛放棄,轉而重新採用了一度被認為落後於時代的口徑.45ACP M1911手槍,這一切都緣於大口徑彈藥在實戰中無可比擬的絕對殺傷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M1911
  • 英文名稱:M1911
  • 研製時間:1911年
  • 服役時間:1911年
  • 定型時間:1911年
  • 國家:美國
簡介,測評,社會評價,中國仿製,

簡介

美國M1911手槍
“沙漠勇士”的彈匣口為一個斜面,以方便更換彈匣。鋼製海狸尾型握把保險為中空型設計,以減輕手槍重量。握把保險底部有一個小凸齒以確保如果使用者沒有壓緊握把保險,就不能扣動扳機。相對於傳統M1911手槍,“沙漠勇士”的海狸尾型握把保險在設計上有改良之處。握把保險的上方可以完全扣住扳倒後的擊錘,這樣可以防止射擊時倒下的擊錘和套筒座夾傷使用者握槍的手。“沙漠勇士”的握把保險比傳統M1911手槍“薄”一些,這樣射手握槍的中心線便更加靠近槍膛,可以減少射手的可感後坐力並提高射擊速度和精度。
每把金伯“沙漠勇士”都配備一個7發、單排供彈,可拆卸的M1911盒式彈匣。彈匣兩側都有餘彈觀察孔(從第三發到第七發)。彈匣托彈簧也被重新設計以保證更加可靠的供彈性能。彈匣底座有一個由螺絲釘固定的一個較厚的緩衝墊,它不但可以保證使用者在插入彈匣時,手掌不會被擊錘簧套下的繩索環劃傷;還能夠確保彈匣安裝到位。
金伯公司同時還提供了8發彈容量的彈匣。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可以快速更換的彈匣底座。原型為標準的不鏽鋼底座,但可以在其上安裝兩種不同的緩衝墊(一種略薄;一種稍厚)。較厚的緩衝墊是為射擊比賽設計的,但其尺寸較大,需要卸下繩索環才能使用。經過拋光的不鏽鋼8發彈匣每側都有六個余彈觀察孔。在右側的觀察孔上標有數字“3”,“4”,“5”,“6”,“7”和“8”。彈匣托彈簧的伸縮彈力十分強勁,與一般手槍托彈簧相比,使用壽命也更長。托彈板是由不鏽鋼製成,表面覆蓋具有自身潤滑功能的黑色特氟倫。每個彈匣售價為29.95美元。
表面刻有小方格(用以防滑)的鋼製彈匣卡筍比常規M1911手槍突出些;這樣射手在更換彈匣時就不必改變握槍的手型,只需伸直大拇指按壓卡筍便可以卸下空彈匣。儘管彈匣卡筍略為突出些,但在設計上的恰倒好處使其不會被意外壓下造成彈匣退出。“沙漠勇士”採用了“麥考密克”型,即所謂的指揮官型鏤空式(骸骨型)擊錘。
“沙漠勇士”手槍上的一些形狀複雜的小零件,如擊錘、阻鐵、空倉掛機、單發桿、握把保險、手動保險和照門等都是由“金屬粉末成型工藝”(MIM)製造的。這種加工技術是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開發的,並最早運用於金伯公司82型.22口徑邊緣發火彈步槍的製造中。這種加工工藝是將鉻合金鋼金屬粉末混合一種聚合物載體注入到一個大型模具中,在燒結過程中,高溫析取出聚合物,並促使剩餘的鉻合金鋼收縮到預先計算好的尺寸。通過這種工藝生產出的槍械零件的分子密度遠大於常規生產工藝生產出的零件。再經過一道熱處理工藝後,其強度遠高於常規生產的零件。儘管那些沒有採用“金屬粉末成型工藝”的槍械生產商宣稱通過這種工藝生產的零件強度並沒有傳聞中的那樣出色,但通過使用金伯手槍的客戶的反饋信息來看,金伯手槍的零件都具有至少數萬發的使用壽命,遠高於常規M1911手槍。僅此一點,便可看出“金屬粉末成型工藝”的先進之處。
專家為“沙漠勇士”推薦的攜行裝備為包括設計巧妙的含有標準戰術系統配件的“沙法利蘭”牌大腿外掛式6004/6005型戰術槍套。這套攜行裝備可以加帶備用彈匣、額外裝備(如閃光彈等)、伸縮式警棍、警用辣椒噴霧器和戰術刀具。而槍套本身的設計結構使其能夠完全保護手槍槍體及其瞄準具。槍套外觀可選擇包括森林迷彩、沙漠迷彩、暗棕色、戰術橄欖綠和全黑色。6004型戰術槍套組件包括槍套、袢帶和雙腿式扣帶等;6005型戰術槍套組件除具備6004型的全部配件外,還增加了快速拔槍帶扣裝置。 這兩種槍套都具備“自我鎖定系統”。這種系統可以使手槍安全穩固的置於槍套內而無須擔心手槍意外滑出槍套,還可以安全攜行處於安全待擊狀態的“沙漠勇士”(子彈上膛,擊錘壓倒,手動保險處於保險位置的單動發射模式狀態)。手槍的抽取與插回槍套也十分簡單方便。

測評

在對“沙漠勇士”實際射擊的測評中,槍械專家使用了“Hornady”牌彈藥,包括數種15g和13g銅合金包覆式中空彈頭。15g增藥量彈藥的槍口初速為每秒290m;13g彈藥的槍口初速為每秒274m。 這幾種彈藥都能夠穿透33cm的仿生物組織凝膠。穿透力被公認為衡量彈藥彈道表現最重要的參數。彈頭必須擁有足夠的穿透力,才能夠變形,破壞人體的生物組織和器官。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槍彈最理想的穿透力應為具備穿透45.7cm的仿生物組織凝膠的能力;如果彈頭的穿透力小於30.5cm,那此種彈藥毫無疑問是不夠理想的。
對此槍進行測評的槍械專家使用金伯“沙漠勇士”發射了數千發各型彈藥,沒有一次槍械故障。在約6.4m的射擊距離(大多數手槍槍戰發生的距離),靶紙上所有的彈孔都在直徑3.8cm的圓周內。總之,金伯“沙漠勇士”是一把十分適合軍警使用的手槍,當然,它也是個人防衛及射擊比賽的不錯選擇。

社會評價

1896年,槍械設計大師約翰.摩西. 白朗寧應美國柯爾特公司之約,為其研製了一種.38口徑M1900半自動手槍。1898年,柯爾特公司將此槍交給美國軍方進行測試。結果軍方對該槍表現並不滿意,認為半自動手槍較左輪手槍來說,可靠性太差,沒有將其列為制式裝備以代替美軍當時大量列裝的柯爾特.38英寸左輪手槍。
1899年到1902年間美軍在鎮壓菲律賓民族起義時發現.38英寸左輪手槍威力太差,且再裝彈速度太慢。基於與菲律賓起義者戰鬥的經驗,並在動物和人類的屍體上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美國陸軍軍械理事會的主管約翰·湯姆遜上校(湯姆遜衝鋒鎗就是以其姓氏命名的)和路易斯·拉賈德上校認為美國陸軍需要一種.45(11.43mm)口徑的槍彈才能提供足夠大的停止作用。受此影響,1907年,美軍方開始招標研製.45大口徑左輪手槍及半自動手槍作為其新一代制式手槍。柯爾特公司也參加了此次招標,其提交的M1910式半自動手槍以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及安全可靠等性能通過選型試驗。在美國軍方的進一步改進要求下,柯爾特新樣槍於1911年參加了美軍新一輪手槍選型,並憑藉其出色性能,擊敗所有對手,贏得軍用制式手槍契約。同年,美軍正式採用,將此槍命名為M1911手槍;並於1912年4月裝備部隊,成為美軍裝備的第一支半自動手槍。根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士兵的反饋,柯爾特公司對M1911手槍進行了多處改良,進一步完善了其性能;1926年被美軍採用,命名為M1911A1手槍。M1911A1手槍經歷了二戰,韓戰,越南戰爭;1985年,美軍決定以伯萊塔公司生產的9mm口徑M9自動手槍代替M1911A1,使眾多M1911手槍的愛好者感到驚愕。當國會命令頒布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強烈反對,而海陸空三軍內許多特種部隊仍然繼續使用M1911手槍作為輔助武器,許多人相信 M1911手槍才是最好的戰鬥手槍。現在,各種M1911手槍仍然被許多公司生產,提供給軍隊、執法機構、保全人員和民間槍械愛好者。由於其大威力和精準且迅速的單動射擊模式,美國一些經驗豐富的精銳軍警部隊(如SWAT)一直將其列為特戰成員制式手槍。

中國仿製

20世紀20年代,中國正處於一個軍閥混戰的時期。由於中國國產武器生產能力有限,不得不大量購入西方各國武器。歐美各國武器生產商自然不會放棄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紛紛通過官方,半官方乃至走私等方式向中國的軍閥傾銷武器。其中就包括了美國M1911手槍。在太平洋戰爭及中國解放戰爭時期,美國將大量M1911手槍作為對國民黨政府軍援的一部分輸入中國。所以,在解放前,中國軍方及民間均可看到M1911手槍的身影。
解放後,儘管中國政府將仿製蘇聯的TT-33手槍,即54式手槍定為軍用制式手槍,但由於建國初始,百廢待興,制式手槍的統一列裝還無法立刻實現。所以在一些地區的公安警察部隊中,還是能看到M1911手槍。直到20世紀60年代M1911手槍才基本退出中國軍警的裝備名單。
20世紀80、90年代,中國武器開始大量進入歐美民用武器市場,其中就包括了仿製的M1911手槍。儘管中國官方從未正式列裝M1911手槍,但中國的仿製品的質量還是可圈可點的;由此可見,中國的武器科研人員對各國的武器裝備都有過詳盡的研究。
中國初期仿製的M1911手槍以其低廉的價格和不錯的質量及優異的可靠性獲得了不少歐美槍械愛好者的青睞;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仿製的M1911手槍都由計算機控制車床進行加工,中國武器生產商也更加重視產品種類的更新及品牌的宣傳推廣,走上更加市場化的道路,力求使國產M1911手槍擺脫價廉的低端市場,邁入高品質大品牌的高端武器市場,以吸引更多的歐美客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