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裙埔村

羅裙埔村,位於清溪鎮西北部,距鎮政府6千米。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象嶺山、鵝公髻山,海拔513.5米,石馬河流經村西南處,有1座冷水坑水庫。相鄰自然村有新長山村、天生湖村、馬灘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因村內小山有“羅裙”墓,村民認為羅裙含義有文采,而取名為羅裙埔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裙埔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
  • 地理位置:清溪鎮西北部
清初,屬東莞縣文順鄉第四都;清中後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清溪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新三區;1953—1986年,屬第七區長荔鄉、清溪人民公社羅馬生產大隊、清溪區羅馬鄉;1987年屬東莞市清溪鎮羅馬管理區;1999年,屬清溪鎮羅馬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劉姓,其先祖於清康熙年間從興寧遷至潮州揭西縣河婆圩,後再遷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763人,其中男性368人,女性395人;80歲以上22人,最年長者93歲(女)。外來暫住人口2758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人數不詳,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清溪話。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為主,花生、甘蔗等也有大面積種植,盛產荔枝。改革開放初期生產飲料(汽水),村中有糧油、紅磚、碾米等加工廠。1990年後,隨著工業化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末,全村有21家企業,85間私人工商戶。經營行業涉及五金、電子、模具、塑膠等,總產值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90%。村民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傳統節慶食品有紅團、松糕、粽子等。
羅馬路從村內經過。20世紀80年代末通電,90年代初通自來水,1996年末通電話,1999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網際網路。2015年末,該村有驕陽幼稚園、籃球場和老人活動中心各一個。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256座,建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約1.25萬平方米,保存良好,空置。
村裡有劉氏宗祠,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修於1985年。占地面積95平方米,用青磚、紅石加木材建築,三進布局。
1980年,進行“分田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005年12月31日,實行股份制分紅。
2013年8月7日,制定《羅裙埔村鄉村民約》。
該村代表性人物:
劉銀蓮(1924—1947),1946年參加惠東寶人民護鄉團,1947年8月在清溪三坑被捕,於廈泥被殺害。
劉繼華(1934—),曾任廣州市委工交政治部幹部處處長(正處級)。
劉業興(1940—),曾任東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正處級)。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