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運營情況,建設成果,技術難題,科研成果,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13年7月25日,貴港市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對同濟大橋進行社會公開徵集正式名稱工作。
2015年5月11日,同濟大橋動工興建,並舉行開工儀式;4月3日,同濟大橋更名為“羅泊灣大橋”。
2016年5月4日,羅泊灣大橋完成鋼箱梁頂推工作;6月4日,羅泊灣大橋進行首根主纜索股牽引架設工作;6月10日,羅泊灣大橋完成鋼混結構段澆築工作;8月29日,羅泊灣大橋完成第一次吊桿張拉和體系轉換工作;9月28日,羅泊灣大橋完成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工作,大橋全線貫通;9月29日,羅泊灣大橋完成鋼箱梁的製造、安裝、防腐以及驗收等工作,並舉行大橋貫通慶祝儀式。
2017年7月18日,羅泊灣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羅泊灣大橋分別由主橋、橋塔、纜索、塔墩、南北兩岸引橋及各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南至東北方向布置。
- 設計理念
羅泊灣大橋的橋塔塔柱設計為“荷花”造型,把荷花、花柄、蓮蓬以獨特的方式融入到橋樑設計中。橋塔為荷花造型,主塔頂端就是一朵盛開的荷花,荷花造型的橋塔與荷城貴港相呼應,外形簡潔明快,寓意較好。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 |
整體 | 羅泊灣大橋為自錨式懸索橋,大橋採用半飄浮約束體系 ,除 各墩墩頂設定縱向活動的豎向支座外,在橋塔墩處設有縱 向阻尼裝置和橫向水平抗風支座。 |
主橋 | ①主梁(吊跨部分)採用鋼箱梁方案;鋼箱梁為單箱五室結構,兩側設有風嘴 ,採用Q345qD鋼材,鋼箱梁主體箱室中間內腹板均設單側板式縱肋加勁。 在鋼一混結 ②鋼混結合面處設定鋼板 ,鋼板內側設定剪力釘以傳遞剪力及增加鋼樑和混凝土的結合能力;同時在混凝土頂、底板及腹板內均布置預應力鋼束。主體箱室橫隔板由上、下兩段對焊而成。 ③主纜錨固區設定前錨室 、鍍鋅鋼錨管及後錨室,主纜錨頭穿過鍍鋅鋼管錨固在混凝土上。 |
橋塔 | 橋塔塔柱設計為“荷花”造型,不設定上橫樑,橫向為“H”形框架混凝土結構,塔柱為鋼筋混凝土單箱單室截面。橋塔柱為鋼筋混凝土構件,採用C50混凝土。 |
纜索 | ①主纜為預製平行 鋼絲束索股,每根主纜由多股索股組成,每股由多根鍍鋅高強鋼絲組成 ,兩端設熱鑄錨頭。 ②吊索採用銷接式預製平行鋼絲束 吊索 ,吊索上端通過叉形耳板與索夾連線 ,下端通過錨頭螺母、球鉸與主樑上的錨墊板連線。 ③索夾為上下對合型結構 ,採用鑄鋼ZG20Mn鑄造而成 ,由高強螺桿連線緊固。為保證在預緊高強螺桿作用下索夾能緊抱主纜,在兩半索夾間留有適當的縫隙,接縫處嵌填氯丁橡膠防水條防水。 ④散索套採用上下對合型結構形式,為了方便製造和架設安裝 ,將散索套 的摩阻套箍和散索套箍兩部分合為一體 。 ⑤主索鞍為全鑄肋傳力結構,採用ZG270—480H鑄鋼件鑄造;,鞍座與座板之間 耐磨減摩擦材料 。座板頂面中央設有縱嚮導向肋,保證索 鞍頂推不發生偏轉 |
橋墩 | 橋塔墩位於水中,選用分離式基礎;樁基礎均按柱樁設計;承台為正方形鋼筋混凝 土結構。 |
參考資料: |
設計參數
羅泊灣大橋線路全長2944米,主橋長1807米,採用(50+140+280+140+50)米的跨徑布置,其中主跨280米,橋面寬37.5米;其中主梁鋼箱梁全長518米,沿順橋向分為61個節段,標準節段長9.0米,中心梁高3.5米,其 中主體箱室頂面寬 30.9米,風嘴頂面寬3.4米。鋼箱梁主體箱室(車行道)頂板厚14毫米,風嘴處(人行道)頂板厚12毫米,底板厚10毫米;腹板總計6道,其中兩側外腹板厚12毫米,中間內腹板厚18毫米,均設單側板式縱肋加勁 。鋼箱梁橫隔板縱向間距 3.0米,其中主體箱室橫隔板上段厚14毫米,下段厚12毫米;橋塔位置支座處橫隔板厚18毫米。橋塔承台以上塔高100.7米,兩塔柱間橫向中心距 36.5米,順橋向5.5米,橫橋向5米,橫樑以下從6.0米(順橋向)×5.5米(橫橋向)漸 變至塔根為7.5米(順橋向)×6.5米(橫橋向)。主纜抗拉強度標準值為1670兆帕,每根主纜總計37股索股,每股總計91根鍍鋅高強鋼絲,直徑5.3毫米,最長索股重9.9噸。吊索縱向標準間距為6米,其內總計127根鍍鋅高強鋼絲,直徑5.0毫米,鋼絲抗拉強度標準值不小於1670兆帕。
技術標準 | |
道路等級 | 城市主幹路 |
車道設定 | 雙向六車道 |
設計速度 | 60千米/小時 |
荷載標準 | 城一A |
通航淨空 | 淨寬:≥251米,淨高:≥13米 |
洪水頻率 | 1次/300年 ,相應水位為 49.64米 。 |
抗震等級 | VII度設防 |
參考資料: |
運營情況
- 票價票制
2017年7月18日,羅泊灣大橋通車運營,不實施收費制度。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 建設難題
羅泊灣大橋在施工的主要建設難題為:
1、在保證鬱江通航條件下進行的大噸位、大跨度水上鋼箱梁頂推施工;為滿足船隻通航特別是3千噸級大船的通航要求,鋼箱梁頂推時必須連續跨越兩個85米的頂推跨度,這在當時中國全國範圍內屬第一大頂推跨度;加上鋼箱梁總重達1.1萬噸,頂推的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可想而知。
2、自錨跨連續梁是自錨式懸索橋負責錨固纜索、提供主要受力的關鍵受力結構,其混凝土體量巨大,單個錨跨混凝土量達到4623立方米,支架預壓總載入量需達到1.35萬噸,且主纜錨固的索導管、散索套等預埋件的安裝定位要求精度高,錨區梁體鋼筋、管道密集,給當時施工帶來不少挑戰。
3、由於鋼橋面板柔度大,在重型車輛荷載作用下產生較大的局部變形,所以鋼橋面鋪裝的防水層、上下面層混合料的強度、變形穩定性、抗疲勞性能均有較高要求,且同濟大橋採用澆築式瀝青混凝土(GA10)及高彈SMA鋪裝方案,但GA具有礦粉含量高、瀝青含量高、拌和溫度高三大特點,對施工工藝和施工設備要求極高,澆築式瀝青混凝土在中國沒有現行規範,給大橋鋪設造成不少難題。
- 施工技術
羅泊灣大橋針對難題採取的主要技術為:
1、為保證鋼箱梁頂推能跨越85米跨度,採取步履式多點同步頂推的施工方案;同時,在解決頂推同步性、各支點受力控制和橫向偏差控制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採用電子控制系統、支反力檢測系統進行全程監控,確保施工過程中鋼箱梁分毫不差、精確到位。
2、採用了“分單元預壓法”、“大型型鋼支架法”、“預留振搗鋼管法”等多種切合實際的創新型施工工藝,保證了主體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安全,並確保了後續施工正常跟進,節約了施工成本。
3、通過對目標配合比反覆試驗,確定了符合要求的配合比,使改造後的瀝青拌和設備混合料出口溫度和混合料拌和質量均達到要求,使得瀝青混凝土的鋪裝達到良好效果。
- 技術創新
羅泊灣大橋採取的最佳化工藝措施及科技創新主要為:
1、最佳化了板單元和風嘴單元製造工藝。著重研究薄板板單元,研發出一套板單元拼焊工裝、焊接方法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焊接工藝,使板單元和風嘴單元製造質量得到了保證。
2、最佳化鋼箱梁總拼製造工藝。通過總拼胎架和多節段箱梁整體縱向預拼裝,在橫橋向預設反變形餘量,有效控制鋼箱梁總拼的立面線型。
3、創新解決了在無泥沙覆蓋層河床上施工水上臨時墩的設計及製造安裝工藝技術。通過自行設計的水上門架進行整體吊裝、定位下放,大量減少水下作業工作量。
4、最佳化鋼箱梁安裝的頂推施工工藝。在自錨式懸索橋鋼箱梁的安裝中,針對大載荷、大跨徑條件下的鋼箱梁“步履式多點同向分段連續頂推”施工技術,最佳化完成了採用臨時墩接應逐段拼裝及鋼導梁輔助的四點步履式頂推的施工方法。
科研成果
技術名稱 | 所獲獎項 |
《自錨式懸索橋鋼箱梁頂推臨時支墩結構設計研究與工程套用》 | 2016年(第八屆)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 |
參考資料: |
價值意義
同濟大橋(現羅泊灣大橋)在港南和港北區之間形成便捷的交通網路,不僅緩解鬱江大橋的交通壓力,而且能促進南北兩岸經濟的交流與發展,以工促港、以港興市,為加快貴港市發展臨港產業,帶動臨港物流、臨港農業、濱江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奠定基礎。(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