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千禧教堂

羅馬千禧教堂

理察·邁耶事務所設計的禧年堂(Jubilee Church)在羅馬正式開放。這座地標性的建築將成為教堂設計的一個典範。禧年堂是邁耶設計的第三座教會建築,前兩座分別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水晶教堂(2003)和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神學院(1981)。教堂所在地距離羅馬市中心6英里,附近是一片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樓以及一座公共花園。教堂建築面積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區中心,兩者之間用4層高的中庭連線。建築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華和玻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馬千禧教堂
  • 外文名:Jubilee Church
  • 位置:義大利羅馬
  • 設計者:理察·邁耶
  • 坐標:41°52′57″N 12°35′08″E
  • 義大利名:Dio Padre Misericordioso
  • 宗教:天主教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建築特點,建造過程,成功之處,相關缺憾,

建築特點

其外形設計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片白色弧牆,如船帆狀。教堂高57~90尺不等,如船帆狀的三片白色弧牆,層次井然地朝垂直與水平雙向彎曲,似球狀的白色弧牆曲面。建築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華和玻璃。三座大型的混凝土翹殼高度從56英尺逐步上升到88英尺,看上去像白色的風帆。玻璃屋頂和天窗讓自然光線傾瀉而下。夜晚,教堂的燈光營造出一份天國的景觀。與周圍環境有機結合,特別是三片弧牆的閃亮一筆,使建築脫胎換骨,室內光線經過弧牆的反射,一定顯得靜謐和灑脫。 “白”是邁耶建築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白的牆就像畫紙,光影就在其上自由的作著移動的圖畫。
“白”是邁耶的作品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儘管白色派的建築未必白,就邁耶而言,這個稱號卻是名副其實的,在以色彩濃艷的牆,紅黃藍綠的管線,眼花繚亂的裝飾為標誌的種種時髦設計面前,他的白色建築自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派。與二戰後開始流行的暴露材料本色的設計相反,他做的白色光潔表面具有明顯的非天然效果。這就是邁爾建築的特點,也是他建築的魅力所在——純淨。然而,純淨不等於單調,精練的設計可以同時是一個富於藝術表現力的設計,如果說密斯(Mise Van der Rohe)後期那些鋼加玻璃的大空間給人於冷峻之感,那么邁爾的作品卻有另一番情調。
雖然他的局部素材來自於現代建築,整體卻沒有枯燥的氣氛,原因在於內外某些部分的體量被巧妙地增減,賦予建築明顯的雕塑風味。
羅馬千禧教堂
一個個新穎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以直線為主,不時穿插曲線的幾何體中,透過比例優雅的玻璃牆面,清楚地顯現出內部的景象,這些又縱深感的空間與白色實牆的交替更迭,產生了某種特殊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它們不是出自同一構圖因素的多次重複,也不是出自單方面強調水平或垂直感,而是通過某種內在的呼應起作用,使他的建築充滿了某種藝術的品味,讓人有一種舒適,柔和的感覺,也讓人的心靈得到淨化。
羅馬千禧教堂
教堂所在地距離羅馬市中心6英里,教堂附近是一片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中低收入居民住宅樓以及一座公共花園。

建造過程

禧年堂工程從1995年開始啟動,當時邀請了安藤忠雄、S·卡拉特拉瓦、彼得·艾森曼弗蘭克·蓋里等著名大師參加設計競賽。最終,邁耶在1996年獲得授權,1998年開始施工,於2003年完工。禧年堂的得名是因為它是羅馬地區第50座新教堂。據說羅馬今後還將計畫修建15座教堂。
教堂建築面積108414平方英尺,包括教堂和社區中心,兩者之間用4層高的中庭連線。建築材料包括混凝土、石灰華和玻璃。

成功之處

這個案例新鮮之處,同時也是其成功之處,在於教廷有意委託一位現代建築大師設計。這樣的雄心壯志是顯而易見的,許多當代最頂尖的現代建築大師,除了Meier還有Tadao Ando、Gunter Behnisch、Santiago Calatrava、Peter EisenmanFrank Gehry等,都被邀請來對這為了羅馬Tor Tre Teste郊區的民眾所建立的教堂提出構想。而當Meier的設計獲選後,教廷又再次展現了他們遠大的抱負,全力支持Meier貫徹他提出的建築理念。Meier曾特別提到這點:"這是對一位建築師而言能有的最好的支持了。"經過五年的建造過程,新的教堂於2003年十月正式揭幕了。經過這些年的等待,羅馬教廷終於等到了一個成功的融合了許多不同 的象徵與需求的曠世傑作。
這座引人注目有特色的千禧教堂,外觀上仍具傳統教堂予人的那份崇高和令人敬畏之意,然而,在這一片只有一般公寓的郊區里,並不會顯得過於誇大或讓人感到畏懼不可親近。尤其教堂內部,由於天窗的設定,人們可以沐浴在陽光里,再加上看似突兀即將傾倒的高牆(不論由外或由內觀看),使得人們就好像在戶外作禮拜一樣。
羅馬千禧教堂
聖殿旁那三座曲面牆是用三百多片預先鑄好的灰白色混凝土版所製成的。牆在這棟建築里占有決定性的因素,並具有許多功能。空間上來說,這些牆以極簡的方式勾勒區隔內外,並於內部分隔出了禮拜室。這三面牆高聳入雲的線條強而有力的展現了哥德式教堂的垂直風格;靠近內側的兩面牆隔出的不穩定的方形空間也令人聯想到傳統的哥德式聖殿。天主教廷更是視這三座牆為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象徵,雖然Meier本人予以否認。
由於三面牆各是三個半徑相等的球面的部分,前來禮拜的民眾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正置身在三個大小相同、虛幻又彼此交叉的巨大球體中。然而,北側的活動中心卻又是嚴謹的方形混凝土構造體。就像Meier自己形容的:"圓形是圓滿,意在表現天穹。方形則展現大地,也是理性的象徵。"另外,當身處教堂內部那好像正被神所擁抱的感覺也不僅是空想。一旦人們克服了那種一瞬間好似被凍結的震撼:這些不可思議的牆到底是如何矗立而不坍塌?當下他們就會強烈地感覺到他們正在一種偉大力量的羽翼下,被保護著。
羅馬千禧教堂

相關缺憾

通往教堂南側的迴廊為了不輕易受外界打擾﹝教堂每日只固定開放幾小時﹞,以六呎高的欄桿圍在兩側,令人感到死板而有些多餘。建築師本欲建一個廣而淺的水池,池中的水可以別具特色地倒映出三座牆,這設計也被教廷主權者嚴重忽略了。
然而,教堂最大的敗筆在於教堂的音效。Meier說,他非常注重聲音的問題,極力避免教堂關於麥克風或擴音器的需求。但教區的人卻隨後加裝了音效設備,也許是為了顧及現代性,造成了這種幽靜的地方,神職人員及朗誦者的聲音聽起來卻像從便宜的爛廣播裡傳出的一樣。Meier批評道:「我們有許多問題是由於原本的設定被恣意更改,被來自各方的禮物代換」音效系統便是禮物之一。
Meier被認為是史上第一位受委託建造天主教教堂的猶太建築師,這也源自於教皇增進天主教與猶太教間和平的信念。「我認為能被挑選上是一個莫大的光榮。」Meier說道:「這對教廷與猶太人間的歷史而言是和平的象徵,因此是很重大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