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阿羅阿線蟲

羅阿羅阿線蟲簡稱羅阿絲蟲,是非洲的“眼蟲”,引起羅阿絲蟲病,亦稱遊走性腫塊或卡拉巴絲蟲性腫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羅阿羅阿線蟲
  • 拉丁學名:Loa loa(Cobbold,1864),Castellani and Chalmers,1913
  • 別稱:羅阿絲蟲
  • :動物界
  • :線蟲綱
  • :旋尾目
  • :盤尾科
  • :羅阿線蟲屬
  • :羅阿羅阿線蟲
  • 分布區域:非洲熱帶雨林地區
形態,生活史,

形態

成蟲為白色線狀,雄蟲大小為(30-34)mm×(0.35-0.43)mm,雌蟲為(50-70)mm×0.5mm,。蟲體頭端略細,口周圍具1對側乳突和2對亞中線乳突,均小而無蒂;體中部角皮層具有小圓頂狀突起,尤以雄蟲為多;雄蟲具狹長尾翼。微絲蚴具鞘,頭間隙長寬相等,體核分布至尾端,在尾尖處有一較大的核。

生活史

羅阿絲蟲成蟲寄生於人體背、胸、腋、腹股溝、陰莖、頭皮及眼等處的皮下組織,偶可侵入內臟,成蟲常周期性地在眼結膜下爬動。雌蟲在移行過程中間歇性地產出微絲蚴,微絲蚴在外周血中呈晝現周期性。當被白天吸血的中間宿主雌斑虻吸入後,微絲蚴在斑虻中腸脫鞘後移行至虻腹部脂肪,經2次蛻皮發育為感染期幼蟲,移行至斑虻口器。當斑虻再次吸血時,感染期幼蟲自其口器逸出經皮膚傷口侵入人體,在皮下組織約經1年發育為成蟲。成蟲在人體內可存活15~17年,甚至更長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