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頭山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北的神農鎮,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勢凌霄漢,因山之巔有羊頭狀巨石而得名。在該鎮北部的羊頭山,現存有大量的歷史古蹟遺址,如神農城、炎帝廟、清化寺、神農井、五穀畦、秦百里長城和北魏石窟等。據史料考證,炎帝姓姜,姜表示其部落是以羊為圖騰的母系氏族,加上山顛北魏石刻的底座狀如羊頭,故名羊頭山。五千多年前這裡是姜姓的祖源之地,即炎帝神農氏之故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頭山
- 外文名:Mountain sheep's head
- 拼音:yangtou shan
- 所在地:山西省晉城高平市神農鎮
- 海拔:2000米
- 特點:危峰秀拔,勢凌霄漢
- 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8:00~18:00
地理位置,歷史遺址,主要景點,主峰,上清化寺,炎帝廟,炎帝陵,羊頭山石窟,五穀廟,炎帝行宮,
地理位置
神農鎮位於高平市北部的十二公里處,自古就是澤、潞兩郡的分界地。因此稱其“嶺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餘丈,磅礴數十里”。
在該鎮北部的羊頭山,現存有大量的歷史古蹟遺址,如神農城、炎帝廟、清化寺、神農井、五穀畦、秦百里長城和北魏石窟等。據史料考證,炎帝姓姜,姜表示其部落是以羊為圖騰的母系氏族,加上山顛北魏石刻的底座狀如羊頭,故名羊頭山。五千多年前這裡是姜姓的祖源之地,即炎帝神農氏之故里。
歷史遺址
羊頭山的寺院、石窟等建築成組成群地散存於山上。山腳下為中清化寺,亦名蓮花池、六名寺。山腰為上清化寺,現不存,遺址可見唐代基址及石佛像三尊,其建築規模宏大。其年代為南北朝至唐。羊頭山石窟開鑿於北魏至唐。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其石窟是就著山腰至山頂散布的巨大石塊雕鑿而成,總計有40餘洞窟。砂岩大小不等,洞窟大小不一,形狀多為長方,一般為一石一窟,個別有一石二窟或三窟不等。其中第六窟最大。石窟內龕面整齊,四面滿雕佛像,或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薩。洞外有許多小龕,有佛、菩薩、天王、力士、供養人等,形制各異,雕工精細。此外,山腰至山頂還有千佛造像碑、石塔等。
主要景點
主峰
羊頭山主峰高聳,山巒秀麗,松林茂盛,古柏參天。中華民族始祖之一的炎帝就是在這一帶採摘到第一粒穀物種子,並發明了農具,學會了耕種,從而使我們的祖先從漁獵遊牧生活轉變到定居農耕生活,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據北宋《太平寰宇記》曰:“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神農城,下有神農泉。”此記可作為炎帝神農氏在遠古時活動於羊頭山之佐證。雖然不知神農城毀於何時,但現今石柱,水井和石井架依然存在,這些珍貴的古遺蹟給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上清化寺
清化寺在高平市神農鎮境內,有上、中、下之分。上清化寺即《羊頭山新記》中所說的清化寺,在羊頭山正東稍南1.5里,建自後魏孝文帝太和之歲,初名定國寺,北齊改宏福,隋末寺廢,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重建,改名清化寺。並立《重修清化寺碑記》云:“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攝提紀歲之後,燧人化火之前,穴處巢居,茹毛飲血,爰逮炎帝御宇,道濟含靈;念搏殺之虧仁,嗟屠戮之殘德;尋求旨味,以替膻腥;遍涉群山,備嘗庶草,屆斯一所,獲五穀焉。記其神異,石類羊首,遂立為名。於是創製耒耜,始興稼牆。”碑文記載了炎帝在羊頭山嘗百草播五穀的勞作和生活情況,為炎帝文化的開發和研究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證據。
中清化寺又名六名寺,位於羊頭山山腳中段,相傳建於唐貞觀六年(623年),由上下兩院組成。上院有正殿五間,已坍塌,磚牆、石柱猶存。院中有一水池,名蓮花池。水自石制龍嘴中流出,經化驗為優質礦泉水。廟前四尊石獅,為石雕精品。下院巨石上刻一“空”字,為該寺院的明顯標誌。此寺距上清化寺約200多米。按迷信說法,是於一夜間由上清化寺搬來的。“搬寺”那一個夜間,周圍七村領先社,凡有牲畜的人家都曾夢見有人借牲畜使用。第二天一早發現各家的牲畜大汗淋漓,上山一看,清化寺已被搬到了中清化寺所在的位置。
下清化寺是現神農鎮政府院內。上、中、下清化寺皆為佛寺,都在神農鎮境內,而且都與炎帝神農的傳說有關。1995年6月在團池一古墓中發現的墓志銘上刻有“澤州高平縣神農鄉團池村”的字樣,刻石時間為宋元符二年(1099年),說明這裡很早以前就是神農傳說的集中地區。
炎帝廟
高平炎帝廟有高廟、中廟和下廟之分。高廟位於羊頭山中段馬鞍形山嶺之上,羊頭石西南170步。原有正殿五間,塑有神農及后妃、太子像,後廟、神像俱毀,僅留遺址。
炎帝中廟在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建設規模較大,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為三進院。下院南為戲台,舊戲台已毀。現見戲台為近年新建。西廂為禪房,東廂為看樓。中院建有太子祠,是元代修建的無梁殿。建築風格別致。左右兩側分別為藥王殿和蠶姑殿。後院為炎帝正殿。東西配典分別供關帝、高謀。炎帝殿內現存較早的碑碣為清康熙九年(1670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廟並各祠殿碑記》碑文中說:“吾泫(泫指泫氏,高平古稱)有上、中、下廟,在換馬者為上,在縣之東關者為下,而余鄉(下台村)由其中也。奉敕建立其來久矣,創興之始杳不可考,重修則於至正元年。”院中東側另有清宣統三年(1911年)所立之《重修炎帝廟暨村中諸神殿碑記》。碑文中亦稱:“神農炎帝為萬民生成之主,開百代稼穡之源……本邑(指高平)北界羊頭山有高廟,城東關有下廟,下台村建廟未知創自何代,稱為中廟。”
炎帝下廟位於高平城東關.據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重修東關炎帝廟碑記》所言,是因“是廟(指炎帝上廟)去縣治幾四十里,祭之期恐遠不逮焉,爰附東郭立廟,今所謂下廟是也。”但“問廟之建,無有能言其創始者。其重修則自宋元以迄,明諸碑記悉載之。”據此可知,下廟之建當在宋或宋之前,中廟、高廟之立廟時間當更早。可惜上廟不存,下廟已毀。現只存下台中廟而已。
炎帝陵
“太行來脈中天近,炎帝神功萬世尊”。在神農鎮眾多的炎帝文化遺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羊頭山東麓,晉長二級公路邊莊裡村的炎帝陵。數千年的滄桑,雖然炎帝陵寢已不存在,但五穀廟正殿仍巍然屹立。現存在正殿東廂房牆壁內的“炎帝陵”石碑,系明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所立。碑雖體積不大,卻堪稱舉國無雙。這泱泱五千多年歷史的“炎帝陵”,堪稱天下第一陵。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人們都在這裡舉行隆重的公祭炎帝廟會,會期長達近一個月。當地留傳“四月八,神農活,炎帝子孫都記得,祖先種地都靠他”的民謠。反映了當地人們懷念炎帝,紀念炎帝廟會之盛況。
炎帝陵在五穀廟之東側,“炎帝陵”碑現嵌於五穀廟上院東廂房之後牆中央。這裡原來是個亭子,石碑即立於亭中,是"文革"中守廟人為保護該石碑而將其壘入牆中的。碑高約95厘米,寬約65厘米。中間書“炎帝阮”三個大字。立碑時間書於右邊,為“明萬曆三十九年彀旦”。左下端是立碑人“申道統”的落款。申是當地的一位秀才,碑上再無其它內容。碑的後面,即五穀廟之東即為炎帝陵,亦稱神農冢。據當地人傳說,在“炎帝陵”碑的後面原有地道直通正殿後的墳墓中。傳說地道中還有一盞石制的萬年燈,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五穀廟會時,社首在端著炎帝像出巡歸來後,還要給萬年燈添油,一次添一桶多。
羊頭山石窟
羊頭山上有石窟40餘洞,均建於北魏太和所間(477-499年),北齊、隋、唐間屢有鑿造,今殿宇殘壞,其址可辨,石窟造像尚存。洞窟大小不等,其中第六洞最大,面積約10平方米,窟內長方形,洞口上部雕印度尖拱狀,內部龕面整齊,龕壁雕一佛二菩薩,面形豐滿,衣紋流暢。洞外雕許多小龕,有佛、菩薩、天王、供養人等。形制各異,雕工自如,按其造像風格應是唐窟。山腰千佛殿有碑一通,高約6米,四面雕滿佛像,中心一龕作火焰形,內置坐佛一軀。山巔山腰雕石塔6座,唐制,高度4-6米不等,平面方圓兩種,高者七層,密檐式;低者兩層,樓閣式。形制古樸,手法簡潔,為他處所少見。羊頭山北魏石窟群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穀廟
又稱神宵殿。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莊裡村原名裝殮村,因傳說炎帝死後在這裡裝殮而得名,後以諧音改稱莊裡。莊裡五穀廟分上下兩院。上院原有正偏三門,東西有鐘鼓樓,正殿三間,始建年代不說。院中有已伐古柏樹根盤,周長6.2米,生長期當達二三千年。據此可知此廟建築年代甚早。現存正殿為明代建築物,屋脊琉璃磚上刻有“炎學神農殿”及“大明嘉靖門年”字樣。殿中樑上有清代修繕的記載。殿中原有長1.5米、高1米的暖閣。正中為炎帝塑像,兩邊為后妃、太子,現塑像已毀,但座台仍存。東西兩壁的精美壁畫,毀於“文革”期間。有數截斷碑,已無法連貫。正殿東西的鐘樓、鼓樓,建築均很陳舊。東廂房即為“炎帝陵”碑所在。下院的東、西廂房已毀,戲台為後來所建。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為五穀廟廟會。舊時廟會盛大。主辦廟會的首領從七村八社中推舉。逢會之日,人們要敲鑼找鼓,由社首端著炎帝塑像到七村領先去出巡,場面熱鬧非凡。所以,民間流傳有“走揚州,下漢口,不如五穀廟裡當社首”之說。
炎帝行宮
從莊裡村西行,過一條小河,就是炎帝行宮所在地故關村。故關炎帝行宮原名“黃花館”,占地面積不大,建築也較為普通。在朝東偏開的門首石匾上刻有“炎帝行宮”四字。行宮古樸典雅,風格別具。正殿五間,坐北朝南建於石台之上,正殿“西遊記”木雕圖案和雕花石礎,堪稱雕刻之精品。
院內立有青石香台一座,有石碑數通,均系明、清兩朝重修炎帝行宮之始末和炎帝的有關歷史掌故。現存完整石碑二通,皆為重修碑記。一通立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一通立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碑文中記述了神農功績與重修經過。始建年代則因“肇建太古,無文考驗”。碑文還言及“(神農)祠在換馬村東,見有墳冢,”“祠與宮其相去幾七百餘步”。此宮亦為祭祀炎帝所建,建地又在神農城與炎陵之間。院內南面是戲樓,東西配殿是樓閣式兩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