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朗——最具羌族特色的圓圈群舞,羌語稱“跳沙朗”。男外女內,環篝火而列,且歌且舞且旋移,甩手搖肩,身體俯仰,腳步騰躍,舞風樸拙粗獷。
是中國羌族獨有代表性文化,已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沙朗,原為羌語北方言辭彙,意為“唱起來、跳起來”,是當地羌族人民娛己娛神的重要手段。沙朗後引申為歌舞,並擴大詞義為羌族歌舞的統稱。
國家高度重視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羌族也不例外。512地震後,就羌族沙朗已經出版、發行有兩張《羌族沙朗》音像製品,出版有專著一本《羌族沙朗》及發表論文若干,並在北川羌族自治縣成立了民間社會組織——縣沙朗協會。
羌族沙朗是典型的歌舞一體的少數民族藝術形式,在羌族及其周邊地區和涉羌地區廣為流傳。無論是喜事、憂事,無論是田間地頭、院壩堂屋,沙朗之於羌族猶鹽巴之於臘肉。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羌族沙朗除了繼續承載民族的傳統,更發展成為現代人強身健體、愉悅身心、促進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朗
- 地理標誌:北川羌族
- 非遺級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保護現狀,民俗傳承,首屆羌族沙朗節,
簡介
羌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會跳羌族沙朗,而“沙朗”是由祭祀舞演變而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一種自娛自樂性較強的集體舞蹈形式。現羌族沙朗已經要由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館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羌族沙朗屬於集體性舞蹈,由能歌善舞者領頭,男女各列一行或拉手圍成圈邊跳邊唱,下肢動作靈活,雙臂前後擺動,所唱歌曲多是口頭流傳下來的古老民歌,完全用羌語演唱。跳羌族沙朗不分時間、地點,想跳就跳,節日場面特別大。該舞蹈節奏明快,舞姿雄健。羌族沙朗表現了羌族人民樂觀、積極向上、不畏艱險、頑強的精神面貌。
北川自古以來是羌族聚居地,羌寨風俗善良淳樸熱情奔放,羌族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極具本土地域特色。羌人好歌舞,羌語中稱“沙朗”,漢意是“載歌載舞”的意思。羌人兩情相悅唱情歌,不幸鬱悶唱苦歌,男婚女嫁唱喜歌,親人亡故唱喪歌,年節聚會唱酒歌,勞作解乏唱山歌,習慣於圍成一圈邊跳邊唱。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沙朗的發展。早在商時期,古羌人完全從事的是遊牧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他們以“祭”的方式祭天,祭祀活動十分龐大而又隆重。祭祀從“祭”開始也就有了舞的端倪,“沙朗”是由祭祀舞演變而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形成了一種自娛自樂性較強的集體舞蹈形式。後來藝術家深入民間收集整理,進行推廣。
保護現狀
2003年,北川成立“北川羌族自治縣”,把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定為羌歷節,並在這一天進行羌族沙朗的遊行和比賽並頒獎。以後每年羌歷節都要進行這樣的活動,以此推廣羌族沙朗。
在5.12大地震中,很多會跳羌族沙朗和對羌族沙朗有深入研究的人都在地震中去世,很多老百姓失去家園,流離失所,無心思歌舞,通往區鄉的很多道路不通,羌族沙朗的收集整理非常困難。部分音像製品和羌族沙朗研究成果失散。
羌族沙朗能從民間社會走向舞台,能得到羌族人民的喜愛,得到專家藝術團體的重視,形成完美的文化藝術奉獻給民族與社會,這是羌民族的自豪,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的藝術魅力。羌族沙朗把傳承民族文化和經濟建設結合起來,對促進品牌效應的形成和地方文化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了巨大作用。
民俗傳承
為了使羌族傳統文化更好的流傳下去,羌族畫家李雲川根據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羌族人,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最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跳沙朗舞習俗,精心設計的沙朗圖。畫風樸拙而不失靈動,兼具厚重的羌族文化和現代裝飾感。羌族的沙朗舞,不僅可以使人們認識羌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和民族性格,而且可以生動地將羌族文化傳承下去,體現出羌人特色的運動、娛樂項目,表現羌族人民熱愛生活,欣欣向榮的生活場景,是重要的羌族文化傳承的基石。
首屆羌族沙朗節
26日下午,綿陽市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羌族沙朗節在北川新縣城拉開帷幕,數萬名嘉賓和遊客,走進“大禹故里中國羌城”各大景區參觀體驗。
26日下午2:30,在北川新縣禹王廣場,北川羌族自治縣首屆羌族沙朗節開幕,上萬羌族兒女隨著音樂的響起,載歌載舞跳起沙朗,宏大壯觀的場景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此外,在本次節慶活動中,舉行了阿哥阿妹唱羌山、無人機現場飛行表演、點亮北川夜遊匯、大美羌城晚會、大型沙朗篝火晚會等活動,晚上還舉行了文藝晚會,更是為廣大遊客提供了豐盛的文化大餐。
近年來,北川縣委、縣政府緊扣“旅遊全景化”這條主線,著力打造文旅發展引領區,努力實現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根本轉變的“北川模式”。同時,北川正著力建立健全全域旅遊發展領導機制,形成黨政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從源頭上解決旅遊主管部門一家唱“獨角戲”的問題。並進一步提升新縣城景觀,積極打造旅遊小鎮,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把家園變花園,把轄區變景區。推動“旅遊+”各產業,實現旅遊與其他產業相融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