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傳染性無乳症

羊傳染性無乳症

羊傳染性無乳症(Contagious agalactia,簡稱CA)是由無乳支原體(Mycoplasma agalactiae)引起、綿羊和山羊的一種常見病害。病羊表現為體溫升高,精神沉鬱,採食減少,還伴髮乳房炎、角膜炎、關節炎等局部症狀。

羊傳染性無乳症是一種接觸性傳染病,可在發病牧場內迅速傳播。性成熟的母羊還是沒有性成熟的母羊和公羊都可感染髮病。泌乳期的奶山羊發病較多,以初產母羊第一個泌乳期的奶山羊發生最多。該傳染病不僅能引起病羊死亡,而且能使孕羊發生流產,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羊傳染性無乳症可採用注射氫氧化鋁疫苗的方法獲得良好的預防效果;補充羊只的安全牧場應特別注意,要加強補給前的各項檢查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傳染性無乳症
  • 外文名:Contagious agalactia
  • 病原:無乳支原體
  • 危害物種:綿羊、山羊
  • 病害類型:傳染病
  • 侵害部位:乳腺、關節、眼部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流行情況,傳播途徑,流行特點,診斷方法,防治措施,防護措施,治療措施,

病害學史

羊傳染性無乳症已知有200多年的歷史,早在1816年就在義大利首次報導,由於其在環境中持續存在並污染新引進的羊群的能力,很快被稱為“當地疾病”。1871年正式命名為羊傳染性無乳症。

病原特徵

羊傳染性無乳症的病原為無乳支原體(Mycoplasma agalactiae),屬於支原體科,支原體屬。山羊對該病原最敏感,綿羊次之。該菌對外界抵抗力不強對各種消毒劑均敏感,-20℃能存活數月,在19~21℃和相對濕度為64%~72%的條件下17天死亡在50℃條件下幾秒之內失活。無乳支原體對卡那黴素、新黴素、鏈黴素、多黏菌素B和泰樂菌素均敏感。
羊傳染性無乳症
薄切片支原體細胞的電子顯微照片

為害症狀

羊傳染性無乳症可根據病程的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2種:急性病例的病程一般為數天到1個月,山羊和綿羊常呈急性病程,嚴重者甚至在5~7天內死亡死亡率達30%~50%:慢性病例的病程則可延續3~5個月,甚至更久。
羊傳染性無乳症可根據發病部位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乳房炎型、關節型和眼型,亦可表現為3種或任意2種的混合型,一般認為,伴發關節或眼疾患(有時伴發其他疾患)的乳房炎型是羊傳染性無乳症的主要病型。
乳房炎型
泌乳羊的主要表現為乳腺疾患。開始在1~2個乳葉內發炎,觸診乳房稍腫大、發熱;乳房上淋巴結腫大,乳頭基部有硬團狀結節;觸摸時病羊感覺疼痛,表現出緊張情緒。隨後炎症範圍逐漸擴大,乳汁變稠且帶有鹹味,甚至凝固;乳量減少常見帶有凝塊的水樣液體自乳房流出;最後乳腺逐漸萎縮,泌乳停止。
患病較輕的病例,在5~12天乳汁的性狀可逐漸恢復,但泌乳量較正常羊大幅度減少,大部分達不到正常標準;由化膿菌存在而導致的嚴重病例,乳房內集結了大量膿汁,由乳頭排出,病情進一步複雜化。
關節型
關節型的病程為2~8周或更長,關節型一般可獨立發生或者與其他病型同時發生,在各種年齡階段的羊只中均可發現。在乳房發病後2~3周,乳羊的附關節及腕關節往往呈現疾患,髓關節、肘關節等其他關節一般不會發病。最初病羊出現行,但關節無明顯變化,隨著行加劇,觸摸患病關節時,稍感發熱病羊則有疼痛表現。病症輕微的羊只,3~4周后跋行自行消失;而病症較重的羊只則在2~3天后,關節腫脹加劇,作屈伸動作時疼痛難以忍受。當關節囊睫鞘及其相鄰組織發生病變時,腫脹增大且波動。最後患病關節出現部分僵硬或完全僵硬病羊不能站立運動,只能躺臥不動,從而引發褥瘡,當化膿菌侵入時,易造成化膿性關節炎。
眼型
該型病例最初表現為懼光、流淚和結膜炎,2~3天后,角膜渾濁增厚,轉變成白翳,白翳消失後往往形成邊緣不整且發紅的潰瘍;再經若干天后,潰瘍轉變成白色星狀的瘀痕,隨後逐漸融合形成角膜白斑;再經過一段時間,角膜逐漸透明,白斑消失。嚴重病例的角膜組織會發生崩解,晶狀體甚至連眼球均會脫落出來。
羊傳染性無乳症
CA的為害症狀

流行情況

傳播途徑

感染羊傳染性無乳症的羊和病癒時間不長的羊只的膿汁、乳汁、眼和鼻的分泌物以及類尿等中可長期帶菌,並可通過機體的排出,經消化道乳腺或創傷,傳染給健康羊只。

流行特點

各種年齡、性別、品種的羊群都有易感性,山羊易感性較綿羊高。綿羊和山羊是該病唯一的易感宿主而其他家畜和實驗動物均無易感性。不論是性成熟的母羊還是沒有性成熟的母羊和公羊都可感染髮病。泌乳期的奶山羊發病較多,以初產母羊第一個泌乳期的奶山羊發生最多。帶菌羊和病羊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病癒羊仍能多日甚至多年排菌,是最危險的傳染源。羊傳染性無乳症經水平傳播,且接觸感染性極強,主要經消化道和眼結膜感染皮膚和黏膜的損傷也會提高羊只的感染機率。羊傳染性無乳症主要呈地方性流行,一般以1月至翌年1月多發。

診斷方法

防治措施

防護措施

治療措施

採用全身和局部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有顯著的效果。
全身治療
醋酷胺砷對殺滅無乳支原體有明顯的效果。每次用0.1~0.2克,製成10%的溶液肌肉注射,每天3次,連用5天。對羔羊用土黴素或鹽酸多西環素來治療,土黴素乾燥劑按照0.05克/千克體重的劑量內服,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3~5天;或用鹽酸多西環素注射液按照說明量注射,連用3~5天,效果顯著。用氟苯尼考配合強力黴素治療,按照0.2mg/千克體重的劑量肌肉注射,每天1次連用3~5天,效果明顯。
局部治療
治療乳腺炎型先將乳房內的乳汁或蓄積的膿汁擠出,再將青黴素80萬~160萬IU、鏈黴素100萬IU0.25%的普魯卡因100毫升混合均勻,經過乳導管注入乳房內,每天2次,連用3~4天。對關節炎型在急性發病初期,採用冷卻療法,裝上壓迫繃帶後改用溫熱療法。如果關節腔內蓄膿,要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關節腔反覆沖洗,然後再注入普魯卡因青黴素液30~50毫升(與乳房炎的治療方法相同)每天1次,連用3天。治療角膜和結膜炎型病例,需對患病的眼睛用弱硼酸溶液沖洗,然後用四環素可的鬆軟膏塗擦,每天2次,直至病癒。對於病情嚴重出現角膜白翳的,可以用針頭挑破翳膜,將青黴素80萬IU、地塞米松40萬IU注入,使結膜鼓起呈水泡狀,每天1次,直至病癒。
對病羊採取以上措施進行治療,經過1周左右全部治癒,養羊場沒有再出現新的病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