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滄桑3

羊城滄桑3

《羊城滄桑3》是2014年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梁力、孫啟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城滄桑3
  • 作者:梁力 孫啟軍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1日
  • 頁數:33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36071896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取材於《羊城晚報》晚會版的“羊城滄桑”系列專題,旨在“為歷史留存記憶,為記憶補上血肉和肌理”,將埋藏在城市記憶深處的那些即將消失的細節挖掘、整理出來,以當代人文視角,再現一個個人物的喜怒悲歡,一樁樁事件的起伏跌宕,一座座建築的盛衰成毀,讓鮮活的歷史場景和各界名人躍然眼前,使羊城歷史文化的滄桑歲月和嬗變發展為更多的人所認識,不僅讓老者感懷往日,也讓新一代找回城市文化曾經的精髓和未來的方向。
留住漸遠的城市背影,還原歷史深處的鮮活表情。
《羊城滄桑3》對嶺南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拍案驚奇
0021925年,三次暗殺蔣介石
014清末民國廣東警察實錄
031刺殺廣州將軍鳳山
033“屠龍黨”刺殺案
036長堤“鴻門宴”
039陳濟棠黃紹竑遇襲記
043暗殺汪偽廣東省長陳耀祖
045廣東百年虎事
054大清官員捐資造軍艦
057從民國總理到中山縣“特首”
059對陣日軍航母的血戰
067日軍機一天三趟迫降增城
第二章變幻表情
070廣東,中國照相業的策源地
078你所不知道的民國理髮業
085源源水局:廣州現代自來水的源頭
085廣東辦現代糖廠的故事
097清朝外銷畫上的世相
100竹枝詞里的廣州風情和變遷
104西餐在廣州
113北方風味在羊城
116廣州河涌整治話舊
119清末瘋狂彩票潮
125新一軍公墓落成典禮
128八旗兵無奈“再就業”
130棋如人生——民國棋人生態
135難以忘懷的水上學校
第三章經濟生活
138兩廣總督的收入和花銷
143替民國政要曬工資
147中大到底開給魯迅多少月薪?
151民國廣州的生活成本
154民國奶粉如何賣?
156民國怎樣徵收垃圾處理費
159晚清洋貨在廣州
167“假貨”朱義盛傳奇
173為樟腦打了一場仗
178跨省取經“打山豬”
181說說致美齋的風水及其他
185“耆英”號木帆船的傳奇
187“魚花組”記趣
第四章昨日傷痕
190平南王鐵鐘背後的一場血戰
193康熙沿海搞強拆
197晚清廣州“冇牙老虎”肆虐
204清朝的海盜船“快蟹”
206清末廣東科舉考場如何查罰“替槍”
208抗戰後廣東三次驚天海難
213震驚省港的“譚氏兄弟假幣案”
216充滿人世辛酸的光雅里
217發生在1923年的兩宗車船大劫案
222長期活躍在兩廣的詐財團伙——江相派
224一起包圍市政府的群體事件
226人數曾達到十幾萬的廣州丐幫集團
228看守所的生財之道
230日軍斬首處決日本士兵
232花尾渡被炸案
233同性戀案與名曲《燕子樓》
235轟動省港的商業惡性競爭案
236兒時所見的鴉片煙館
第五章記憶珍藏
240外國元首訪穗片斷
244潛伏在廣州
249“花姑娘,花姑娘!”——廣州淪陷後的回憶
253解放軍進入廣州城的前後幾天
256石井兵工廠:當年各種勢力爭奪的目標
264中山紀念堂的圖紙是如何保存下來的
268清末民國廣州城防部隊炮戰操演
2721947年,廣州發放身份證
第六章生活插曲
282晚清廣州消閒面面觀
293考武舉人都要練些什麼
29480年前坐馬車游白雲山
295難忘的補鍋技巧
296憶陵園廣場“斗腳踏車”
297茶樓風習二題
299蓮香樓秘制蓮蓉月
300水鄉芳村魚趣多
302八和會館的第一座會所
304我眼中的越秀山60年
306“大耳窿”來由有段“古”
308斗蟀盛行廣州城
310最是難忘洋板艇
312廣州城裡養白鴿
314芳村的蛇故事
316“咕喱”與“咕喱飯”
317廣州曾經禁止市民上天棚
318嘆五更與打更佬
319“發大水”的生活
321舊時的流行色
322端午的裹蒸粽及廣告詞
323疍家幼童與浮木
324洋人在穗表演熱氣球載人
325大板車曾是廣州城主要貨運工具
326泮塘生活舊記
329為過年帶來喜氣的炒米餅
331後記

作者簡介

梁力,《羊城晚報》晚會版編輯,在《中國記者》《新聞戰線》《南方日報》等重要新聞媒體發表文章幾百篇,現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序言

“羊城滄桑”是《羊城晚報》記述廣州歷史的專版,本集子是這個專版的選本。
廣州有極為厚重的歷史, 一個近現代史展覽曾為廣州下過這樣的定義: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
這幾句話,將羊城歷史作了貼切的概括,但是,歷史不是概念化的東西,更不是乾硬的鉛字,它曾經和今天一樣有聲有色,只不過在時間老人催促下,藏身於故紙堆,收入在老者的腦海。
將塵封的記憶復活,將散落於記載中的歷史重新梳理,歷史原來很精彩。它有超越時代的意義,有鮮為人知的真相,有讓人深思的蘊含。但是,歷史豐厚綿長,不能隨心所欲地觀照,只能有所側重,我們便把視線集中在晚清民國史上。
這是因為——
晚清民國是一段極不尋常的時期,它是由中國古代形態轉向近現代形態的轉型期,傳統走向崩潰,近代化逐漸步入。此時的社會,共和與專制在角逐,新思想與舊傳統在交匯,個性張揚與循規蹈矩在交鋒,精彩紛顯,表情豐富。而晚清民國的廣州,又恰恰是這段歷史的一個重要戲台,許多重要篇章在這裡上演,值得挖掘的東西不少。
此外,這段歷史離現在很近,是近現代生活的發軔期,許多萌生草創於當年的新事物和新生態,綿傳至今,和我們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了解那段歷史,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了解現實。正可謂,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因此,我們一直在努力挖掘那些最能得到讀者應和的歷史,復活那些有價值的過往,一批對廣州歷史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在鼎力支持著我們,這就是我們的作者。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來自不同的社會層面,其中,有專門研究廣東近現代史和地方文獻的學者,有世居廣州的老市民,有省市老領導,有長年工作於廣州的外地人,有專注於廣州文物收集的收藏家等等,他們有老有少,年紀最大的94 歲,年紀最輕的不到30歲。正是他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親歷記憶以及珍貴收藏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我們,才有“羊城滄桑”的枝繁葉茂。
還有不少讀者,經常來電來信甚至親自登門,向我們述說他們的讀後感以及提出建設性意見。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的工作將變得毫無意義。在此,還要誠摯感謝花城出版社領導和責任編輯黃玉雯女士,正是他們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勞動,才讓這些星散於報紙的文章匯集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