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論原子新說》是張申府所著作品,出自於《張申府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羅素論原子新說
- 作者:張申府
- 作品出處:張申府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羅素新著哲學大綱,乃是現代科學的一個結晶。審核融通行為論的心理學,完形心理學,以及物理學裡的相對論,原子說等等,而形成一嶄新之哲學。書中第二部分講物理世界,首述關於原子結構的學說。這種學說的通俗文書,近年本日出不窮。可是像羅素講的那樣條理清楚,簡當得要的,可說還沒有過。而且不但明白清楚,並且舉及這方面的新獲,加以哲學的解說,更屬前此未有。近年在英,著書講相對論的,首推愛丁頓;而講原子說的,則推安推德(Andrade)的著作,其大著《原子的結構》未及三年已出了三版(第三版於一九二七年出)。可是,雖安氏之書,也不及羅素所講之新。今特為敷陳如下方。
羅素對於相對論與原子說,本已著有專書,各以ABC(初步之意)為名。(原子說一種,中國已有兩種譯本。)現在所論,原在藉以表示物理世界之為何,云何為物質?據羅素說,則一方由相對論所得,一方由最近關於原子結構的新說,物理世界,與日常人生所體驗接觸的世界,已經大大不同;就是與十八世紀歐洲所流行的那種科學的唯物論所講的世界,也復大異。現代科學家既看著在人物理觀念上,非加以革命的變更不可;凡是站得住的哲學,對於這種變更,一定是不能置諸不論的。物理改動,哲學必須隨而改動,所以簡直可以說,所有相傳的哲學,今日實非全部廢除不可,要建設新的哲學,即應爐灶另起,對於過去的種種舊系統,應該毫不加以瞻顧。現代對於物性,比較以前,已經深入得多多。如果還把可以從十七、十八、十九各世紀的元學(玄學)家學習而得者,過分重視,那在今日,未免自謙太過了。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張申府(1893—1986,名崧年),河北獻縣人。1913年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是《新青年》的經常撰稿人之一,曾任該刊編委。1920年參與組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與李大釗創建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1920年末到巴黎,介紹周恩來入黨,成立旅法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不久又與周恩來一起將朱德發展入黨。1924年參與黃埔軍校的籌建,任政治部副主任,蔣介石的英、德文翻譯。1925年退出中共。40年代參與“民盟”創立,被選為中央常委兼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兼華北總支負責人。1948年被“民盟”開除。1949年後在北京圖書館任職。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8年平反。編者簡介雷頤,1 9 7 8年入吉林大學歷史系,1 9 8 5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現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當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時空遊走: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被延誤的現代化》、《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歷史的裂縫》、《歷史的進退》、《歷史:何以至此》、《走向革命》、《面對現代性挑戰》等,譯有《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