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是由諾達病毒引起的發生在羅氏沼蝦身上的一種病害。病蝦的主要症狀為蝦體腹節肌肉呈現乳白色的混濁狀。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是一種流行病,是中國農業部規定的二類動物疫病病種。該病主要危害體長0.8~3厘米的幼蝦,患病後死亡率高。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主要通過嚴格消毒和選擇無病蝦苗進行預防,全池遍灑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和養殖保進行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
  • 別名:羅氏沼蝦苗種肌肉白濁病、羅氏沼蝦白體病、羅氏沼蝦白尾病
  • 病原:諾達病毒
  • 為害動物:羅氏沼蝦
  • 侵害部位:羅氏沼蝦的肌肉
  • 病害類型:病毒性病害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流行情況,診斷方法,防治措施,

病害學史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首次在法國西印度群島瓜德羅普島的一家孵化所發現並報導,接著在中國和印度出現。在中國的第1個病例發生在1994年廣東從泰國引進的蝦苗中,後逐步在中國國內的廣大羅氏沼蝦養殖地區和育苗場中流行,中國國內在1999年4月~5月出現一個的暴發期。

病原特徵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病原為諾達病毒。該病毒顆粒為球形,直徑24納米,無囊膜,對氯仿抵抗,病毒核酸對核糖核酸核酸酶敏感、對脫氧核糖核酸核酸酶抵抗、對單鏈特異性SI核酸酶敏感,為單鏈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核酸由2個片段組成,分別為3.0kb和3.1kb。

為害症狀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主要症狀為蝦體腹節肌肉呈現乳白色的混濁狀。疾病早期通常先在第四腹節背部肌肉呈現一米粒狀乳白色混濁斑點;隨著病情加重,混濁斑點先向蝦體後段擴展至尾節基部,然後再逐漸向第三、二、一腹節擴展,直至病蝦除頭胸部和尾節外,腹節的肌肉全呈乳白色混濁狀。患病個體活力明顯減弱,在池塘中多呆滯棲息於池邊淺水區的草叢上,攝食減少直至停食死亡。在溞狀幼體階段,健康幼體在水中通常集群作旋轉狀遊動。患病初期則作不集群的分散沉浮遊動,隨後食慾減退,體色無光澤,逐漸變黑,最後沉臥池底而死。

流行情況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主要危害蝦苗,在孵化階段,當蝦苗發育至潘狀幼體第7~8期時(孵出第14~15天),即可發生幼體大量死亡,死亡率達50%~90%;倖存者一經淡化,馬上顯現白濁病症狀。蝦苗下塘後7~10天,如發現有個別白濁病症狀的個體,條件適宜時,在3~5天內感染率迅速增加到50%以上。也曾在蝦苗下塘2個月後才出現症狀的病例及親蝦呈白濁病症狀的個體,但較少見。該病在水溫20~30℃時均有發生,尤以23~28℃時為嚴重。孵化池水的鹽度波動大、綠藻少、氨氮含量高,池底污物積累多的孵化池發病多。新推池塘、底泥瘦瘠、塘水清瘦、藻類種群少、水體混濁或透明度大於50厘米的池塘發病率高,且治療效果差。

診斷方法

初診
根據肌肉白濁症狀進行初診。
確診
  1. 可以使用顯微電鏡觀察分離後的病毒粒子進行確診。
  2. 可使用酶聯免疫測定法進行檢測確該方法的檢測上限可達到10ng的病毒,不需要特殊的設備,費時4~5小時,使用肉眼即可判斷結果,適合各苗種場用於病毒的確診。

防治措施

  1. 選擇沒有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病史的養殖地區的羅氏沼蝦作為親蝦,進行培育,可以控制該疾病的發生。
  2. 對引進留種的蝦苗,在結合病毒檢測的同時,對蝦苗進行15~30天的隔離暫養,如檢測呈陰性同時未發現白濁病的症狀,則可留作培養種蝦。
  3. 在疾病流行嚴重的地區,育苗車間的所有用具都應嚴格消毒。
  4. 完全淡化後的仔蝦肥水下塘,定期潑“養殖保”等益生菌。
  5. 對有發病徵兆的幼體孵化池,全池遍灑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Ⅰ,含有效碘5%),每立方米水體放藥0.5毫克。
  6. 仔蝦培育池,先將水變肥,透明度在30~40厘米時,再外潑一種複方消毒藥,每立方米水體放藥0.5~1毫克,同時內服藥飼(蝦健康1號或強克99),並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