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解讀:美國文化的多樣性

美國文化解讀:美國文化的多樣性

美國是當今世界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經濟實力在世界上首屆一指;美國的通訊設備、航空與航天、計算機與軟體、醫藥、科學儀器和新型材料,在世界上獨占鰲頭;美國還有強大軍事力量和先進的技術裝備,憑藉著它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扮演著國際警察的角色。美國的經濟、科技和軍事為什麼會強盛》其背後的後推力是什麼?本書作者以文化社會學理論為指導,採用縱橫交錯、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方法,從美國文化的多樣性角度,對美國文化在美國社會發展中的助力作用作了深入分析。 我們研究美國文化的多樣性,不僅是為了理解美國文化,更重要的是從研究多樣性的美國文化中得到某種啟示。文化的多樣性如同物種的多樣性一樣,是自然的產物,同樣,美國文化的多樣性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美國文化的多樣性這個客觀存在表明: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速的今天,人們不僅應破壞種族一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而應支持這種多樣性的發展,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世界文化的整合,實現文化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平衡,在共處、共享、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對話與合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在培育文化理解上做些工作。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文化解讀:美國文化的多樣性
  • 出版社:濟南出版社
  • 頁數:214頁
  • 開本:16開
  • 品牌:濟南出版社
  • 作者:李其榮
  • 出版日期:2005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10127X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本書以當代中國人的眼光,以包容各種異質文化的氣度,從現實的文化問題和現象切入,重新審視美國文化。在對話、溝通和理解的前提下,吸納,消解與美國文化衝突所帶來的種種困惑,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上實現世界文化的整合,實現文化多樣性與統一性的平衡。

媒體推薦

書評
該叢書以當代中國人的眼光,以包容各種異質文化的氣度,從現實的文化問題和現象切入,重新審視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化,在對話、溝通和理解的前提下,吸納或消解由文化衝突所帶來的種種困惑,從民族文化本原和精神特質上認識和把握這個世界,以期對增強各種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溝通,築塑當代中國文化有所裨益。

圖書目錄

前言/00l
從同一翻多元的歷史軌跡:美國多元文化斷想/001
“盎格魯遵從”與“熔爐論”/001
多元文化的興起/003
多元文化的實踐與影響/007
開放·包容·進取:美國文化優勢之探討/015
美國文化的開放性/015
美國文化的包容性/020
美國文化的進取性/029
創新:美國矽谷文化探幽/037
美國矽谷的崛起/037
美國“矽谷”的奇異文化/039
矽谷文化的啟示/047
個人主義與自我驅動:美國人的自我觀/051
個人主義思想淵源之審視/051
美國人對自我的認識/054
美國個人主義的變遷/056
對美國個人主義的揚棄/063
“畢竟,大家一樣都是人”:美國人的平等觀/069
美國人的平等觀及其影響/069
穩步推進平等的努力/073
歧視與平等:美國的悖論/079
實用主義,美國思維的文化模式/085
美國實用主義的產生和發展/085
美國實用主義的若干特點/090
美國實用主義的影響力/095
競爭:美國人的一種價值取向/099
競爭意識的思想基礎和制度保障/099
競爭:美國入的一種價值觀/102
美國發展中的競爭與合作/107
競爭——一種不完美的動力/109
追求物質享受與消費文化:美國人的物質生活消費方式/ll 5
美國消費者文化的社會根源/115
美國: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119
衣食住行:消費文化的基本架構/123
廣告文化與促銷術/129
“消費者就是上帝”/132
“我們信仰上帝”:美國人的宗教情結/135
濃厚的宗教氣息/135
美國宗教的基本特徵/142
宗教與美國政治的不解之緣/150
魅力與效用:美國大眾文化及其影響/155
美國大眾文化崛起的原因/155
美國大眾文化的構建/158
美國大眾文化的效應/171
。文化輸出”與文化霸權:美國的對外文化戰咯/175
國文化霸權原因之透視/175
美國文化輸出的幾種形式/179
美國文化霸權的功能、影響與應對/182
。豐饒中的縱慾無度”:美國社會中的文化斷裂/189
美國的文化衝突與社會難題/189
美國文化衝突的社會歷史根源/196
文化衝突的命運與聯邦政府的回應/200
參考文獻資料/205
後記/2l3

文摘

書摘
個人主義與自我驅動:美國人的自我觀
按照文化社會學原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猶如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種文化內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標,而這種目標是其他別的社會所沒有的,所以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文化模式。”0那么.美國的文化模式是什麼呢7對美國文化模式的研究.離不開對美國個人主義的探討.因為個人主義是美國文化模式的基本特徵和主要內容。我們現在需要進一步討論的是個人主義的思想淵源是什麼7美國人是如何認識自我的7美國個人主義是如何變遷的?中國人如何在堅持團隊精神的前提下,吸收美國個人主義中的合理成分?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探討,進而深入理解美國文化的多樣性。
個人主義思想淵源之審視
美國人的個體觀念根植於以17世紀英國哲學家洛克為代表的哲學傳統。洛克斷言,生物的個人是自然的基本單位。洛克從人的自然狀態出發,推定一切個人都是為自我利益而生存、奮鬥的。社會乃是這樣的一群人以自願的契約形式組成的一個共同體,其目的乃是維護組成該共同體的個人的利益。洛克在《政府論》中指出:“人類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獨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於這種狀態之外,使受制於另一個人的政治權力。任何人放棄其自然自由並受制於公民社會的種種限制的惟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協定聯合組成一個共同體,以謀他們彼此間的舒適、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穩地享受他們的財產並且有更大的保障來防止共同體以外任何人的侵犯。”②很顯然,洛克強調了個人的權力,個人組成共同體,目的還是為了個人的利益。
儘管17世紀的英國思想傳統被認為是個人主義概念的起源,但這個名稱的創立者卻是托克維爾。他在美國考察了9個月零幾天,並於1835年發表了(《論美國的民主》一書,在書中他首次實用了“個人主義”一詞。他認為,個體的存在先於社會的秩序,自身利益即是個體的行為目的,而社會制度則起源於個體間的互動之中。托克維爾闡述了關於民主國家中的個人主義,並對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做了區分。他說:“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是一種新的觀念創造出來的一個新詞。我們的祖先只知道利己主義。利己主義是對自己的一種偏激的過分的愛,它使人們只關心自己和愛自己甚於一切。個人主義是一種只顧自己而又心安理得的情感,它使每個公民同其同胞大眾隔離,同親屬和朋友疏遠。因此,當每個公民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小社會後,他們就不管大社會而任其自行發展了。”他得出結論說:“利己主義是跟世界同樣古老的一種惡習。”“個人主義是民主主義的產物,並隨著身份平等的擴大而發展。”“隨著身份日趨平等,大量的個人便出現了。這些人的財富和權力雖然不足以對其同胞的命運發生重大影響,但他們擁有或保有的知識和財力,卻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些人無所負於人,也可以說無所求於人。他們習慣於獨立思考,認為自己的整個命運只操於自己手裡。”托克維爾在書中回答了“個人主義為什麼在民主革命後比在其他時期強烈”這個問題。他寫道:“當民主社會在貴族制度的廢墟上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人們的彼此孤立和隨之而來的利己主義特別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民主社會不僅有大批早已獨立的公民,而且每天還有一些昨天剛剛獲得獨立並陶醉於新得到的權力的人充實進來。這些新人自負,相信自己的力量,認為今後無須求助別人。他們的一言一行,不難證明他們只知有己。”“公民當中的那些原來高高在上的人,不會立刻忘記他們昔日的高貴。……他們個個孤處一隅,認為除了自己以外,用不著去管別人。反之,過去社會地位卑微而現在由於革命而跟眾人平等的人,雖然享受了新得來的獨立,但內心裡卻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一旦遇到某一位老上司,他們總是投以既表示勝利又表示害怕的目光,隨後遠遠地躲開。因此,在民主社會初建的時候,公民們往往願意獨善其身,不與別人接觸。民主制度給人們帶來的不是使同胞們彼此接近,而民主革命則使人們互相迴避。”
亞當·斯密是英國啟蒙思想家之一,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在他看來,個人利益是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出發點;而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就是“經濟人”。人類的經濟行為,無不建立在分工的基礎上;而分工之必要,乃是為了利己的目的而進行交換。此種看法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即人們的分工與交換都是出於利己的需要。他有一段經常被後世學者引用的話:“我們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夫、釀酒家或烙面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自己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利。”①斯密主張經濟自由主義,反對國家對經濟領域的干預。他認為,經濟的繁榮,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決非靠政府的指導所能實現;它的原動力不是來自國家,而是來自人們的利己之心。
真正代表早期美國個人主義思想的是富蘭克林,他在著作中提出了“自助者天助”的觀點。
美國人是贊同個人主義的。美國近代史上的愛默生,他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愛默生在他對個人主義所作的著名的定義中,不僅改變了對個人主義評價的意義,而且也改變了對個人與體制之間關係的理解。愛默生認為,“如果社會被認為是反對每一個社會成員人格的一個陰謀的話,人們應該躲避社會。”愛默生深知社會並不是一種抽象的力量,而是由人組成並創立的,他繼而說,“社會是一個其成員同意成立的合資經營的企業,為了更好地保證每一個股東能得到麵包,必須換取吃麵包人的自由和文化。”他認為社會是建立在其成員允諾的基礎之上,社會受制於個人的選擇與行動,所以,社會制約不是不可逾越的。愛默生對美國個人主義作了最好的注釋。他說,有一條永遠新鮮而崇高的教義,那就是:有一個“人”。人不是一個農民,或是教授,或是工程師,但是他是一切。人是祭司、學者、政治家、生產者、軍人。“認識你自己”與“認識大自然”是同一個格言。他主張人自己啟示自己,而不是從另一個心靈那裡接受真理;人應該經過相當時期的幽思,反省,自己掌握住自己。②P51-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