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元村

羊元村也叫羊塬坊村隸屬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辦現託管到高新區興隆街道辦。

東接西萬公路及北小張村;西臨西太公路,與南北側坡村和官坊村為鄰;北與甫張村、大小仁村接壤;南連興隆街道南雷村、東甘河村及西安電子科大新校區。按地域方位分為東村、中村和西村3個自然村。

村西 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村北 國際醫學中心,村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元村
  • 外文名:yangyuanfang
  • 又名:羊塬坊村
  •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辦
  • 人口:680戶,2460人
  • 學校:羊塬坊國小
羊塬坊村
東接西萬公路及北小張村;西臨西太公路,與南北側坡村和官坊村為鄰;北與甫張村、大小仁村接壤;南連興隆街道南雷村、東甘河村及西安電子科大新校區。按地域方位分為東村、中村和西村3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680戶,2460人;耕地3200畝,被西安高新區和部分企業徵用。
1999年《長安縣地名志》記述:“明萬曆年間已有此村。1968年此村出土王姓墓志銘文,載為楊林坊。據此,古代此村可能因一片楊林得名楊林坊,後楊林稀少,演變為今名。清嘉慶《長安縣誌》已記為楊塬坊。《鹹寧長安兩縣續志》清末分為楊塬坊中村、楊塬坊西村、楊塬坊東村3村。民國時稱為羊元坊,並在此設羊塬鄉。1980年地名普查,恢復為羊塬坊。”
村中老人們回憶說,羊塬坊北靠細柳原,南面和東面是一個小坡,村子就建在簸箕形的凹地中。三個村曾經都有城牆、城壕和城門。東村西北有從南山直通西安古城的官馬大道(俗稱大義路),路旁有湯房廟以及傳說中的唐代大將劉弘基、殷開山大墓等;在東、西兩村之間,還有供奉劉備、關羽、張飛三結義的“三官廟”。村南有顯聖廟(即伍員廟);村北有藥王廟(供奉神醫孫思邈)。
民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春秋時,秦嶺灃峪河谷中,有一對成了精的野羊,經常跑到山外糟蹋啃咬老百姓的莊稼青苗,眾人怨聲載道,憤怒不已。奇怪的是,惟獨羊塬坊的田禾,碧綠茁壯,完好無損。於是,其他村子的百姓們便自覺起來執刀荷棒,追殺野羊。兩隻羊逃跑進了羊塬坊,一隻被砍了頭(即今村中“三官廟”前的石羊),另一隻被在細柳原上避難的伍子胥(伍員)搭救(即今村民劉戰財家門口的石羊)。
村南的顯聖廟前,左右矗立著兩通石碑,一通是清順治八年(1651)重修顯聖廟記(該廟始建何時,尚待考證)。另一通則記述了近20年來民眾遷移學校,第三次修廟塑像的事跡與過程。該村籍、年近八旬的米文華先生著文敘述了兒時記憶,村南有座很大的寺廟叫“顯聖廟”。山門裡有座大戲樓,兩側各有配殿、鼓亭和鐘亭。“殿中齊頂的‘顯聖閣’內供奉著伍子胥的高大塑像,兩邊是橫眉冷眼的四大金剛。據說全國供伍子胥像者僅此一座。另據村中老人們回憶,農曆七月二十,是顯聖廟的廟會,也是羊塬坊三個村的古會日。當時,西安秦腔名家余巧雲、蕭若蘭、張紅中等都前來獻演,村中男女老少恪守祖先遺訓,就是不點不唱有關伍家父子的戲。
三個自然村中,東村以王、劉、葉、米姓為主,王姓占60%以上。中村以王、米、劉姓為主,西村則集聚劉、孫、萬、楊、苗、呼等多種姓氏。
羊塬坊人愛戲、演戲由來已久。據說在西安易俗社演職人員中,素有“占半家”之稱,如管前場的王惠文,點汽燈的王志遠,茶社的劉德潤等。凡羊塬坊人前來看戲,一報村名找鄉黨,甚至享受不買簽子(門票)的待遇。陝西興平籍的易俗社第五期學生、秦腔名旦高符中(1911—1984)就娶妻羊塬坊米氏之女。使該村在戲劇方面,湧現了擔任渭南地區人民劇團團長的劉孝坤等藝術人才。
羊塬坊國小始建於1946年,其前身為兩個私塾學堂合二為一,並按照區劃命名為“長安縣甘河鄉第二中心國民學校”。1950年更名為“長安縣郭杜區第四完全國小”。1962年改名“長安縣祝村人民公社羊塬坊國小”,1968年附設國中班,生源擴大至周圍兩鄉一鎮十多個村。1984年更名為“祝村鄉羊塬坊國小”。
該村還走出了1962年在中印邊界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王有成(1938—1962),陝西省藥材公司黨委書記王志強,獲原國家人事部、國家廣電部授予先進工作先進稱號的米文華,西安市委黨校專家劉怡翔,陝西電視台都市快報欄目記者孫拓,西安電視台主任記者王東田,2003年9月被推薦旁聽省十屆六次人大常委會有關法律審議的農民代表王秋選,從事影視戲劇創作50年並有《山村新醫》《智取華山》多部作品問世的農民劇作家劉潮英,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孫濤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