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甫村

羊甫村

羊甫村隸屬於官渡區小板橋街道羊甫社區。距離小板橋街道辦事處3.4千米,距離羊甫社區居民委員會2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甫村
  • 地理位置:新街鎮西邊,距離西河村委會1.00 公里,距離新街鎮6.00 公里
  • 面積:2.11 km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6.4℃,年降水量879.1毫米
大事記,漢代,宋代,明代,清代,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環境,地理位置,地質地貌,土壤,氣候,溝河水井,寶象河,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村務公開,文化教育,

大事記

漢代

根據羊甫頭考古發掘及研究結論,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滇國時期,羊甫頭、天子廟、子君村、小松山、石碑村區域,曾是滇文化的中心分布區,已有先民在此地生息、繁衍。

宋代

據《官渡區地名志》記載,宋大理國時期,今子君、羊甫、義路、普自等村屬大理國三十七部之一的些么徒部,系彝族的一支系。當時,羊甫村先民居住在滇池東岸,今官家山、小官山、祭祀台一帶的低山丘陵地帶,已形成村落。

明代

據現存羊甫村普照寺的《建修碑記》記載,明萬曆三年( 1575 ),羊甫村民與駐軍協力修建五穀神廟。
崇禎六年( 1633 ),羊甫村重修五穀神祠(即前五穀神廟),並改名為普照寺。

清代

據普照寺兩塊碑的記載,康熙四十五年( 1706 ),羊甫村民“約略兩百餘家”,到乾隆四十七年( 1782 ),羊甫村民已有“三百餘戶”。康乾盛世,人丁興旺。
同治四年( 1865 ),羊甫大、小兩村因灌溉用水糾紛,經水利部門官員會同昆明縣審理,解決糾紛,並刻石立碑,使兩村“永教和好”
光緒五年( 1879 ),因灌溉用水糾紛,致廣衛、義路與羊甫大、小兩村習發官司,經官府審理,官司撤銷,糾紛順利解決,並刻石立碑。
光緒二十七年( 1901 ),資永年在羊甫村創辦第一所私塾,招收羊甫、義路、廣衛、小板橋等村兒童入學。
宣統三年( 1911 ),昆明縣勸學所在金馬寺、官渡街、龍頭村、小街子、羊甫村開辦5所高等國小堂。

中華民國

1922年,羊甫頭普照國小屬昆明縣教育局管,學校改為新學,原來的先生改稱教師。尚嘉謨主管學校。
1927年3月,中共雲南省特別委員會在官渡地區建立了中共昆明縣南鄉支部。當年,在南鄉支部領導下,發動羊甫村民開展反對土豪和清理教育經費鬥爭,迫使縣政府把教育經費交給學校保管使用。
1941年,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進駐昆明巫家壩機場。美國空軍駐昆期間,為保障空軍作戰和“駝峰航線”的需要,曾在寶象河畔羊甫頭至小板橋段建有美軍空軍醫院,在羊甫頭祭祀台建有美軍空軍墓地等設施。抗戰結束後,陸續遷走。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雲南和平解放後,羊甫頭成立了治安隊,中心工作為鞏固新政權,維護地方治安。
1951年,開展“清匪反霸,減租退押”運動。
1952年,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1953 ~1954年,成立初級合作社。
1955 ~1957年,成立高級合作社。
1957年,新挖羊甫東鴛鴦溝。
1958年,成立先鋒人民公社,羊甫村屬先鋒公社琮管理區下屬的一個村。同年,省民航局擴建巫家壩飛機場,滇越鐵路(米軌)改線,由北站經羊方旺、小喜村,過羊甫村至跑馬山與原線相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