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相傳在很久以前,心胸狹窄的沙河龍王見沙河沿岸的老百姓只祭玉皇大帝,不祭沙河龍王,便惱羞成怒,很長時間不在沙河沿岸降雨。一年天氣大旱,一冬無雪,三春無雨,莊稼無法下種,耕牛皮包骨頭,造成了百年不遇的大災,致使農田顆粒無收,老百姓飢餓難忍。絕望中,老百姓沿用祖先留下來的老法子“祈雨”。六月大伏,烈日當頭,人們頭頂香爐,手捧錫箔,跪求蒼天降雨。十多天過去了仍然是天上有薄雲,河裡沒來水。一日兩日,三日四日,一天又一天,煙霧繚繞,直衝天門。
玉皇大帝得知後,便派天宮中的一對神羊來到人間,開河引水。誰知這對神羊剛落到沙河邊,便遭到沙河龍王的非難。神羊為了拯救窮苦災民,這對神羊和沙河龍王及蝦兵蟹將展開了一場惡戰。
因雙方實力懸殊太大,加之母羊有孕在身,情況十分危急。公羊決定讓母羊先走,自己留下來掩護。但母羊不忍離去,決心和公羊並肩作戰,拼一死活。他們打呀,打呀,直打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最後,這對神羊陷入重圍,危在旦夕。關鍵時刻,公羊急切地對母羊說:“我們性命無關緊要,救老百姓要緊,你快走吧!”母羊只得含著熱淚,在公羊的掩護下,殺出重圍,一路向西而去。說也奇怪,在母羊走過的身後,大雨傾盆,溝滿河平。母羊走到魯山縣境內的露峰山附近時,已精疲力竭,寸步難行。經過一陣惡戰,加之牽念公羊的生死存亡,母羊終於倒地不起,閉上雙眼。
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對神羊捨身救民的功德,在沙河北岸塑了一對神羊的石像,人稱“羊石”。久而久之,人們便把“羊石”附近的這個村子叫做“羊石村”。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