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回來了:終結經濟危機,開啟全新紀元

美國回來了:終結經濟危機,開啟全新紀元

《美國回來了:終結經濟危機,開啟全新紀元》是2013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克•贊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回來了:終結經濟危機,開啟全新紀元
  • 外文名:Paying the Price:Ending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Beginning a New American Century
  • 作者:馬克•贊迪
  • 譯者:邱斐娟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7月22日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32 頁
  • ISBN:9787111432173
  • 開本:16 開
  • 類型:經濟管理
圖書目錄,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圖書目錄

致謝
引言
第1章
金融震盪升級為金融恐慌 ∥ 1
政府監管部門和信用機構指責證券化政策一片空白。在身為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美聯儲那兒,官員們卻堅信投資人自身利益終會確保證券化的正常運行。評估機構評估投行債券就全賴於投行自有信息,它們發現現有模型已無法對其複雜性做出解釋。
震盪波 ∥ 3
貨幣加速器 ∥ 5
管道破裂 ∥ 7
監管失靈 ∥ 8
金融震盪 ∥ 10
房利美和房地美 ∥ 13
金融恐慌 ∥ 15
第2章
銀行援助 ∥ 19
銀行家一般都會對監管部門的要求心生不滿,因而銀行家對壓力測試的反感並非意外,只是尖刻程度令人驚訝。在幾周時間內,政府從放棄雷曼兄弟到全力援助金融系統,真是轉了一個180°的大彎。
信心博弈 ∥ 22
最後一棒貸款人 ∥ 24
最後一棒保險人 ∥ 26
問題資產救助計畫:救助資金 ∥ 28
心驚肉跳的壓力測試 ∥ 31
柳暗花明 ∥ 35
第3章
發生在貨幣魔盒外的故事 ∥ 39
CNBC明星吉姆·克雷默在節目中已經怒不可遏了,他火氣沖天說美聯儲不是太笨就是對金融震盪高高掛起,漠不關心。華爾街以為美聯儲肯定會放鬆貨幣政策。然而一直等到9月中旬,美聯儲才出手。
抗擊資產泡沫 ∥ 42
伯南克的教育軌跡 ∥ 45
零利率政策、量化寬鬆及扭轉操作 ∥ 48
退出政策 ∥ 55
第4章
美國經濟步通用汽車的後塵? ∥ 60
汽車業陷入財務危機業已風雨飄搖,高層卻還在彰顯他們的理所當然。
走向崩潰 ∥ 63
利害關係 ∥ 66
拯救車市 ∥ 69
汽車業擔當復甦的領頭羊 ∥ 72
第5章
刺激並非諱莫如深 ∥ 77
在消費者不敢消費、商業不敢投資的時候,只有政府出手來填補空缺,即臨時增加開支和減少稅收。經濟下滑得越深,政府的應對就需越大越積極。
財政刺激因何而起 ∥ 81
臨時性稅收削減 ∥ 83
緊急失業保險和經濟乘數 ∥ 86
地方援助 ∥ 89
準備就緒 ∥ 90
有力的跡象 ∥ 91
退出策略 ∥ 94
第6章
止贖的慘敗 ∥ 101
鮑勃·斯蒂爾沒有想得那么多。他並未把房市問題想得那么大,當然更不會認為問題會大到要納稅人出錢來減少房貸的地步。他爭辯說,這對那些努力還款的房貸人也不公平,因而他們不會接受貸款減少。我提出沒有相應的對策收拾殘局的話,納稅人肯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而且秋後一算,所有人都會輸得更慘。
房地產興衰史 ∥ 105
茫然而困惑 ∥ 109
大膽而莽撞 ∥ 111
撥亂反正 ∥ 113
清空管路 ∥ 114
第7章
整頓金融設施 ∥ 121
我認為CFPB之於金融產品就像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之於製藥業出品一樣。與FDA相仿,CFPB有助於確保消費者了解他們到底在買什麼,而且得到他們付錢想買的產品。
整個系統的失靈 ∥ 125
系統風險 ∥ 128
解決方案的權威部門 ∥ 129
大而不倒 ∥ 132
走出陰影 ∥ 134
假使……將會如何 ∥ 136
回歸之路 ∥ 138
第8章
餘波 ∥ 143
在我兒子的投資生涯里,股市並未給投資者一個子兒的回報。從他的高度來看,由於美聯儲的零利率政策,投資只帶來了近乎白板的回報,現金在握還是比投在股市痛苦地翻騰來得明智。
血拚狂潮到無人問津 ∥ 146
過度置業 ∥ 149
雙面美國 ∥ 152
歐洲存在主義 ∥ 157
黑色悲觀情緒 ∥ 161
第9章
回歸正常 ∥ 165
美國經濟面臨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失業率居高不下,商業還未開始正兒八經招工時,消費者能否先增加開支?或者說在消費者懷揣信念開始大舉消費之前商業能否先大量招工,大舉投資?
這次不一樣? ∥ 168
大鯊魚和黑天鵝 ∥ 174
監管人和大律師 ∥ 176
逼近財政懸崖 ∥ 179
第10章
東山再起 ∥ 185
經濟危機還是向我們索要了巨額代價。成千上萬的工作蒸發一空,家庭房換其主,萬億財富化為一片雲煙。戰勝衰退的公共成本也是昂貴無比,總額為18 000億美元。
撥正財政的航向 ∥ 187
讓擱淺的貨幣起錨前行 ∥ 192
在房貸中跌倒,就要在房貸中爬起 ∥ 194
創造就業 ∥ 197
譯後記 ∥ 206

內容簡介

美國經濟復甦的秘密
五年前,
美國遭受重創,經濟命懸一線。
五年後,
美國的經濟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就業在增加,房價日趨穩定,股價日漸回升,負債逐步下降,競爭力逐漸飆升。
這一切,
是怎么實現的?
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是經濟的堅強後盾,而人們常常無視現實,正是這種無知和偏見助長了形形色色的大放厥詞。看一看房市里購房人普遍首選的30年期固定利率的抵押按揭貸款,我們可想而知聯邦政府給房貸投資人做了多大的保證呀!堅信政府會跟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一樣挺身而出,否則投資人哪肯給30年期可承受的固定利率貸款?有地產專家振振有詞地提出,政府擔保是否太便宜了私有投資人,還有人直言政府本不該提出擔保。然而對大量購房人來說,固定利率貸款讓人們不再為利率浮動和貸款中斷擔心,它無疑是置業首選。而此時30年期房貸的出籠正是衝著經濟危機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英明決策。政府的不離不棄也堅定了人們創業和投資的決心,而創業、投資正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如果人們對不期而至的經濟下滑聞風喪膽,誰會去開創新事業,尤其是那些需要由新技術和新點子慢慢孵化出來的事業呢?要知道,缺乏充分經濟安全感的過分謹慎將會禁錮資本主義的發展。當然倡導穩健投資與煽動投機取巧還是有差別的,雖然政府有時也會兩相混淆—但是我們還是要對政府所引領的穩健投資方向充滿信心。

作者簡介

馬克·贊迪
Mark Zandi
穆迪公司調研部、穆迪分析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曾聯合創辦了經濟諮詢公司Economy.com,該公司於2005年年底被穆迪評級機構收至麾下。
贊迪為住房貸款保證保險公司(MGIC)以及再投資基金(The Reinvestment Fund)擔任董事,前者是全美最大抵押貸款保險商,後者是一家非營利機構。
贊迪曾為歐巴馬政府擔任顧問,在國會陳詞。他還經常在全美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全美公共電台(NPR)、有線電視新聞網路(CNN)以及全國廣播公司“與媒體見面”欄目里擔任嘉賓。
著有《影響美國經濟政策的思考》(Financial Shock)等書。

序言

引言
2008年10月初,金融市場陰雲密布,險象環生。一家全美排行前列的零售商的CEO正惶惶不可終日:“我們最大的一家供應商被銀行斷了資金鍊……它們到月底就要斷貨了。”除非供應商能夠快速找到替代銀行,否則零售商就發不出工資,付不起賬單,而且可能因重要訂單無法及時運抵而丟掉客戶。CEO即為此事來請我出謀劃策。
發酵才幾周的金融震盪在那時已然引爆。金融震盪掃蕩著華爾街:那些不堪一擊的機構開始搖搖欲墜,岌岌可危。但對華爾街以外似乎還猶抱琵琶半遮面。直到接到CEO的那通電話,我才清楚地認識到,一旦鏈條末端的零售商也受到波及,整個經濟就到了異常緊張的地步。
經濟最終死裡逃生,但真的是九死一生。華爾街的軒然大波在國內和全球範圍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金融危機登峰造極的肆虐一說是在2009年1月,那正是歐巴馬總統宣誓就職的時候。減薪吞噬了82萬個工作崗位,而且隨著各行業各地區的CEO們一聲令下開始裁員,失業率每月上漲0.5%,慘況持續了整整一年。裁員行動偃旗息鼓時,各行各業已蒸發了875萬個工作崗位,令失業率滑入兩位數泥潭。
金融危機也令百萬家庭付出了慘痛代價,隨著21世紀頭十年中期房地產泡沫快速升騰,許多美國人不惜大手筆按揭買房。當房價觸頂下滑,許多業主才意識到他們的房貸款已遠遠超過房產價值,平均來說,“負資產”竟高達5萬美元。對失業人群或另有綢繆的人來說,止贖緊隨而至。這一波三折終使1 000多萬家庭房易其主。
僥倖保住房產的房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價一跌再跌,資產一縮再縮。房產在美國人眼裡舉足輕重,但面對房產一下子縮水1/3也無可奈何。股價亦受重創,最低時甚至腰斬一半。部分股票直到2012年才得以平盤,把除去通脹因素後人均資產淨值打回20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更要命的是,大幅震盪的股價使這一水平充滿變數。
仇富愈演愈烈。雖然幾十年來富人與普通人的差距越來越大,但現今懸而難決的失業問題更令窮人雪上加霜。一些收入趨勢報告也顯示了貧富差距會繼續擴大。“占領華爾街”運動無疑是這一沉重打擊的極端情形,它是第一個,但絕非最後一個。
經濟動盪重塑了民生,尤其是改變了一代年輕人的命運。在時運不濟時出道的年輕人為找工作煞費苦心,找到後卻發現薪水遠低於師兄師姐。21世紀的20多歲的年輕人顯然無法像他們生於“嬰兒潮”時期的父母那樣去消費、貸款、投資和創業。當然,在某種層面上這並非壞事,日後的美國家庭一定會學著多存少貸。然而這會使人們錯失良機、放棄創業,而抓住機會、積極創業正是推動經濟發展必不可缺的一環。
其實不管年長或年輕,到2012年年初我們依然心有餘悸。大量消費者信心指數指向同一結果,儘管不再驚恐萬分,美國人還是非常謹小慎微。一點點小事就能觸動我們脆弱的神經;汽油升至4美元/加侖或者國庫券3A降級都能引發消費和商業的退縮不前。大家都害怕經濟再次前功盡棄,因而對壞訊息、消費以及慎重招工反應過度。此輪經濟重創帶來的心理壓力已經成了經濟復甦的致命絆腳石。
然而,儘管還有種種焦慮和沮喪,我們還是在撥亂反正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美國工商業大幅降低了成本架構,成就了半個世紀以來空前的全球競爭力。雖然小公司不比大公司,但商業整體利潤強勁有加,資產強大無比。各實業界紛紛行動起來,慢慢地問題已不再是商業該不該擴張,而是商業是否有意為之—不可同日而語。
各家金融機構都強固了基礎,大大減少了破產,非銀行體系也大大加固了支撐,貸款儲備空前充裕。雖然還未企及危機前的利潤水平—一時也不可能企及之前的高位,但從加嚴的資本要求和監管制度等方面來看,利潤表現仍然可圈可點。隨著銀行從次債中走出,逐步完成監管和法律要求的清理工作,銀根會慢慢放鬆。
經濟大好,債務加身的家庭也日漸解放出來。儘管止贖問題還困擾著市場,但它已在逐步解決,家庭得以鬆綁。經濟危機時,1億多信用卡爆卡作廢。對家庭的欠款,銀行也按照相關政策免除了債務—這不失為一種可取的經濟療法。每月辛苦還貸的業主遭到令人揪心的止贖,但最後的情況不算太壞,以低廉月租改買為租,這反而令他們變相增加了開銷或儲蓄。
雖然來路漫漫,但經濟已經踏上了復甦的軌道。各行業、各地區的就業機會恢復如前。失業率雖還高高在上,但已經開始回落。裁員得以緩解,商業真正意識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始終微弱的用工開始回穩。隨著房地產跌入谷底,房價開始企穩,股價有了起色。普通美國人雖今非昔比,但手中房產和股票已不再上演如瘋狂過山車般的大戲。
經濟從自由落體轉而掉頭回升實非偶然。應該說,政府的及時干預確保了經濟的轉向以及快速改觀。雖備受詬病,但政府的力挽狂瀾還是有其重大的可取之處。
對金融體系的緊急資金援助打響了重要的第一槍。美聯儲表現神勇果敢,它積極為金融系統各節點輸血救治。而金融機構與瀕危的同行劃清界限,幾乎停止了一切同業拆借。驚恐也是有來由的,雷曼兄弟在破產前一刻,還不斷以抵押擔保尋求新借款,幸虧貸款人及時收手,以雷曼單個倒下的代價換取了大多數金融機構的暫時安全。美聯儲介入後,馬上以低利貸款注入金融體系,它不但把救命錢投入銀行,而且進一步擴散到貨幣市場基金、商業票據發行機構、經紀商、保險公司和各大投行。
光有美聯儲的大力行動還遠遠不夠,國會也要聞風而動。在多個回合較量後,國會創建了一個7 00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也就是聲名不佳的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起初TARP被否決,但看到交易員聞之紛紛拋股,國會被迫立馬翻了盤。多年來,TARP始終是個經濟毒瘤。國會中無人慾以救助危機元兇華爾街來揚名立萬—該計畫只是不得已而為之。況且,TARP的真正目的並非拯救華爾街,而是拯救普羅大眾。前述緊急求助的零售商之所以最終拿到了貨,就是因為TARP挽救了銀行,從而使銀行確保了給供貨商的貸款額度。而且,銀行救助最後也使政府有利可圖。事後確有受TARP資助的銀行無法還款,但是絕大多數還是順利還了款,付了息。
然而金融危機平息的標誌是大銀行按要求完成資本結構的調整。監管部門要求銀行估算與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承重比肩的資本需求量。要銀行全力以赴提高資本儲備。這就叫作銀行壓力測試。它看上去很美,但銀行高管們卻叫苦不迭。很多銀行找到我們同行公司為其做顧問。我親耳聽到了它們的抱怨。各家銀行都自以為資本數量充沛,一再抱怨補充資本金無甚益處,只會降低股東的股權。稀釋股份的觀點自是不錯,然而陣痛也是物有所值的。它會讓其中部分直接來源於TARP的新增資金瞬時重建信心。雖然深層創傷猶在,但是同業拆借活躍起來,股價上揚,金融體系也可得以迅速企穩。
接著政府又把靶心對準搖曳的經濟,美聯儲拋開向來蝸牛慢行的方法,調低短期利率至零。美聯儲還動用了一直塵封於理論的貨幣工具。最為矚目的是美聯儲購買了以萬億美元計的國庫券和政府擔保次債,此謂《金融時報》讀者日後耳熟能詳的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量化寬鬆自有其薄弱點,但它有效地降低了長期利率。在短時間內,有工作保障以及獲得徵信高分的購房者能以再低不過的房貸利率來還款。量化寬鬆同時也提升了股價。早先確是美聯儲的誤判引發了金融震盪,但它們一再保證要避免同樣的錯誤。
除了華爾街和銀行,美國汽車工業亦給國會和布希、歐巴馬兩任政府投下重磅炸彈。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不斷縮減的信用使美國人“望車興嘆”,使汽車銷售慘遭滑鐵盧。為維持銷量,生產商不遺餘力大打折扣,外加放寬車貸方案,又令利潤深陷泥潭。勉強維持到2009年年初,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而更為嚴峻的是,金融市場的動盪著實讓命運坎坷的汽車公司在破產重組期間無法維持生產,只剩破產清算一條道。如果克萊斯勒和通用關門大吉的話,成千上萬的經銷商和供應商將會如多米諾骨牌般一推即倒。殉葬清單上還會出現諸如福特汽車及其他網路龐大的配件供應商和經銷商的名字。百萬計的工作危在旦夕,尤其是位於美國中西部和南部的汽車工業園區。平心而論,華盛頓的汽車援助戰並非十全十美,但它也屬臨危受命,及時出手,為日後製造業的復甦立下了汗馬戰功。
華盛頓的財政刺激飽受爭議,但事實證明其當屬成功狙擊衰退的最大成就。財政刺激的原理很簡單,當商業和消費者無力以對時,政府出場以臨時擴大消費並減免稅收來刺激經濟。刺激的宗旨也只是終結蕭條、帶動復甦,而並非為長遠發展開創局面。以財政刺激抗衡衰退並非天方夜譚;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以來它一直是應對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手段,而規模大小常常與衰退程度相匹配。本輪財政刺激雖說是一個天文般的數字—約為GDP的10%,但從經濟衰退的深度來看,還是較為適中的。
經濟危機動用了好幾輪財政刺激手段,包含稅收減免的第一輪財政刺激出台於布希政府任期結束前。其中最大最受責難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簡稱《復甦法案》),在歐巴馬入主白宮不久即獲通過。《復甦法案》包含了一攬子近8 000億美元的4年計畫方案,其中大約2/3用於臨時性擴大消費,其餘1/3用於減免稅收。財政刺激很快奏效。2009年2月通過的《復甦法案》在當年6月成功狙擊經濟危機,一年後,2010年2月就業增長全面復甦。
然而財政刺激並非政治上的成功。懷疑論者的調子四處散布,令歐巴馬政府做推廣時的一時失言也成了推波助瀾的一部分。政府把《復甦法案》擺至狐疑滿腹的國會面前,強調《復甦法案》會使失業率嚴控在8%以下。事實上此時失業率早已破了8%,只不過大多數人還不太知道罷了。唉,如此神速的經濟變化真使統計數據長腳也跟不上;更糟的是政府還只能從大幅低估的預測數據出發。真是新手上路忙中出錯,但是此番卻授人以柄,讓對手有機可乘,直指要害來詆毀財政刺激。
政府進一步把焦點瞄準了房市災難,它們敏銳地認識到既然地產是衰退的基石,那只有讓房價觸底才能反轉一切,柳暗花明。政策分期分批出台,最早當屬布希時期針對賣房免房貸的臨時性免稅措施。歐巴馬採取了更為積極的舉措,授權房利美、房地美和聯邦房產管理局(FHA)為代表的政府放貸機構來填補放貸真空。
FHA的舉措尤為給力。在叫停發放按揭額度後,只有FHA大開綠燈。這恰恰是20世紀30年代新政開啟以來秉承的做法。若沒有FHA穩定發貸的存在,房市就會與岌岌可危的經濟一起淪陷。
房市對策成功破除了勒住房產市場的惡性緊縮魔咒。持續幾個月的購房減免稅收政策無疑給購房人注入一劑強心針,讓他們見利好即行動而非始終守株待兔。雖說稅收優惠要消化很長時間才能與房價下跌等量齊觀,但隨著房貸延期,調用後再延期,售樓滾滾而來,令成交量和房價的自由下落戛然而止。
或許最拙劣的對策是房貸條款變更和債務重組,既然業主和貸款機構都不願止贖,於是政府希望說服銀行變更問題貸款的有關條款,以調低利率或貸款額的方式使業主保有房產。以重組放寬條款讓困難業主降低每月還款額看上去很美,但未免有些紙上談兵。2009年年中,歐巴馬政府推出的《可負擔房貸計畫》(Home Affordable Mortgage Program)的初衷就是推動貸款條款變更和債務重組,但收效甚微,結果遠未達到預期。
隨著房價企穩、經濟復甦,政府高歌猛進,開始推進金融監管改革。金融體系的慘敗必然尋求法律和監管框架的重建。在國會歷經艱難跋涉後,《多德–弗蘭克法案》(Dodd Frank)於2010年夏通過。它給金融體系帶來了一系列新變化。起初《多德–弗蘭克法案》還有些水土不服,但做全局觀,它無疑大大減少了未來金融危機產生驚天動地衝擊力的可能性。
我們對《多德–弗蘭克法案》充滿信心,是因為它清晰地定義了處置“大而不倒”金融機構的一系列程式。正是由於監管部門在處置2008年倒閉機構上的不知所措,導致了金融震盪慢慢擴散。《多德–弗蘭克法案》並不能解決“大而不倒”的問題—永遠會有壓垮金融體系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它或許會使危機出現時有法可依,有計可施。要求巨頭們立下“生前遺囑”以引導監管部門在機構遇難後做相關處置,還是利多弊少的。
為進一步分散“大而不倒”風險,《多德–弗蘭克法案》也讓銀行壓力測試進一步制度化,而正是壓力測試成功地狙擊了金融震盪。壓力測試通常是針對最大最重要的機構,要它們持續、嚴格地模擬不利的經濟狀況,並研判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影響。2012年,壓力測試也被用來評估嚴重的歐洲債務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威脅程度。
建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CFPB)讓《多德–弗蘭克法案》飽受詬病。雖然批評者不無道理地為又添一個監管包袱憂心忡忡,但CFPB還是正確地把金融消費者的利益放於重中之重。CFPB的主旨是保證提供給消費者的金融產品能夠滿足需求,而且讓消費者掌握充分信息來加以評估。考慮到目不暇接的名目和無法匹配的消費者認知(比如很多購房人連什麼是浮動利率貸款都不知道),CFPB還真是及時雨。
當然《多德–弗蘭克法案》也有其缺陷,以前任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 (Paul Volcker)命名的,要大銀行把為自身利潤的交易和為消費者謀利的交易分而行之的規則一直以來都難以付諸實施。《多德–弗蘭克法案》要求只有在交易所里才能交易衍生物是對的—正是因為有人在沃倫·巴菲特戲稱為“大掃蕩致命一擊”中的違規交易點燃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但是新改革法似乎又有點矯枉過正。至於要次債發行人把部分風險綁定在債券里的規則,儘管出發點不錯,但在實際操作中也很難落實。
也許對《多德–弗蘭克法案》來說,最嚴重的問題是它帶來的不確定性。我之前也已強調,金融系統要在各項監管和法律議程的槍林彈雨中快速做一個複雜的改革,帶著些許緊張和困惑,銀行家們既不清楚要多少資本金,也不清楚資金成本以及法定義務和監管成本。於是他們唯唯諾諾,少量謹慎地放貸。《多德–弗蘭克法案》本意是要避免貸款不要像房地產泡沫期間那樣過火,然而它至少在改革之初大大抑制了貸款的自由流動。
當《多德–弗蘭克法案》掌控了局面,非金融業對華盛頓的各項改革變得誠惶誠恐。2010年年初,歐巴馬政府對醫療體系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意欲為大量未投保的美國人提供醫療保險。雖然諸多條款要過幾年才能付諸實施,但是小企業還是試圖搞清它們要付出的代價。新的環保規定和勞工規定,外加那些已頒布但更難實施的法律無不引發企業焦慮。在平時,這可能只是一項普通的企業成本,可如今時運不濟,政策的不確定性為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企業自然謹慎從事,放慢了投資及用工的腳步。
人們為快速攀升的預算赤字捏了一把汗。用GDP的百分比來表示的美國對外債務五年來翻了一番,狂飈至“二戰”後的最高點。即使在經濟危機前聯邦政府就積累了重大財政問題;如今,稅收收入、就業與公司利潤一同下滑,財政支出與失業率一同上升。我們先來一睹政府全力挽救經濟一覽表。援助華爾街、汽車業還有房地產(為房利美和房地美輸血),而後推出財政刺激一攬子計畫,這三項總共花了1.8萬億美元—超過對阿富汗、伊拉克的合計軍費開支(見表0-1)。
表0-1 聯邦政府應對金融危機 (單位:10億美元)
批准開支 實際開支
總計 12 430 1 804
美聯儲 6 699 15
定期拍賣信貸 900 0
其他貸款 不封頂 3
一級貸款 不封頂 0
二級貸款 不封頂 0
季節性貸款 不封頂 0
一級交易商信貸額度(2010年2月1日到期) 不封頂 0
資產支持商業票據貨幣市場基金 不封頂 0
美國國際集團 26 2
美國國際集團(特殊目的機構) 9 0
美國國際集團(美國人壽、友邦保險) 26 1
資助貝爾斯登(貝爾斯登資產)② 27 1
美國國際集團—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 購買計畫(貝爾斯登資產II)② 23 1
美國國際集團—債務抵押債券(CDO)購買計畫(貝爾斯登資產III)② 30 4
定期證券借貸額度 (2010年2月1日到期) 200 0
商業票據融資額度(2010年2月1日到期)② 1 800 0
資產抵押證券貸款 (TALF)1 000 0
貨幣市場投資者融資額度(2009年10月30日到期) 540 0
貨幣掉期額度(2010年2月1日到期) 不封頂 0
購買政府資助企業債券和抵押貸款債券(2010年3月31日) 1 425 0
花旗資產擔保(2009年12月23日終止) 286 0
美國銀行資產擔保(已終止) 108 0
購買長期國庫券 300 0
財政部 1 160 255
問題資產救助計畫(TARP) 700 57
美聯儲補充融資賬戶 560 0
房利美和房地美 不封頂 198
聯邦儲蓄保險公司 2 913 75
美國銀行債券擔保① 1 400 4
花旗債券擔保 10 0
美國銀行債券擔保 3 0
交易存款賬戶 500 0
公私投資融資擔保 1 000 0
銀行解決方案 不封頂 71
聯邦房地產管理局 100 26
房貸重組,業主希望計畫 100 0
擴大抵押貸款 不封頂 26
國會 1 458 1 433
2008年財政刺激法案 170 170
2009年《美國復甦和再投資法案》③ 808 783
舊車換現金計畫 3 3
2009年工人、自有住房和商業法案 91 91
2010年教育、就業和醫療補助法案 26 26
用工法案(就業專項稅收抵免) 17 17
2010年稅收減免、失業保險重新授權和就業機會創造法案 189 189
2011年延續臨時個人所得稅減免法案 29 29
2012年中產稅收減免和就業創造法案 125 125
① 含外債。
② 淨投資組合 。
③ 不含替代最小賦稅。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Treasury, FDIC, FHA, Moody抯 Analytics.
財政赤字越滾越大,給聯邦政府的經濟職能敲響了警鐘。到2010年,政府支出比全美GDP的1/4還多,同時美國人越發感覺政府行為失控。華盛頓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意欲所向披靡、遍地開花,躋身銀行巨頭、保險商、汽車公司的股東行列,包攬新建住宅和中小生意的大部分貸款,外加已見端倪的醫改方案以及嚴格把控的機場安檢。
有人抨擊這是把美國變身為歐洲,還有更尖刻的,說什麼把美國變成法國,要知道法國可是政府管制及治安網路縱深遍布的國家。批評人強調說這不再是美國之道,而歐債危機正好可以權當前車之鑑。對政府作為頗有微詞的對手堅稱金融危機只不過是資本主義必經之道,無需興師動眾、大動干戈。出了岔子的企業和個人應該權責自負—由它們自己來承受企業破產和收回產權的結果,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能比讓它們避免將來一錯再錯更有效呢?
另有人質疑政府行動的公平性。比起貸款購房人,為什麼金融震盪的元兇美國銀行及高盛的高管竟更值得施以援手呢?為什麼納稅人要出錢幫助那些在盛世時借的多花的多而今卻無力還款的購房人,而非那些謹小慎微而今捉襟見肘也要準時還款的購房人?為什麼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能收到接濟,而眾多的小企業只能垂死掙扎?諸如此類的問題越點越旺,最終引發了茶黨示威和占領華爾街運動。
還有人大力抨擊為政治原因結黨營私、徇私舞弊的裙帶資本主義。他們譴責布希看在財政部長保爾森是高盛前任CEO的份上嚴重包庇高盛;也譴責明擺著重工會、輕公司債持有人的歐巴馬經手通用及克萊斯勒的案子。財政刺激投入亦受到全面攻擊,說什麼大手筆只換得一些不倫不類的基建工程,比如在賓州中心地帶建成一座極少使用的地區機場,還有把能源稅減免給予不太靠譜的太陽能電池板供應商—加州太陽能電力公司Solyndra。
對嚴重財政赤字和大政府行為的擔憂也情有可原,但不免缺乏見地。雖說政府忙中出錯,但它們此時已別無選擇,只有縱身一躍才能挽救面臨深淵的金融體系及漸已下沉的經濟大船。長期以來我們熱衷於對政府的經濟職能說三道四,但對危機需要政府出面解決已然達成共識。當個體已無能或喪失勇氣,政府必須代表集團利益出手相助。對危機的定義大家可以見仁見智,但公正的觀察家絕對會把這一最接近20世紀30年代全面蕭條的危機歸於需政府干預的大類中。
雖然政府應對代價不菲,但若政府軟弱保守,納稅人必定要付出更為昂貴的代價。衰退剛剛開始時,稅收收入會同就業、公司利潤、股價、房產價值和零售收入齊齊下跌。面對不計其數的求助家庭,政府鼓鼓囊囊的錢袋很快捉襟見肘。事實恰與對手鼓吹的相反,政府干預經濟還需加強。
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是經濟的堅強後盾,而人們常常無視現實,正是這種無知和偏見助長了形形色色的大放厥詞。看一看房市里購房人普遍首選的30年期固定利率的抵押按揭貸款,我們可想而知聯邦政府給房貸投資人做了多大的保證呀!堅信政府會跟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一樣挺身而出,否則投資人哪肯給30年期可承受的固定利率貸款?有地產專家振振有詞地提出,政府擔保是否太便宜了私有投資人,還有人直言政府本不該提出擔保。然而對大量購房人來說,固定利率貸款讓人們不再為利率浮動和貸款中斷擔心,它無疑是置業首選。而此時30年期房貸的出籠正是衝著經濟危機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英明決策。
政府的不離不棄也堅定了人們創業和投資的決心,而創業、投資正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如果人們對不期而至的經濟下滑聞風喪膽,誰會去開創新事業,尤其是那些需要由新技術和新點子慢慢孵化出來的事業呢?要知道,缺乏充分經濟安全感的過分謹慎將會禁錮資本主義的發展。當然倡導穩健投資與煽動投機取巧還是有差別的,雖然政府有時也會兩相混淆—但是我們還是要對政府所引領的穩健投資方向充滿信心。
從另一方面來看,政府經濟職能之爭也是健康的、必不可缺的。國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托馬斯·傑斐遜也曾為政府駕馭國家金融的權力問題爭執不休,美國獨立戰爭引起的債務是否應轉嫁到政府頭上?如果是,哪個稅務機關要擔當還債義務?最後以一個折中方案收場:如漢密爾頓所願,各州組成一個強大財政聯盟,而國家資本統統歸集到傑斐遜家鄉維吉尼亞。這也算裙帶關係?現代版的論戰剛剛還在2012年歐洲上演呢,主題當然是歐元區的走向。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關於政府職能問題的經年論戰催生了羅斯福新政。從失業保險、食品券、聯邦房地產管理局到社會保障制度,它無所不包,構成了我們現代經濟保障的基礎,當屬有史以來政府最為成功和最得人心的舉措。話又說回來,若是沒有對手設定的重重障礙,它們也不可能達到後來的高度。的確,羅斯福政府的其他政策,比如在部分行業內實行固定價格和生產上限就因無法通過“考驗”,在可能產生持續損害前被及時拿下。
要知道,金融危機及其餘波的激烈論戰也使政策更為明智。我們都不希望看到2011年夏美債務上限的激烈爭辯,它會令美國最高信用等級不保,然而塞翁失馬,這場角逐最後還是為長期財政挑戰開創了必不可少的政治態勢。華盛頓的博弈令民主共和兩黨為未來10年減少4萬億美元財政赤字達成一致。為此國會也承諾減少2萬多億美元開支。雖說實現長期可持續性財政還需更多的財政制約,但即使懷疑論者也認為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在此,引入我個人的成長經歷或許能更好地闡明觀點。我是一個經濟學家,同時還是創業人和經理人,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中,我與兄弟卡爾、好朋友保羅·蓋特曼合開了一家經濟諮詢公司。慢慢地,我們的業務成長起來,出售給穆迪時我們已有了百來號員工。那是在房產熱的頂峰,即2005年11月。我歷經了多個階段,從創業起步到運作小企業再到如今作為跨國巨頭的一分子。要知道穆迪的分支機構遍布全球。我的客戶幾乎覆蓋所有行業,還有來自聯邦、各州和各地政府的。因而我具有多角度做經濟壁上觀的機會。
我不屬穆迪評級機構,而屬於一個叫作穆迪分析(Moody抯 Analytics)的分支。穆迪分析為全球各大金融機構提供各種調研、經濟工具、軟體和數據。我們做的壓力測試模型為歐洲銀行所用,做的軟體為中國銀行承銷商業貸款所用,我們還有供FDIC和美聯儲監控美金融機構的分析和數據。我並不直接為評級機構提供數據和資訊,也沒有任何美國信用評級的內幕訊息;雖說我會仔細聆聽評級的分析師在說什麼(當然也希望他們能偶爾聽我一回),但本書之拙見全屬我個人,與我的僱主穆迪公司無關。
在經濟動盪期我也為政府制定政策做過小小的貢獻。我為換屆及首任的歐巴馬政府評估過各種財政刺激方案以及房產對策。在汽車援助、房產政策和財政刺激等方面我為國會提出過各項建議。我也為銀行壓力測試做過工作,以上均為無償工作,而我視其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服務,拿報酬反而影響了工作的客觀性—如果不是真有那么回事,那就是人們的臆想。有人懷疑我從高調的政策工作中受益匪淺,但我要告訴你這是一柄雙刃劍—我的工作因此廣受詬病。基於同樣的精神,我將把本書全部稿酬捐給我兒子的“同學共濟會”,這是一個讓書籍和其他學習裝備在學校間共濟的組織。
本書對歷史的記載飽含對未來的樂觀。的確,我堅信美國的明天會更好。我們歷盡滄桑,想想今天還有人在為房產泡沫中犯下的大錯付出代價,但我們已經為經濟的修復和復甦做了不少工作。正可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問題不在經濟缺陷,而在我們是否擁有信念。當然,我一人之樂觀並不能證明所有人的樂觀,然而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相信樂觀者終會走上康莊大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