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全,男,1976年生,四川南充人,教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市“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全國課程論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重慶市課程與教學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2009-2010年度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2-2013年度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重慶市高校骨幹教師。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一項、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重慶市基礎教育優秀著述二等獎一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生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南充
- 出生日期:1976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西南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獲重慶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生平經歷,學術論文,研究項目 主持項目,
生平經歷
2009-2010年度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12-2013年度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在《教育研究》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已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三篇,主持國家及省部各級課題二十餘項,出版和編撰學術著作十餘部。
學術論文
序號 | 題目 | 期刊 | 時間 |
1 | 城鄉教育統籌發展的機制創新 | 《新華文摘》 (全文轉載) | 2013年第4期 |
2 | 教育改革的整體設計與協同推進 | 《新華文摘》 (全文轉載) | 2014年第15期 |
3 | MOOCs審思:理念、問題與趨勢 | 《新華文摘》 (全文轉載) | 2015年第4期 |
4 | 教育研究中的理論借鑑問題——《教育知識的社會鏡像》讀後 | 四川師範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 | 2018年03期 |
5 | 基於走班制的學校課程結構變革 | 教學與管理 | 2018年03期 |
6 | 國外學習性評價的理念與價值——基於文獻評論的視角 | 教育理論與實踐 | 2018年10期 |
7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的機制創新 | 教育科學研究 (新華文摘觀點轉載) | 2017年03期 |
8 | 新媒體時代的課程改革:邏輯理路與實踐路向 | 教育學術月刊 (新華文摘觀點轉載) | 2017年10期 |
9 | 教師教育一體化課程結構系統構建 | 當代 教育科學 | 2017年07期 |
10 | 中國小教師教學效能:水平、演變規律及啟示 | 教育研究與實踐 | 2017年01期 |
11 | 教師核心素養的生成邏輯與價值取向 | 教學與管理 | 2017年28期 |
12 | 目標為本課程(ABC)評介 | 課程、教材、教法 | 2016年07期 |
13 | 課程理論文化自覺 | 《教育研究》 | 2008年第6期 |
14 | 論問題取向的課程論研究 | 《教育研究》 | 2011年第10期 |
15 | 中國小教師課程價值取向調查研究 | 《教育研究》 | 2013年第6期 |
16 | 中國小教師有效教學行為調查研究 | 《教育研究》 | 2014年第4期 |
17 | 教育研究立足本土解決問題 | 《光明日報》 | 2012年4月11日 |
18 | 中國小教師的課程取向及其特點 | 《課程教材教法》 | 2007年第4期 |
19 | 我國地方課程開發的模式及啟示 | 《課程教材教法》 | 2007年第9期 |
20 | 學校課程領導模式、發展趨勢及啟示 | 《課程教材教法》 | 2008年第9期 |
21 | 課程論研究三十年成就、問題與展望 | 《課程教材教法》 | 2009年第1期 |
22 | 教師課程哲學觀的生成及其實踐功能 | 《課程教材教法》 | 2011年第2期 |
23 | 英國國家課程的發展機制 | 《課程教材教法》 | 2013年第12期 |
24 | 論教育研究的倫理自覺 | 《西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3年第1期 |
25 | 社會力量課程變革的第三領域——一種基於課程權力的有效參與 | 《中國教育學刊》 | 2007年第1期 |
26 | 學校課程領導:知識管理的視點 | 《中國教育學刊》 | 2007年第8期 |
27 | 論學校文化資本建設的現實選擇 | 《中國教育學刊》 | 2010年第1期 |
28 | 論“課堂走課”及其套用 | 《中國教育學刊》 | 2010年第11期 |
29 | 論學習過程的生命存在 | 《中國教育學刊》 | 2013年第8期 |
30 | 英國中國小“新”課程政策的價值邏輯 | 《比較教育研究》 | 2014年第4期 |
31 | 教學效能的教學論邏輯 | 《教育理論與實踐》 | 2015年第2期 |
32 | 課程作為文化資本的話語構建機制探討 | 《教育研究與實驗》 | 2007年第1期 |
33 | 課程決定的權力關係及其運作 | 《教育發展研究》 | 2009年第4期 |
34 | 美國高中至大學過渡政策研究 | 《教育發展研究》 | 2011年第21期 |
35 | 學業負擔問題解決的教學效能邏輯 | 《教育發展研究》 | 2014年第10期 |
36 | 國外中國小媒介素養教育新進展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2年第7期 |
37 | 論媒介素養教育的倫理自覺 | 《中國電化教育》 | 2013年第7期 |
38 | 教師教育課程生命體系建構 | 《教師教育研究》 | 2010年第4期 |
39 | 香港地區教育博士培養體系及借鑑 | 《教師教育研究》 | 2012年第3期 |
40 | 21世紀以來國外教師領導研究新進展 | 《外國教育研究》 | 2013年第2期 |
41 | 英國教學研究的基礎、特點及走向 | 《教師教育學報》 | 2014年第3期 |
42 | 改革開放以來學業負擔政策文本的內容分析 | 《上海教育科研》 | 2014年第7期 |
43 | 改革開放以來學業負擔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 | 《上海教育科研》 | 2014年第5期 |
44 | 學校文化資本的公平運作 | 《當代教育科學》 | 2014年第3期 |
45 | 教師專業學習的意蘊、模式及其實現 | 《當代教育科學》 | 2013年第9期 |
46 | 論學校文化的資本化邏輯 | 《現代中國小教育》 | 2014年第2期 |
47 | 城鄉統籌視野下課程管理權力的向度及其表達 | 《教學與管理》 | 2013年第7期 |
48 | 教師課堂情緒及其調控 | 《教學與管理》 | 2013年第10期 |
49 | 基礎教育三級課程實施的問題與建議 | 《教學與管理》 | 2013年第11期 |
50 | 教師情緒智力及其培養 | 《教學與管理》 | 2014年第1期 |
51 | 課程領導共同體的實現機制 | 《教育理論與實踐》 | 2012年第8期 |
52 | 高中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特點及啟示 | 《教育理論與實踐》 | 2013年第7期 |
53 | 中國小英語教師課程價值取向調查 | 《教育學術月刊》 | 2013年第10期 |
54 | 課堂文化的擴散與交流形式、原則與路徑 | 《天津教科院學報》 | 2007年第4期 |
55 |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設計中的技術取向 | 《中國遠程教育》 | 2007年第7期 |
56 | 孔子與蘇格拉底德育思想的比較與啟示 | 《天津教科院學報》 | 2010年第1期 |
57 | 課程作為文化資本的內涵及其特性 | 《現代教育管理》 | 2010年第8期 |
58 | 美國“學校全員培訓”述評 | 《外國中國小教育》 | 2010年第8期 |
59 | 中國小信息技術素養教育的文化透視 | 《中國小電教》 | 2011年第11期 |
60 | 教學諮詢及其在中國小的套用 | 《中國小管理》 | 2011年第12期 |
61 | 大學教師有效教學特質及其養成 | 《黑龍江高教研究》 | 2012年第6期 |
62 | 課程領導的倫理及其實現 | 《現代教育管理》 | 2012年第8期 |
63 | 建構主義學習論的教學轉化 | 《教育學術月刊》 | 2013年第4期 |
64 | 談反思性教學的敘事研究轉向 | 《教育探索》 | 2013年第6期 |
研究項目 主持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小教師課程價值取向研究》;
2.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基於本土文化的西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
3.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重大項目:《城鎮化進程中進城務工子女學業負擔監測與預警機制研究》
4.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高中教師課程價值取向研究》;
5.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新學習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6.中央教育基本科研項目:《課程與教學理論的創新研究》;
7.中央教育基本科研項目:《西方已開發國家課程理論的發展邏輯與方法論研究》;
8.中央教育基本科研項目:《中小學生學業負擔監測與預警機制研究》
9.西南大學教師教育研究項目:《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10.重慶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重點項目:《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城鄉一體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