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絲狀線蟲病

羊絲狀線蟲病,是由絲狀科絲狀屬的數種線蟲,寄生於羊的腹腔引起的,故又稱腹腔絲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絲狀線蟲病
  • 性質:線蟲病
  • 雌蟲長:60~120毫米
  • 雄蟲長:40~60毫米
病原,生活史,流行特點,診斷要點,防治措施,

病原

寄生於腹腔的成蟲往往數量不多,其致病性不強。但有些種的晚期幼蟲(童蟲)迷路侵入羊的腦或脊髓的硬膜下及實質中可致絲蟲病。該病可致羊只行走困難、臥地不起,甚至死亡,給畜牧業造成一定的損失。牛、羊的腹腔絲蟲常見的有兩種:鹿絲狀線蟲(又稱唇乳突絲狀線蟲)和指形絲狀線蟲。前者寄生於牛、羚羊和鹿的腹腔,雄蟲長40~60毫米,雌蟲長60~120毫米。後者寄生於黃牛、水牛和氂牛的腹腔,偶爾也可在馬的腹腔見到,雄蟲長40~50毫米,雌蟲長60~80毫米。二者的晚期幼蟲呈乳白色,長為15~45毫米。

生活史

寄生於牛腹腔的鹿絲狀線蟲和指形絲狀線蟲產出的微絲蚴進入血液循環,中間宿主蚊類刺吸牛血液時將微絲蚴吸入,經12~16天發育為感染性幼蟲,並移行到蚊的口器內,若其叮咬羊只時,即將感染性幼蟲注入非固有宿主羊體內,幼蟲隨淋巴液或血液進入腦、脊髓而致本病。

流行特點

本病有明顯的季節性,多發於夏末秋初。其發病時間往往比蚊蟲出現時間晚一個月。一般為7~9月份,而以8月份發病率最高。

診斷要點

1.臨床症狀寄生於腹腔的成蟲致病力不強,可引起輕度腹膜炎,臨床上一般不顯症狀。當感染性幼蟲進入非固有宿主,引起馬和羊的腦脊髓絲蟲病時,症狀很明顯,主要表現為後軀運動神經障礙。慢性病例,病初一側或兩側後肢運動無力,步態踉蹌,容易跌倒;病情加劇時,則致兩後肢完全麻痹,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勢;終至長期臥地,發生褥瘡。急性病例,可見突然倒地不起,呈興奮、騷亂、空嚼及哀鳴等神經症狀,眼球上旋,頸部肌肉強直或痙攣;抽搐之後,如將羊扶起,則見四肢強直,向兩側叉開,步態不穩。急、慢性病例最終可因極度衰竭死亡。2.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可見腦、脊髓的硬膜、蛛網膜有漿液性、纖維素性炎症和膠樣浸潤灶以及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其附近有時可發現寄生童蟲。腦、脊髓實質(尤為白質區)可見由蟲體所致的大小不等的斑點狀、線條狀的黃褐色破壞性病灶,以及形成大小不同的空洞和液化灶。3.實驗室檢查病原生前診斷困難,實驗室診斷多採用皮內變態反應,也可套用酶標對流免疫電泳、螢光及凝集反應等免疫學方法檢查。取動物外周血液檢查,發現微絲蚴即可確診。方法是:採血於離心管中,加入5%醋酸溶液溶血,待溶血完成後,離心並吸取沉澱檢查。

防治措施

1.治療治療應在早期診斷的基礎上及早進行,否則難以治癒。可選用以下藥物:(1)枸櫞酸乙胺嗪 劑量按每千克體重100毫克,每天1次,口服,連用2~5天,對輕症患羊效果良好。(2)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20~30毫克,每天1次,口服,連用3~5天,有一定療效。(3)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體重8~10毫克,每天1次,口服,連用2~3天,有一定療效。 2.預防預防措施包括殺滅吸血昆蟲和防止吸血昆蟲叮咬終末宿主。在本病流行地區應注意查治病牛,消除傳染源;注意搞好環境衛生,剷除蚊蟲的滋生地,套用殺蟲劑驅殺蚊蟲,以切斷傳播途徑;必要時可進行藥物預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