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文學經典•第二夫人
-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頁數:265頁
- 開本:16
- 定價:33.80
- 作者:歐文·華萊士 謝顯寧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6479506
- 品牌:百花洲文藝
內容簡介,文摘,
內容簡介
《美國文學經典·第二夫人》是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
文摘
著作權頁:
他準備去嚴重損害那個他暗中一直熱愛著的,誕生了他的國家時,他有理由認為他真正的忠誠必須屬於俄國。
拉辛的父親是俄國人,生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是個從奧林匹克比賽明星轉業的記者。塔斯社曾派他去華盛頓採訪政治新聞。拉辛的母親則是美國人,生於費城,作為一個賓夕法尼亞國會議員的秘書來到華盛頓。這個俄國記者和美國秘書相逢、相愛並結婚。他們住在維吉尼亞的一間出租房屋裡,拉辛就出生在那裡。他在維吉尼亞上的國中,當過童子軍,還在少年棒球隊打過球,是全國拼字比賽的候選人。十二歲時,他敬愛的、熱情和可愛的母親去世了。三年之後,他十五歲時,父親被提職和加薪,回到塔斯社在莫斯科的國內辦公室當名高級編輯。美國使他父親入迷,但因妻子去世和缺朋少友,就決定回到祖國,回到母親身邊。這意味亞歷克斯必須陪伴他父親,離開學校、朋友和他所知道的唯一的家,到一個除父親外誰也不認識的遙遠的國家。十五歲離家,現在被送到全是陌生人的異鄉,好幾個月他都覺得恐懼和孤單。幸好他能操兩種語言,從父親那裡學到的俄語是他的第二母語。因他懂得俄語,也因這是他父親的祖國,亞歷克斯·拉辛終於使自己適應了新的生活。
他曾希望像父親那樣當個新聞記者,後來又覺礙能當個歷史學家。到了上大學時,他報考了莫斯科國立文史哲學院。讀到三年級,他被克格勃選中了。他的背景和英語知識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們需要講英語的間諜。克格勃會見了他,選他去受訓。父親也鼓勵他去,並提醒他,在蘇聯克格勃是特殊人物,享有比普通蘇聯人更多的自由,比普通熟練工的工資高三四倍。拉辛幹下去了。他被送到在新西伯利亞那所四層樓的學校。經過緊張訓練,畢業時,他在三百名學員的班上名列前茅。經過幾個省城的見習,他被分配到莫斯科總部,直到如今。
他回憶起一段愉快的插曲。四年前,彼得洛夫命令他作為外國記者駐留美國華盛頓,公開身份為《真理報》代表。除了叫他注意觀察外,沒有給他下達特別的間諜任務。當然,最終會有任務的,他除了日常報導外,就是等待。拉辛激動了,他的心靈深處早就盼望能回美國,但從沒向誰提過,即使是父親。現在,夢想就要實現了。
從再次踏上美國土地那一時刻起,他心中就充滿快樂。從十五歲起,他還從沒有如此激動過。他不能呼吸足夠的自由空氣,於是全力投入工作中。他心中懷著叛逃的負罪感,但他知道,因為父親生活在莫斯科,他不能走這條路。可他到了美國,決心享受每天的快樂生活。但他好景不長,一天早上,也即到美國的第十一個月,他被聯邦調查局逮捕,罪名是搞間諜活動,說他企圖從一名海軍軍官那裡獲取軍事機密。他承認曾接近過一名海軍軍官,想公開了解一些情況,但不是軍事秘密,而是為他準備寫的小說收集素材。他堅持自己純屬無辜,聯邦調查局可不這樣想。被監禁幾天后,他才明白髮生的事情。在莫斯科,美國使館一名助理秘書因企圖支持不同政見者被捕,關進了盧布揚卡監獄。美國政府必須報復,於是拉辛被選作替罪羊。被捕後一周,美國人把他空運到布加勒斯特和那個莫斯科美國使館的助理秘書做了交換。
重返莫斯科,在克格勃總部他熟悉的辦公桌後面坐下之後,這時他才知道父親在他回國前一天已死於心臟病。愁苦、悲痛一齊襲來。要是父親早幾周去世的話,拉辛可能已經成為美國居民,重新當上美國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時他已絕無可能返回故國了,回美國定居的希望化為烏有。他已被定為間諜,被永遠驅逐了。
他並不因美國匆忙驅逐他而傷心,那是政治,他只是一名次要的小卒,倒是為支配著他生活的命運而悲苦。但他是現實主義者,他收起想當美國公民的舊夢,把自己投入克格勃的工作中,完全效忠於蘇聯。以後的幾年裡,彼得洛夫逐漸對他看重。
甚至在他遇見薇娜.墮入情網之後,蟄伏的夢想還存留在幻想的形式中。如果哪天美國人赦免和重新接收他,他還能設法使薇娜跟他走。他可以用向中央情報局泄露“第二夫人”計畫的照片來訛詐蘇聯當局,這就能夠迫使蘇聯放走薇娜,他們就可以共享金色美國的歡樂。
今晚一想到這事,幻想變成泡影,而且永無可能。今晚他甚至不希望實現,因蘇聯對他不錯,又有薇娜在身邊做佳偶,這裡會成為天堂。目前關鍵是薇娜的安全和他們的團聚。
在黑暗中坐著,他能想像出她安靜地躺在床上的模樣。幾小時後,她就要離開他。如他的工作幹得好,三個星期後她還會再和他一起回到床上;要是他或她有點失誤,那他們就將從此永訣。
這整個計畫太危險。她不可能從中脫身,誰也不可能。
在冷靜清醒的那一瞬間,他發覺它不可能奏效,整個計畫必須馬上放棄。他想給彼得洛夫打電話去叫醒他,告訴他不可能,告訴他趁現在來得及立即放棄這個計畫。
但他更清楚地知道這項計畫已使彼得洛夫入迷,他絕不會放棄。
他準備去嚴重損害那個他暗中一直熱愛著的,誕生了他的國家時,他有理由認為他真正的忠誠必須屬於俄國。
拉辛的父親是俄國人,生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是個從奧林匹克比賽明星轉業的記者。塔斯社曾派他去華盛頓採訪政治新聞。拉辛的母親則是美國人,生於費城,作為一個賓夕法尼亞國會議員的秘書來到華盛頓。這個俄國記者和美國秘書相逢、相愛並結婚。他們住在維吉尼亞的一間出租房屋裡,拉辛就出生在那裡。他在維吉尼亞上的國中,當過童子軍,還在少年棒球隊打過球,是全國拼字比賽的候選人。十二歲時,他敬愛的、熱情和可愛的母親去世了。三年之後,他十五歲時,父親被提職和加薪,回到塔斯社在莫斯科的國內辦公室當名高級編輯。美國使他父親入迷,但因妻子去世和缺朋少友,就決定回到祖國,回到母親身邊。這意味亞歷克斯必須陪伴他父親,離開學校、朋友和他所知道的唯一的家,到一個除父親外誰也不認識的遙遠的國家。十五歲離家,現在被送到全是陌生人的異鄉,好幾個月他都覺得恐懼和孤單。幸好他能操兩種語言,從父親那裡學到的俄語是他的第二母語。因他懂得俄語,也因這是他父親的祖國,亞歷克斯·拉辛終於使自己適應了新的生活。
他曾希望像父親那樣當個新聞記者,後來又覺礙能當個歷史學家。到了上大學時,他報考了莫斯科國立文史哲學院。讀到三年級,他被克格勃選中了。他的背景和英語知識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們需要講英語的間諜。克格勃會見了他,選他去受訓。父親也鼓勵他去,並提醒他,在蘇聯克格勃是特殊人物,享有比普通蘇聯人更多的自由,比普通熟練工的工資高三四倍。拉辛幹下去了。他被送到在新西伯利亞那所四層樓的學校。經過緊張訓練,畢業時,他在三百名學員的班上名列前茅。經過幾個省城的見習,他被分配到莫斯科總部,直到如今。
他回憶起一段愉快的插曲。四年前,彼得洛夫命令他作為外國記者駐留美國華盛頓,公開身份為《真理報》代表。除了叫他注意觀察外,沒有給他下達特別的間諜任務。當然,最終會有任務的,他除了日常報導外,就是等待。拉辛激動了,他的心靈深處早就盼望能回美國,但從沒向誰提過,即使是父親。現在,夢想就要實現了。
從再次踏上美國土地那一時刻起,他心中就充滿快樂。從十五歲起,他還從沒有如此激動過。他不能呼吸足夠的自由空氣,於是全力投入工作中。他心中懷著叛逃的負罪感,但他知道,因為父親生活在莫斯科,他不能走這條路。可他到了美國,決心享受每天的快樂生活。但他好景不長,一天早上,也即到美國的第十一個月,他被聯邦調查局逮捕,罪名是搞間諜活動,說他企圖從一名海軍軍官那裡獲取軍事機密。他承認曾接近過一名海軍軍官,想公開了解一些情況,但不是軍事秘密,而是為他準備寫的小說收集素材。他堅持自己純屬無辜,聯邦調查局可不這樣想。被監禁幾天后,他才明白髮生的事情。在莫斯科,美國使館一名助理秘書因企圖支持不同政見者被捕,關進了盧布揚卡監獄。美國政府必須報復,於是拉辛被選作替罪羊。被捕後一周,美國人把他空運到布加勒斯特和那個莫斯科美國使館的助理秘書做了交換。
重返莫斯科,在克格勃總部他熟悉的辦公桌後面坐下之後,這時他才知道父親在他回國前一天已死於心臟病。愁苦、悲痛一齊襲來。要是父親早幾周去世的話,拉辛可能已經成為美國居民,重新當上美國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時他已絕無可能返回故國了,回美國定居的希望化為烏有。他已被定為間諜,被永遠驅逐了。
他並不因美國匆忙驅逐他而傷心,那是政治,他只是一名次要的小卒,倒是為支配著他生活的命運而悲苦。但他是現實主義者,他收起想當美國公民的舊夢,把自己投入克格勃的工作中,完全效忠於蘇聯。以後的幾年裡,彼得洛夫逐漸對他看重。
甚至在他遇見薇娜.墮入情網之後,蟄伏的夢想還存留在幻想的形式中。如果哪天美國人赦免和重新接收他,他還能設法使薇娜跟他走。他可以用向中央情報局泄露“第二夫人”計畫的照片來訛詐蘇聯當局,這就能夠迫使蘇聯放走薇娜,他們就可以共享金色美國的歡樂。
今晚一想到這事,幻想變成泡影,而且永無可能。今晚他甚至不希望實現,因蘇聯對他不錯,又有薇娜在身邊做佳偶,這裡會成為天堂。目前關鍵是薇娜的安全和他們的團聚。
在黑暗中坐著,他能想像出她安靜地躺在床上的模樣。幾小時後,她就要離開他。如他的工作幹得好,三個星期後她還會再和他一起回到床上;要是他或她有點失誤,那他們就將從此永訣。
這整個計畫太危險。她不可能從中脫身,誰也不可能。
在冷靜清醒的那一瞬間,他發覺它不可能奏效,整個計畫必須馬上放棄。他想給彼得洛夫打電話去叫醒他,告訴他不可能,告訴他趁現在來得及立即放棄這個計畫。
但他更清楚地知道這項計畫已使彼得洛夫入迷,他絕不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