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沙貢米

羅沙貢米

瀘州羅沙貢米,是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的著名特產,該品米粒細長,米粒潔白如凝脂,滋潤可口軟硬適度,香味濃郁,米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有米中鈣王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沙貢米
  • 口味:軟硬適度,香味濃郁
  • 產地名稱:四川省瀘州市
  • 營養價值:可溶性鈣、鐵含量多,堪稱“米中鈣王”
  • 又名:瀘州銀針米
  • 產品特點:米粒細長、潔白如凝脂
  • 性質:糧食
瀘州羅沙貢米,又稱瀘州銀針米,產於瀘州市龍馬潭區境內,歷來是宮廷貢米,經國家稻米及製品測試中心檢測認證,富含17種胺基酸和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含量高,可溶性含量多,堪稱“米中鈣王”。
羅沙貢米系瀘州市傳統的地方特產,其主產區瀘州龍馬潭區內具有良好的溫、光、水、土的自然條件,區域內小氣候特別適宜水稻的生長,尤其以羅沙坪為軸線的“黑油沙地”,以其豐富的養份,滋養出了川南稻米的明珠——羅沙貢米。99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
羅沙貢米
羅沙貢米早在明末清初即成宮廷貢米,長期以來僅作贈品。由於品種特質及地理環境的苛求,造就了色、香、味、質獨具特色,富含17種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其可溶性鈣是一般優質米的5倍,羅沙貢米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榮獲“名牌產品”稱號。
清乾隆年間,戶部郎官沈某謫遷四川瀘縣令,素留心農桑。某日赴羅沙鄉公幹,偶見田間勞作多鬚髮皓白之老人,手足輕捷,不亞壯年,竊異之。與當地名醫姚文仲言及,姚曰:“此地鄉民多壽者,察之亦無他,唯所食之稻頗殊,其色瑩白,其質玉潤,其香清馥,其味綿醇。俗呼為‘羅沙油米’,蓋言其米油沁也。然此稻唯生羅沙,雖一梗之隔,便如霄壤”。
沈令攜其種,移植置後,然所獲無殊於常稻。後再起點羅沙細察之,見其田壤色如紫砂,質如潤膏,其下二尺皆為黢黑砂岩石板。乃悟非其中有異,皆所植岩壤得天獨後故也!因名曰“羅沙岩稻”,亟薦有司,選入大內,清帝食之大佳,命為常貢,沈令亦復其原職,羅沙岩稻之名遂遍海內。延至新中國建國後仍特供中南海。
——取材自《瀘州縣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