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楨

羅清楨

[近現代](一九〇五至一九四二)廣東興寧寧新鎮高陂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清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興寧寧新鎮高陂村 
  • 出生日期:1905年
  • 逝世日期:1942年
  • 畢業院校:上海新華藝術大學
  • 主要成就:著名版畫家,新興版畫運動先驅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羅清楨(1905~1942年),廣東興寧縣寧新鎮高陂村人。民國11年(1922),進興民中學讀書,畢業後在新陂國小、城南國小教書。後來,到上海就讀新華藝術大學西畫系。民國19年(1930)畢業後,先後在梅縣丙村中學、鬆口中學、大埔百侯中學擔任美術教員。後聽摯友陳鐵耕介紹魯迅倡導木刻,羅清楨豁然開朗,興奮地說:“長期悶在胸中的憤怒和痛苦,將會有辦法把它完全發泄出來了!”後經5個月工夫便刻出50多幅木刻。他把較好的《起卸工》等10幅,編印成木刻第1集,寄去向魯迅先生請教,從魯迅的覆信中得到鼓舞和教益。此後,凡有新作,必先寄向魯迅請教。在魯迅先生的指引和教導下,羅清楨在木刻藝術上取得了輝煌成就。
民國23年(1934)春,羅清楨木刻第2集出版。次年,又出版第3集。他的作品第一次參加在天津舉辦的全國木刻聯合展覽。不久,啟程東渡日本。日本藝術家得知他最初是用雨傘支撐磨製雕刀,刻出如此好的作品時,感到十分驚訝,很佩服他的創造精神和毅力。羅清楨在鬆口中學教書期間,還組織“黑白木刻研究會”,培養出一批木刻青年,出版了兩期木刻畫刊。魯迅為該畫刊題了封面字《松中木刻》。他與魯迅通信不斷,據《魯訊通信集》載達20封,互贈書刊50次。魯迅把他的版畫推向世界,直接向法國刊物推薦發表。
民國25年(1936)秋,羅清楨到大埔百侯中學任教,在中共大埔黨組織的關懷下,藝術創作大為活躍,其作品《前瞻中的回憶》曾獲莫斯科國際版畫展一等獎。抗戰爆發後,刻出了《汽笛響了》,曾獲莫斯科國際版畫二等獎。《全國人民總動員》、《準備收復失地》等一系列戰鬥性強、藝術性較高的作品。與詩歌配合,印成卡片,在各地廣泛流傳,以喚起民眾,抗戰到底。八年抗戰,羅清楨一直從事抗日宣傳工作,常帶領一批青年,畫國難圖畫,寫抗日標語和抗日春聯,還登台演講。在粵贛邊區各縣一路走一路作畫。他創作的《抗戰三部曲》,直接表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進行英勇抗戰的雄偉場景。後來,為創作《中國人民抗戰史畫》,他到贛北羅卓英第四戰區《華光日報》主編以木刻為主副刊。關於羅清楨其時對版畫的貢獻,魯迅在《木刻紀程》小引中稱道的:“據我所知,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一個研究木刻的團體了,但尚有研究木刻的個人,如羅清楨已出《清楨木刻》二輯……這都是值得特記的。”在羅清楨的帶領下,興寧一批木刻青年脫穎而出,成績斐然,因之興寧被魯迅稱譽為“版畫之鄉”。
民國31年(1942),羅清楨因病從贛北返回家鄉。因生活無著,帶病再次到大埔百侯中學任教,遭到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審訊、嚴刑吊打,身心受到嚴重創傷,數天不能進食。同年11月,因貧病交迫,在家逝世,終年37歲。當時興寧文教界和百侯中學曾先後隆重舉行追悼大會。次年,重慶《新華日報》、桂林《大公報》、浙江《木刻藝術》曾專文介紹他的成就和事跡。1958年,上海出版《羅清楨木刻作品選集》,紀念這位木刻運動的先驅。1980年6月,為紀念新興版畫運動的先驅羅清楨,發揚新興版畫運動的革命現實主義傳統,成立了“興寧縣清楨版畫會”。清楨版畫會的作品,曾在日本橫濱市舉辦第十二屆日中交流美術展覽會展出,該會16名會員的20幅作品也同時展出。

人物軼事

羅清楨是著名版畫家,新興版畫運動先驅。早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術大學西畫系,後去日本觀摩學習。1932年開始自學木刻,與魯迅有密切聯繫,曾得到當面和書信的多方面指導。創作勤奮,風格嚴謹精細,曾出版木刻集多冊。曾在鬆口中學、百侯中學任中學教員,其間與摯友陳鐵耕(興寧人)等一道投入魯迅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代表作《韓江舟子》、《晨務》、《爸爸還在工廠里》等。魯迅對其作品極為讚賞,曾推薦《起卸工人》、《前瞻中的回憶》等作品到法國、前蘇聯參展,均獲國際版畫藝術界好評和獎勵。在“文化圍剿”的白色恐怖下,羅清楨遭受通緝而毫不畏懼,繼續積極推動新興版畫運動。抗日戰爭爆發後,其創作的《全國人民總動員》、《抗戰三部曲》、《戰地真容》等一系列戰鬥性強、藝術性高的作品,深受抗日軍民歡迎。
倡導紀念魯迅先生
羅清楨曾兩度赴大埔百侯中學任教。1936年秋到侯中,他帶領學生赴百侯景點舊寨村口的蔡仙人瀑布野外生活,回去後不幾天便完成了一幅木刻名作《侯山飛瀑》,當時的一本雜誌刊載了他的這幅風景木刻。 他在侯中禮堂教務處後牆掛了一幅百侯圩街頭風景油畫。在禮堂後面與教室之間一、二丈長闊的地方掛上一幅斜陽照碧海之巨畫。
1936年魯迅先生不幸逝世,羅清楨在侯中禮堂主持召開了一個莊嚴肅穆的“魯迅先生逝世追悼大會”。會場正中懸掛著羅清楨親自繪製的大幅魯迅先生遺像。追悼會上羅清楨向全體師生介紹魯迅先生生平事跡及對中國新文化的傑出貢獻。同時還把他珍藏的魯迅先生回復給他的不下30封有關木刻藝術的親筆信張掛於禮堂之旁公開展覽,藉以擴大對魯迅先生的認識。
用木刻刀宣傳抗日
羅清楨是位有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的木刻家。1937年發生日本侵略中國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我國掀起全民抗日救國運動。羅清楨滿懷愛國熱忱,積極投入到宣傳抗日救亡運動的行列中,領導百侯戰時美術隊,廣泛繪製抗日戰爭形勢圖,用美術字書寫“開展敵後游擊戰”等大標語。在百侯侯南體育場南面圍牆上,繪製了在戰火漫天、萬馬奔騰的戰場上,中國抗日軍民狠狠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動人畫面,並帶領百侯戰時美術隊在百侯街頭巷尾繪製抗日形勢圖,赴周邊小山村書寫抗日標語,藉以教育學生及喚起民眾,加強全民抗戰意識。其創作的木刻《抗戰三部曲》,第一部分是出征前的動員報告,畫面上一眼便可看出是朱德在作動員報告,所有的人員從衣著上看全部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第二部分是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人民軍隊痛殲日本侵略軍。第三部分是人民盡情歡呼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三部分木刻畫作曾刊載於當時廣西桂林的《救亡日報》,還被多家報刊轉載。當時有人對羅清楨戲言:“如果你在畫面上表現出蔣委員長的畫像和國民黨軍隊的話,你就有官做,有財發了。”他一笑置之。他曾對侯中學生說:“抗日將士用刀槍在前線對敵衝鋒陷陣;我就要用木刻刀作刀槍,在木刻領域戰線向日本鬼子衝去!”
1942年,他抱著抑鬱的心情第二次踏上侯中校門,續任該校美術老師。羅清楨中等身材,頭大、發鬆。據傳他每次到理髮室理髮,都要求理髮師幾分鐘內完成,三刨兩刮把他的頭髮剪好,極富藝術家的個性和風度。該年暑假其回到原籍興寧後因病未能重返侯中。一天,侯中一位老師忽接羅清楨的來信,說因病迫不得已希望同學們酌情給予幫助。期間,侯中曾派人前往其家探望。該年他終因腸結核及胃病之疾被病魔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可謂英年早逝,從此木刻藝壇上失去了一位既有藝術造詣又有進步思想的木刻藝術家,終年37歲。

人物事跡

早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術大學西畫系,後去日本觀摩學習。一九三二年開始自學木刻,與魯迅有密切聯繫,曾得到當面的和書信的多方指導。創作勤奮,風格嚴謹精細,曾出版木刻集多冊。在廣東鬆口中學任教期間,曾培養了一批青年木刻作者,並舉辦全松木展,此外還資助當地青年鐵工研製木刻刀具,供應木刻界的需要。代表作韓江舟子、晨務、爸爸還在工廠里等。後任中學教員,其間與摯友陳鐵耕(興寧人)等一道投入魯迅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魯迅對其作品極為讚賞,曾推薦《起卸工人》、《前瞻中的回憶》等作品到法國、蘇聯參展,均獲國際版畫藝術界好評和獎勵。在“文化圍剿”的白色恐怖下,羅清幀遭受通緝而毫不畏懼,繼續積極推動新興版畫運動。魯迅在《木刻紀程》中稱道:“據我所知道,現在似乎已經沒有一個研究木刻的團體了。但尚有研究木刻的個人,如羅清幀,已出《清幀木刻集》二輯……這都是值得特記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創作《全國人民總動員》、《抗戰三部曲》、《戰地真容》等一系列戰鬥性強、藝術性高的作品,深受抗日軍民歡迎。在羅清幀帶領下,興寧人陳鐵耕、荒煙、張慧、王立、羅映球等一批批青年版畫家脫穎而出,成績斐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