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代金質童書:克萊曼婷的才藝》是《美國當代金質童書》叢書之一。在三年級,克萊曼婷成了全校的明星。好吧,也許一開始並不是這樣。老師宣布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生要舉辦一場才藝秀後,克萊曼婷慌了。她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更不會演奏什麼樂器,她甚至做不好單腳跳。似乎這些還不夠讓她難過,她那完美無瑕的好朋友——瑪格麗特,卻有那么多才藝,多得要按字母順序排列起來才能數清楚。隨著“才藝大擂台”之夜越來越近,克萊曼婷千方百計要找到一個自己能表演的節目,什麼節目都行,結果一切努力都落空了。然而,最終她出人意料的才藝展示,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包括她自己。《美國當代金質童書:克萊曼婷的才藝》曾獲得《兒童》雜誌年度最佳圖書獎;尼克少兒頻道年度圖書獎;《出版家周刊》年度圖書獎等獎項。《美國當代金質童書:克萊曼婷的才藝》由莎拉·潘尼培克著。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當代金質童書:克萊曼婷的才藝
- 作者:莎拉•潘尼培克 (Sara Pennypacker) 馬拉•弗雷澤 (Marla Frazee)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27377X
- 外文名:The Talented Clementine
-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 頁數:136頁
- 開本:32
- 品牌:明天出版社
內容簡介,名人推薦,序言,
內容簡介
《美國當代金質童書:克萊曼婷的才藝》的編選原則是,所選作品均為美國當代有影響、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品既要有趣,也要有益,既要有可讀性,又要有文學性。
名人推薦
這套叢書的編選原則是,所選作品均為美國當代有影響、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品既要有趣,也要有益,既要有可讀性,又要有文學性。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自強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自強
序言
《美國當代金質童書》是中美兩國兒童文學專家非常用心地遴選後,合作編成的一套叢書。
關於編選這套叢書的緣起,不能不從近十多年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的狀況談起。2006年以來,我在多篇文章中,指出、論述了新世紀以來,中國兒童文學正在出現的這樣幾個“分化”趨勢:幻想小說從童話中分化出來,圖畫書從一般幼兒文學中分化出來,兒童文學分化出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通俗(大眾)兒童文學從作為整體的兒童文學中分化出來。其中,通俗(大眾)兒童文學的分化是新世紀裡中國兒童文學發生的最有意味、最為複雜和最大的變化。通俗(大眾)兒童文學創作的分化,是市場經濟發展和文化產業化的一個結果,其出現的標誌是開始湧現出一批暢銷書和超級暢銷書。
作為兒童文學批評家,我十分關心、關注兒童文學暢銷書的質量。我在《文化創意產業形態研究》一文中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生產的商品是‘文化’,消費者消費的也是‘文化’。文化創意產業的效用應該從人文精神和市場經濟規律這兩個向度來衡量,評估文化創意產業應該建立雙重尺度。”如果引入人文價值尺度來衡量我們的某些暢銷童書,我不能不對其文學性(含思想和藝術兩個方面)的低質化感到失望。
為了給處於發展路途上的中國通俗兒童文學創作建立一個參照的坐標系,我曾經主持並參與了日本通俗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活寶三人組》的譯介工作。現在,我與美國兒童文學學會會長納爾遜教授合編《美國當代金質童書》,我本人的用意之一,也是想把美國的深受兒童讀者喜愛的優質暢銷童書展示給中國讀者,特別是為想打造優質暢銷童書的創作者和出版者,提供一種經驗去借鑑。
這套叢書的編選原則是,所選作品均為美國當代有影響、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品既要有趣,也要有益,既要有可讀性,又要有文學性。具體操作是,由美方主編、美國兒童文學學會會長克勞迪婭·納爾遜(ClaudiaNelson)教授按照上述編選原則,選出擬收入的作品,之後由我(中方主編)在羅貽榮教授(副主編)的協助下,安排譯者進行翻譯,然後同樣依據上述編選原則,在審讀譯作之後,確定出版書目。
叢書第一批收入的五位作家,都是美國的一些兒童文學大獎的獲得者。洛伊絲·勞里、蓋爾·卡森·列文、蓋瑞·保爾森是“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得主,瑪格麗特·彼得森·哈迪科絲的作品曾獲“美國文學學會最佳兒童文學獎”,莎拉·潘尼培克的作品也曾獲得“《兒童》雜誌年度最佳圖書獎”等多種獎項。
我讀這五部作品,深感作家們都緊緊地抓住兒童文學的藝術精髓——故事不放。這些作品的故事都擁有小說家王安憶所說的“邏輯性情節”:“它是來自後天製作的,帶有人工的痕跡,它可能也使用經驗,但它必是將經驗加以嚴格的整理,使它具有著一種邏輯的推理性,可把一個很小的因,推至一個很大的果。”這種“邏輯性情節”具有一以貫之的特性,而不是把一些沒有因果關係的材料湊到一起。這樣的故事往往能夠表現一種深邃的或者有分量的思想,更能夠顯示作家在藝術上的創意性。在營造故事方面,五位作家都表現出了不俗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意性。我認為,這是最值得我們的一些暢銷書作家學習和借鑑的。
我讀兒童小說,往往特別關注作家寫人物對話的能力。如果一部兒童小說的對話很少,我就會懷疑作家的藝術功力。這五部小說無一不重視人物對話,五位作家都是寫對話的高手。這些精彩的對話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呈現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感,並且營造出文學的現場感,將作品變成真正細膩的東西,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相反,如果少寫甚至不寫對話,故事的開展,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都是由敘述語言交代出來的,讀者就會失去文學閱讀的臨場感,作品也會變得直白、乏味。
對於兒童文學來說,故事和對話,實在是檢驗作家藝術水準的試金石。在這兩個方面,《美國當代金質童書》的這五部作品,堪稱是一流的典範。
事實上,《美國當代金質童書》這一選題是中國和美國的兒童文學專家深入交流、細緻討論的成果。這套叢書的產生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故事。
2011年4月間,我應邀赴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其間,我為德克薩斯A&M大學的師生作了題為《中國兒童文學發生期中的美國影響》的學術報告,並且在該校由納爾遜教授領導的“G。lasscock研究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團隊“CriticalChildrenStudies”課題組的會議上,作了《中國兒童文學中的兒童觀》的主題報告。訪問期間,有一天中午,在學校宴請之後,我和德克薩斯A&M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羅貽榮教授與納爾遜教授留下來,坐在酒店門前的茶座處,探討兩校如何在兒童文學研究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事宜。當時,我並不確定納爾遜教授會對我們希望合作的意願回應到什麼程度。結果令人驚喜。納爾遜教授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善解人意,一直在儘可能地支持我們的想法。經過詳細商討,最終形成了我與納爾遜教授合編一套美國當代兒童文學叢書、我和羅貽榮教授所任職的中國海洋大學與德克薩斯A&H大學聯合主辦中美兒童文學高端論壇這兩項具體計畫。
2012年6月2日至3日,“首屆中美兒童文學高端論壇”在位於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成功舉辦。參加此屆論壇的均為中美兩國兒童文學學術界知名的學者,其中美方有四位美國兒童文學學會前任和現任會長,兩位“美國兒童文學學會學術論文獎”獲得者,一位著名美國兒童文學作家,中方的知名學者中則囊括了全國的兒童文學博士生導師、高校中的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此外還有身為教授的四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此屆論壇開中美雙方兒童文學界高層次學術交流之先河,無疑是中美兒童文學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合編一套美國當代兒童文學叢書的計畫,現在也結出《美國當代金質童書》這一成果。我想,以中美兒童文學專家共同選編這樣的形式譯介、出版美國當代童書,也應該是童書出版業的一項首創吧。
希望這套叢書給中國的孩子帶來豐富的閱讀樂趣!
朱自強
2013年3月27日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關於編選這套叢書的緣起,不能不從近十多年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和出版的狀況談起。2006年以來,我在多篇文章中,指出、論述了新世紀以來,中國兒童文學正在出現的這樣幾個“分化”趨勢:幻想小說從童話中分化出來,圖畫書從一般幼兒文學中分化出來,兒童文學分化出語文教育的兒童文學,通俗(大眾)兒童文學從作為整體的兒童文學中分化出來。其中,通俗(大眾)兒童文學的分化是新世紀裡中國兒童文學發生的最有意味、最為複雜和最大的變化。通俗(大眾)兒童文學創作的分化,是市場經濟發展和文化產業化的一個結果,其出現的標誌是開始湧現出一批暢銷書和超級暢銷書。
作為兒童文學批評家,我十分關心、關注兒童文學暢銷書的質量。我在《文化創意產業形態研究》一文中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生產的商品是‘文化’,消費者消費的也是‘文化’。文化創意產業的效用應該從人文精神和市場經濟規律這兩個向度來衡量,評估文化創意產業應該建立雙重尺度。”如果引入人文價值尺度來衡量我們的某些暢銷童書,我不能不對其文學性(含思想和藝術兩個方面)的低質化感到失望。
為了給處於發展路途上的中國通俗兒童文學創作建立一個參照的坐標系,我曾經主持並參與了日本通俗兒童文學的經典作品《活寶三人組》的譯介工作。現在,我與美國兒童文學學會會長納爾遜教授合編《美國當代金質童書》,我本人的用意之一,也是想把美國的深受兒童讀者喜愛的優質暢銷童書展示給中國讀者,特別是為想打造優質暢銷童書的創作者和出版者,提供一種經驗去借鑑。
這套叢書的編選原則是,所選作品均為美國當代有影響、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品,作品既要有趣,也要有益,既要有可讀性,又要有文學性。具體操作是,由美方主編、美國兒童文學學會會長克勞迪婭·納爾遜(ClaudiaNelson)教授按照上述編選原則,選出擬收入的作品,之後由我(中方主編)在羅貽榮教授(副主編)的協助下,安排譯者進行翻譯,然後同樣依據上述編選原則,在審讀譯作之後,確定出版書目。
叢書第一批收入的五位作家,都是美國的一些兒童文學大獎的獲得者。洛伊絲·勞里、蓋爾·卡森·列文、蓋瑞·保爾森是“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得主,瑪格麗特·彼得森·哈迪科絲的作品曾獲“美國文學學會最佳兒童文學獎”,莎拉·潘尼培克的作品也曾獲得“《兒童》雜誌年度最佳圖書獎”等多種獎項。
我讀這五部作品,深感作家們都緊緊地抓住兒童文學的藝術精髓——故事不放。這些作品的故事都擁有小說家王安憶所說的“邏輯性情節”:“它是來自後天製作的,帶有人工的痕跡,它可能也使用經驗,但它必是將經驗加以嚴格的整理,使它具有著一種邏輯的推理性,可把一個很小的因,推至一個很大的果。”這種“邏輯性情節”具有一以貫之的特性,而不是把一些沒有因果關係的材料湊到一起。這樣的故事往往能夠表現一種深邃的或者有分量的思想,更能夠顯示作家在藝術上的創意性。在營造故事方面,五位作家都表現出了不俗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意性。我認為,這是最值得我們的一些暢銷書作家學習和借鑑的。
我讀兒童小說,往往特別關注作家寫人物對話的能力。如果一部兒童小說的對話很少,我就會懷疑作家的藝術功力。這五部小說無一不重視人物對話,五位作家都是寫對話的高手。這些精彩的對話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呈現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感,並且營造出文學的現場感,將作品變成真正細膩的東西,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相反,如果少寫甚至不寫對話,故事的開展,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都是由敘述語言交代出來的,讀者就會失去文學閱讀的臨場感,作品也會變得直白、乏味。
對於兒童文學來說,故事和對話,實在是檢驗作家藝術水準的試金石。在這兩個方面,《美國當代金質童書》的這五部作品,堪稱是一流的典範。
事實上,《美國當代金質童書》這一選題是中國和美國的兒童文學專家深入交流、細緻討論的成果。這套叢書的產生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故事。
2011年4月間,我應邀赴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考察。其間,我為德克薩斯A&M大學的師生作了題為《中國兒童文學發生期中的美國影響》的學術報告,並且在該校由納爾遜教授領導的“G。lasscock研究中心”的跨學科研究團隊“CriticalChildrenStudies”課題組的會議上,作了《中國兒童文學中的兒童觀》的主題報告。訪問期間,有一天中午,在學校宴請之後,我和德克薩斯A&M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羅貽榮教授與納爾遜教授留下來,坐在酒店門前的茶座處,探討兩校如何在兒童文學研究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事宜。當時,我並不確定納爾遜教授會對我們希望合作的意願回應到什麼程度。結果令人驚喜。納爾遜教授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善解人意,一直在儘可能地支持我們的想法。經過詳細商討,最終形成了我與納爾遜教授合編一套美國當代兒童文學叢書、我和羅貽榮教授所任職的中國海洋大學與德克薩斯A&H大學聯合主辦中美兒童文學高端論壇這兩項具體計畫。
2012年6月2日至3日,“首屆中美兒童文學高端論壇”在位於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成功舉辦。參加此屆論壇的均為中美兩國兒童文學學術界知名的學者,其中美方有四位美國兒童文學學會前任和現任會長,兩位“美國兒童文學學會學術論文獎”獲得者,一位著名美國兒童文學作家,中方的知名學者中則囊括了全國的兒童文學博士生導師、高校中的全國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此外還有身為教授的四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此屆論壇開中美雙方兒童文學界高層次學術交流之先河,無疑是中美兒童文學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合編一套美國當代兒童文學叢書的計畫,現在也結出《美國當代金質童書》這一成果。我想,以中美兒童文學專家共同選編這樣的形式譯介、出版美國當代童書,也應該是童書出版業的一項首創吧。
希望這套叢書給中國的孩子帶來豐富的閱讀樂趣!
朱自強
2013年3月27日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