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電影

羅馬尼亞電影

羅馬尼亞電影進入1960年代以後,改編影片仍占很大比重,比較突出的有根據雷布雷亞努的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被絞死者之林》(1964年,丘萊伊導演)和《起義》(1966年,穆雷尚導演),它們忠實地再現了原作者創作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馬尼亞電影
  • 國家:羅馬尼亞
  • 第一次放映:1896年5月27日
  • 代表作:《泰爾古.莫西洛爾》
發展歷程,舉辦活動,

發展歷程

羅馬尼亞在1896年 5月27日第一次放映了盧米埃爾的影片一年之後,於1897年出現了羅馬尼亞人自己拍的風景片《泰爾古.莫西洛爾》、《基謝列夫的公路》等1909年建成了專門的放映廳1911年拍攝了第一部故事片《非常不幸的愛情》,1912年拍了反映1877~1878年俄土戰爭的影片《獨立戰爭》(兩部均由布雷澤亞努導演)。
此時期內,維也納柏林布達佩斯的富翁們還出錢拍攝了一些情節劇和驚險片。無聲電影時期較好的影片都是在1920~1930年間拍攝的。
如齊奇西導演了《幸福的浪潮》、米哈伊爾在猶太人區域中攝製了《馬納塞》(1927年),沙希其安同奧地利合作拍攝了《一個愛情的悲劇》等。
在有聲片初期,生產的影片很少,外國影片充斥電影市場。從1940年法西斯占領起,電影生產幾乎完全停頓下來。
解放前,較好的影片有:音樂喜劇片《乒-乓》(1935年,斯特羅耶和瓦西拉凱導演)、傑奧爾傑斯庫根據卡拉迦列的舞台劇名作改編的諷刺喜劇片《暴風雨之夜》(1942年);根據穆尚泰斯庫的話劇改編的《冬夜之夢》(1946年)。1944~1947年,進步的電影工作者把一些革命事件記錄到膠片上,攝製了一些新聞片和小型紀錄片,如《鄉村狂想曲》(1945年,米哈伊爾導演)、《森林》(攝影師傑奧爾傑斯庫)、《一分鐘》(攝影師波斯坦)等。共和國成立後影片生產和發行實現了國有化。1950年開始建立布夫迪亞電影基地,成立布加勒斯特電影製片廠亞歷山德魯.薩希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7年建立起國家電影資料館
社會主義羅馬尼亞的第一個故事片《山谷在轟鳴》(1949年,克里內斯庫導演)。在隨後的1950年代,又相繼拍攝出《我們的村子裡》(1951年,傑奧爾傑斯庫導演、伊柳編導)、《為了美好的生活》(1951年,涅格良努導演)、《米特雷亞.科科爾》(1952年,丘萊伊導演);《號手的外甥》(1954年,米哈伊爾導演);《展開》(1955年,克里內斯庫導演)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表現新人新生活的現實題材影片。此外,以文學作品改編的影片,有《羅馬尼亞佃農》(1952年,根據卡拉迦列的作品改編,傑奧爾傑斯庫導演)、《幸福的磨坊》(1957年,根據斯拉維奇的原作改編,伊柳導演)等。第一部彩色片為兒童片《紅睡蓮》,攝於1955年,托比亞斯導演。
進入1960年代以後,改編影片仍占很大比重,比較突出的有根據雷布雷亞努的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被絞死者之林》(1964年,丘萊伊導演)和《起義》(1966年,穆雷尚導演),它們忠實地再現了原作者創作思想。這一時期反映羅共領導人民進行反法西斯鬥爭的著名影片有《多瑙河之波》(1960年,丘萊伊導演)、《星期天六點鐘》(1965年,平蒂列導演)等。
1960~1970年代,還拍攝了一批愛國主義歷史題材的影片。第一部是《圖多爾》(1962年,布拉圖導演),它表現了1821年瓦拉幾亞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歌頌了羅馬尼亞建國史上反土耳其統治的最大一次起義。
此後,尼古拉埃斯庫連續導演了 3部反映羅馬尼亞抗擊外來強大侵略者的歷史影片:《達基亞人》(1967年)、《勇敢的米哈伊》(1971年)、《不朽的人》(1975年);德勒岡也先後拍攝了同一主題的歷史影片《凱旋柱》(1968年)和《斯特凡大公》(1974年)。
除了上述史詩影片之外,還根據民間傳說拍攝了一些反抗外族侵略的古裝驚險片,如《綠林好漢》、《貞女遭劫》、《綠林好漢復仇記》(1966~1968年,科恰導演)等。
60年代後期,電影的題材日趨多樣,表現當代現實生活的影片日益增多,如《通情達理──青年的早晨》(1967年,布拉耶爾導演)、《蜿蜒曲折》(1967年,瑟烏坎導演)、《恢復》(1969年,平蒂列導演)等,既有表現“代溝”,又有表現道德問題、婦女問題的影片。
1970年代,以文學作品改編最成功的影片有:韋羅尤和皮察根據阿吉爾比恰努的作品拍攝的《石婚》(1973年)和《金魂》(1974年)。《在橋的那一邊》(1975年,原作斯拉維奇);《特納塞.斯卡蒂烏》(1977年,原作贊菲列斯庫);描寫地下反法西斯鬥爭的有《陷阱》(1974年,馬爾庫斯導演);《牆》(1975年,瓦埃尼導演);《城市的藍門》(1974年,穆雷尚導演);《此路不通》(1975年,勒斯塔塞導演);根據真人真事拍攝的《爆炸》(1973年,德勒岡導演);反映工人生活的《沸騰的生活》(1975年,尼古萊耶斯庫導演);《我們需要的人》(1979年,馬爾庫斯導演);反映農村生活的《暴風雨》(1973年,莫爾多萬導演);反映青年生活及婚姻愛情等問題的《起飛》(1971年,烏爾蘇導演);《菲力普,好樣的!》(1975年,皮察導演)。
1970年代裡突出的還有兩部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內鬥爭的影片《政權真理》(1972年,馬爾庫斯導演);《光陰》(1979年,維丹尼蒂斯導演)。
1980年代,現代題材影片進一步擴大。影片有挽救失足青年的《安娜和小偷》(1981年,卡洛泰斯庫導演),表現家庭、婚姻問題的《重歸於好》(1986,馬勒斯庫導演),反映社會道德問題的《競賽》(1983年,皮察導演)、《片段》(1982年,塔托什導演);表現農村生活的《熱麵包心》(1984年,克洛伊托魯導演)、《秋雨飄香》(1985年,莫爾多萬導演),表現工人生活的《伐木工》(1983年,科爾馬贊導演),兒童片《山之子》(1981年,納吉導演);《從地獄歸來的人》(1983年,馬爾吉內亞努根據阿爾比恰努的《憲兵》改編);《阿德拉》(1984年,韋羅尤導演)。
羅馬尼亞的卡通片從1950年代開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其中首推波佩斯庫-戈波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系列片:《簡史》(1956年)、《七藝》(1958年)、《人類》(1960年)、《喂,喂!》(1962年)等等。其他著名的動畫電影工作者還有特魯伊克、巴拉沙等人。

舉辦活動

1954年,原戲劇學院改組為戲劇與電影藝術學院,設有電影導演、攝影與電影學系。1957年成立電影資料館。1963年成立電影協會。1964年開始,在馬馬亞舉辦本國電影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