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源遠流長,可是在廣州考古60年的歷史中,卻從未發掘過古代船隻。2014年6月8日,在越秀區北京路南關電影院西側的建築工地上,三艘古沉船出土,打破了這個僵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清代古船遺址
- 發現:三艘清代古船遺址
- 位於:北京路45-65號
- 做好:復原研究和保護工作
概述,現狀,滄桑,歷史,意義,發掘,
概述
6月8日,在廣州北京路南關電影院西側,一工地發現三艘清代古船遺址。這幾艘古船廢棄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亦即公元1796至1850年間,目前出土僅存底板。市長陳建華在考察之後指出,此次發掘的古船將成為廣州博物館新館的一件重要展品,要做好復原研究和保護工作。目前考古人員已清理出3艘清代木船,這是廣州城區首次考古發現古船。
現狀
位於北京路45-65號,考古工地就在南關電影院西側,與天字碼頭直線距離172米。該地原為普通民居,現地塊已由開發商承建新樓。由於地處廣州市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區古城片區,今年3月中旬,廣州市考古所進駐發掘。
在一個南北長20米,東西寬10米的探方內,兩艘較為完整的船隻正南正北擺放著,另一艘僅見殘存2米的小船疊壓在大船上面。昨日,據現場作業的考古所研究員羅工介紹,最大一艘船殘長19.2、中部寬3米,屬快船類型。次之的一艘長15.2米,中部寬2.5米,推測為運輸船。另一艘小船破壞厲害,僅見2米長的船頭。還有一長3米的木條,或為古船的桅桿。
出土的船隻高半米,僅見底板,船頭朝北略微翹起,距離地表2.5米,船尾距離地表3.5米。“這裡的地表水約50厘米深,如果不抽水,三分之二的船隻淹沒在水中,船頭與空氣接觸,破壞比較厲害。”
滄桑
羅工介紹稱,對船隻進行破壞的不僅是自然力量,還有後期的人工建設,“有民國時期的地基木樁,直接從船身穿過,對船身破壞比較大,我們清理了幾十根木樁出來。”
記者看到,裸露的船艙板排列極為細密,19.2米的長度間隔了30塊船艙板。目前能見到的船隻因常年積水,不少船板已經被染黑。羅工透露,在距離船身最近的泥土層,挖掘出“大清嘉慶年制”和“大清道光年制”的瓷碗,以及嘉慶通寶和道光通寶等錢幣,以此判斷廢棄的時間。
“船隻沒有甲板等構件,本身就是被廢棄在這裡的,文物均是後期生活填埋物,均為日常生活瓷器、陶罐。”羅工說,在船板細處還可以看到數處紅色的漆色。
歷史
為何這三艘船會出現在這裡?它們何以保存這么久?當時又有什麼用途?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這一帶在清代廣州城南,清中期以前還是珠江河道所在。
廣州博物館特藏部主任宋平對古船也進行了實地考察:“當時的珠江河岸在接官亭牌坊,在工地北面50米左右,這裡應該是當時的河灘,距離當時的天字碼頭約50米。”
至於船隻的建造年代,暫時無從考究,僅能判斷是清代時期的船隻。“最大的那艘叫做快蟹艇,應該是官方用於緝私的快船,行船速度快。另一艘預測為運輸船,具體的用途還無從判斷,可以肯定的是它們都不是海洋船,屬於內河船。”宋平說,要對船隻進行復原,暫時沒有現成的船隻可以參考,只能依據文獻記載。
意義
浸泡200餘年未毀壞,宋平認為,船隻所用木材為較常用的造船木材柚木,也有紅木,“一艘船的木材並非只有一種,當時廣州造船產量不多,極可能是陽江、潮汕等地的船廠所制”。
羅工認為,北京路南段靠近珠江,有較高的地表水位,地表水也保護了這幾艘船,“文物保存最好的條件是恆溫恆濕,水隔絕了空氣,反而對船隻起到了保護作用。船頭接觸空氣,明顯比船尾受到更大的破壞。”
作為廣州首度出土的古船,宋平認為這一發現彌補了廣州考古的空白,“以前只有造船遺址,或是陶製的船模型,從未出土實體船隻,這在研究清代中期船隻性質結構提供了實物參考,也是廣州清代內河運輸繁榮的印證。”“
這些古船還保存在原處,目前正在做保護方案。”易西兵說,這是廣州城區第一次考古發現古代船隻,這對於廣船的造船工藝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此次發掘也為研究廣州歷史地理和珠江岸線的變遷提供重要的考古資料。
發掘
目前,古船船身用麻布遮擋避免直曬,考古工作仍在繼續。6月8日上午,市長陳建華、副市長王東前來考察古船。陳建華現場指出,此次發掘的古船將成為廣州博物館新館一件重要的展品,同時要求下一步要做好古船的復原研究和保護工作。
據考古所的羅工介紹,整個船隻的出土還沒有這么快,“要找地方對船身進行去水,還要找地方保存,需要制定詳細的方案。估計至少還要兩個月,船隻才會離開現在的工地”。
負責古船陳列工作的宋平表示,還需大量文獻來判斷古船類型,才能確定復原以及如何展陳,具體工作保護方案仍在制定中。
廣州市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這處古船遺址是建設施工單位發現後主動向文物部門申報的,搶救性考古勘探發掘從今年3月就已經開始,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對該遺址的發掘。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易西兵告訴記者,考古還在進行,目前已清理出古船3艘,均為木製,其中兩艘保存比較完整,最大的一艘長19.2米、中部寬3米,屬快船類型。“從考古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初步判斷這些船廢棄於清代中晚期,即嘉慶、道光年間。”同時出土的還有一些瓷器殘片,及一些銅錢幣,“年代略晚於古船,應該是後來散落進去的”。
最先告知媒體北京路正在發掘古船的,是住在附近的市民薛先生。他說,天字碼頭附近有一處圍蔽嚴實的工地,常有工作人員拿著挖掘工具進進出出,聽說挖出了古船。記者昨日前往發掘現場,看到該遺址就在北京路南段,原南關電影院對面,距離珠江邊的天字碼頭不遠。
這本是一處建築工地,但與一般工地上大門敞開、機器轟鳴不同,這裡四周都有圍牆,裡面很安靜,也少人進出,就連鐵架大門上都用一層厚厚的塑膠布遮蓋。從縫隙中看進去,距離大門不到十米的位置有一個長方形土坑,深度約有5-10米,坑內物體被帆布覆蓋,靠近坑邊未遮蓋的位置有幾根圓柱形碗口粗的木樁。
在工地內臨時搭建的房屋牆壁上,貼有“2014年全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及今年主題“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相關宣傳單張,其中一張上還有古船圖片,三條細長梭形木船均形態完整,船骨、船身等一應俱全,木色黑亮。
附近居民說,這個工地開工有一段時間了,但不清楚在做什麼。臨近工地有幾棟老式民居,由於工地遮擋得嚴,居民們也並不確知裡面在開展考古發掘。相反,聽說“挖出古船”的訊息,他們也感到很好奇,“在這住了幾十年,天字碼頭去得多了,這下面居然有古船,真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