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時義

羅時義(1785~1854) 陝西孝義廳(今柞水縣)石瓮鄉東乾溝人。清嘉慶十六年(1813)進士,後任湖南省水州州判。

基本介紹

  • 本名:羅時義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陝西孝義廳
  • 主要成就:進士,去官從醫,醫術高超,藥到病除
人物介紹,人物經歷,人物爭議,人物逝世,

人物介紹

羅時義(1785~1854) 陝西孝義廳(今柞水縣)石瓮鄉東乾溝人。清嘉慶十六年(1813)進士,後任湖南省水州州判。上任後見官場腐敗,民怨四起,遂擲官帽,脫官衣,毅然回鄉。他心懷濟世救民之志,購置醫書,日夜苦讀,精求醫術為民治病。無錢購藥,便作傭工籌集資金。看病不分白天黑夜,不避寒暑風雨,隨請隨到。他醫術高超,藥到病除,除陝南人前去求醫外,河南、湖北、甘肅等地患者也慕名而來。被醫好的人以重禮相謝,他拒不收受,並婉言相勸:“如今官府腐敗,民不聊生,我雖有救民之志,也是枉然。只求為民除病解痛,以慰我憂國憂民之心。贈我厚禮,大悖我意。”

人物經歷

鹹豐元年(1851),河南一病人前來就診,羅時義見其病情嚴重,日夜伺守,煎藥、餵藥、餵水、餵飯。一天他上山採藥,不慎跌入深谷,遍體鱗傷,忍痛爬行十多里山路,趕回為病人治療。病人大受感動,稱他為再生父母。兩月後,病人痊癒,走時以百兩銀子相謝,他予以退還,說:“你是萬貫家產的大財主,世間有一個‘德’字是買不到的。以富欺貧,大有人在。你家若有不義之財,應發還原主。只要做到這一點,我就心安理得了。”此人聽後,打躬屈膝說:“我此番死里返生,多虧你妙手回春。我盤剝佃戶的錢不少,回家後定要一一奉還。今後再也不幹這傷天害理之事。”兩月之後,由河南來了四十多人,抬著“神醫救世”大匾,懸掛在羅時義門首。並向他細說了那個財主回家後,即向四十多戶佃農返還銀子500多兩,還把土地讓其無償耕種的經過。羅時義聽後欣曰:“但願天下所有富戶,都能如此通情達理。”

人物爭議

鹹豐二年(1852),孝義廳同知雍載慶令各里甲加收田賦,給其祝壽。百姓無法交納,紛紛外逃。七月雍載慶患重病,奄奄一息。廳署官員請羅時義診治,他試脈後曰:“病入膏盲,危在旦夕。我醫病分文不取,惟願將加收田賦令收回,只有這樣我才能下藥。”雍載慶應諾,當即通知各里甲停加田賦,已收的如數退還。一月後,雍載慶病情大轉。百姓知此事後,捐資制匾,上書“恩哺桑梓”四個金字,敲鑼打鼓掛在羅時義門首。

人物逝世

鹹豐四年(1854),羅時義與世長辭,弔唁者達數千人。人們遵從他生前遺願,將其安葬在雲台山上。並集資在他墓前修建祖師廟,泥塑其像,祀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