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映球

羅映球

羅映球,是老一輩廣東省興寧籍版畫藝術家,1914年生於廣東省興寧市一個泥水匠家庭。2006年在興寧逝世。他一生經歷了中國30―40年代的跌宕起伏;50―60年代的激情燃燒;70―80年代百廢待興和改革開放的百軻爭流。從1936年第一次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失業者》等木刻作品到2006年逝世,長達70多年從事木刻藝術創作,其木刻作品多達千餘件,國畫作品更是不計其數。中國著名版畫家、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古元先生曾親筆為羅映球先生寫下“碩果纍纍、刀筆生輝”的題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映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作品出版,作品展覽,作品展,人物生平,社會評價,

個人履歷

1914年 出生於廣東梅州興寧寧新鎮大路村。父羅兆泉,泥水匠;母賴滿招,務農。
1928年 15歲,學刻印章。
1929年 16歲。1月至2月,魯迅以“朝花社”名義出版藝苑朝華畫輯《近代木刻選集》(一)(二),拉開紹介創作木刻的序幕。
1931年 畢業於以彩國小。8月17日至22日,魯迅在上海舉辦木刻講習會,標誌中國新興版畫運動的開始。“九一八事變”,隨後日寇占領東北三省,中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運動。
1932年 考入興寧縣立一中,拜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為師(淵公當時兼任興寧一中、興民中學兩校學監),得到何老先生的悉心載培和教導。後畢業於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美術教師劉漢光輔導其學習中國畫,帶領出外寫生。
1934年 在永和補習館補習至1935年,期間,結識畫家傅思達,繪畫受其輔導。
羅映球特為革命導師何子淵贈畫《木棉報春》羅映球特為革命導師何子淵贈畫《木棉報春》
1936年 開始在文宇國小任教。結識羅清楨,受其影響,開始木刻創作。在上海《大公報》發表木刻作品多幅,其中有一幅反映工人失業自殺的作品《失業者》。有作品《骨肉流離道路中》等。
1937年 “七七事變”,日寇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參與“興寧抗敵後援會”,繪製國難地圖等抗日宣傳活動。
1938年 在興寧義正國小當美術教師。暑假,與同學曾鐸良、羅文耀在興寧東門的立範國小舉辦三人聯展,畫展內容以宣傳抗日為主,大部是漫畫和一些木刻國畫。有木刻作品《作坊》。
1939年冬,羅映球有感於早年就讀興寧一中之時,自己不僅在思想上受到革命導師何子淵的薰陶和啟迪,而且在學業和生活上,亦得到何老各方面的關懷和接濟,感慨良多,特披衣秉燭,作《木棉報春》一幅,親手贈予自己革命道路的領路人子淵先生,聊表對淵公的崇高敬意。(轉贈勝天家兄,特贈子淵先生留念,弟惠〈繪〉像,一九三九年冬。紫房日照胭脂影,素艷風吹膩粉開,丁丑冬月映球畫)。並欣然接受淵公囑託,與子淵外甥王立會面,每周六指導王立木刻。
冬,與王立、王建華主辦了《詩與木刻》三期。【王立,廣東興寧人。1943年參加中國木刻研究會。曾任廣東畫院秘書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何子淵第八的妹妹之長子。】
同年,大女兒出生。與原配陳氏生。6月下旬汕頭地區大部分淪陷,未淪陷的興寧梅州市梅縣區遭日機轟炸。創作木刻《搶修敵機炸毀的橋樑》。
1940年 在梅州舉辦個人國畫展。啟文中學的校長觀展之後,遂生聘教之意。有木刻作品《強迫捐餉》。
1941年 在梅州啟文中學(1949年後改為隆文中學)任教。為啟中壁報繪製抗日漫畫。有木刻作品《在敵人的鐵蹄下》。受邀興寧防空指揮部畫地圖。刻了木刻連環畫《一個人的受難》發表在《防空季刊》上。出版個人畫集。

作品出版

1942年 與羅戈漢、羅鴻萬、張綠波等出版《木刻選集》。11月,羅清楨病逝,參與張羅後事。經曾鐸良推薦,國民革命第九集團軍雲南大理部隊軍長鐘彬(興寧崗背人)邀為美術幹事(有關資料稱為總政治部工作隊漫木宣傳隊隊長),但因暈車厲害,未能到任,途中到了韶關就留在另一國民黨部隊搞木刻,宣傳抗日,一起工作的有李樺梁永泰吳忠翰。負責出版《前哨》、《戰地畫刊》、《鐵筆新選》、《現代將領集》等。
1944年 在寧中中學任教。《口甜心劍》、《迫糧》、《搶修橋樑》等在上海《大公報》發表。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為其編輯出版了《旅途拾零》等4冊木刻選集.
1947年 有木刻作品《母子》。
1949年 春,在興寧梅興中學教書。6月,任興寧文教科宣傳幹事,繪製毛澤東、朱德畫像以迎接解放軍進城。陸續創作木刻中外革命偉人像。隨後參加寧新區工作隊。最後回寧中中學任教。11月有木刻作品《魯迅遺像》發表在《新興報》上。
1950年 創作《迎豐收》、《山區鬧高產》、《冬種》、《我為隊里放鴨》、《昔日荒地》等作品。8月完成出版《中外革命偉人版畫集》。二女兒羅秋苹出生。與劉嫦英生,劉1926年出生,與羅映球1943年結婚。
1954年 三女兒羅秋苑出生。
1955年 版畫《把青春獻給農村》、《古松蔭下》、《積肥》、《墾荒》、《勞動日》等送廣東省參展。《古松蔭下》送墨西哥展出。
1956年 加入廣東美術家協會。當選興寧政協常委。10月,作品《歇響》入選全國第二屆版畫展展出。11月,作品《把青春獻給農村》入選華南版畫展在廣州、南寧展出。長子羅秋波出生。 1 1 Q2CrQ
1957年 在寧中中學執教,先後培養了曾道宗、潘晉拔、陳其旋羅幼新陳偉巨、張治平等,他們後來都成為畫家、美術教育家。
1958年 創作巨幅版畫《水口大橋工地》。
1959年 版畫作品作《學校紅磚廠》入選第四屆全國版畫展。 
1960年 在興寧師範任教。創作完成《合水水庫》、《黃陂運河》、《水口大橋》、《橫湖新村》等巨幅版畫在上海展出,評價甚高。《餵牛》入選“北京廣東四川版畫展。創作《水閘工地》、《當它未出工的時候》、《勞動日》等,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廣東文藝》發表。作品《邊地鮮花》組畫送澳大利亞展出。

作品展覽

1962年 次子羅秋帆出生。有版畫作品《田間歸來》、《夕陽西下》等,風格抒情優美。
1964年 有版畫作品《合水之夜》、《漁汛季節》、《耕山》等。
1965年 有版畫作品《開春》、《田間》、《喝》等。
1966年 有版畫作品《堤上》。文革開始。
1968年 下放合水“五·七幹校”勞動。
1970年 被迫退職。從幹校回家。從事民間藝術。
1972年 落實政策,復職,在葉塘中學任教。 
1973年 有版畫作品《豐收的日子》。
1975年 有版畫作品《客家三月》。
1976年 作品《鮮花》在中國美協舉辦的“四川廣東浙江三省版畫展”展出。作品《山區新平原》入選《廣東版畫選集》。
1979年 多次到四望嶂礦區體驗生活,寫生畫畫。創作《煤山》《大道朝陽》。作品《大道朝陽》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卅周年全國美術展覽》。10月,在新會參加廣東省美協舉行的版畫家座談會,提出成立清楨版畫會的建議,獲贊同。出任梅州市文聯副主席。
1980年 退休。3月,出席廣東省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6月,興寧美術界成立“清楨版畫會”,任該會會長。加入興寧民盟,任副支委兼組織部長。
1981年 主持編輯《清楨版畫會黑白版畫選》。版畫作品《家鄉》、《添磚增瓦》入選廣東省美術展覽。
1982年 1月《三老畫展》(馬玉書、羅映球、李希濂)舉辦。10月《清楨版畫會黑白版畫選》第一集出版。騎腳踏車到霍山寫生,往返180公里。徒步登上1000多米的鐵山嶂寫生。從1975年至1982年每年定期於7月到8月,被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美協抽調為版畫骨幹作者,組成創作組赴省內各地採風深入生活,創作版畫。
1983年 元旦,中國版畫協會、梅州地區教育處文化處在梅州文化館聯合舉辦《羅映球版畫展覽》。5月,李樺到汕頭澄海為潮汕版畫會講學,受邀請前往參加。10月,42幅作品參與廣東省美協在廣州舉辦的《羅映球、陳望、黃樹德、阿濤、陳柏堅版畫展》。版畫《八鄉山》入選第八屆全國版畫展覽。《客家農村》入選廣東省農村農場新貌畫展。獲梅州地區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1984年 香港《晶報》、《大公報》發表其作品專版,刊發作品17幅。作品 《山村明珠》、《綠竹叢中》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了35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覽。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 84年末至85年初,興寧市政協組織5人到北京參觀全國美展,與著名版畫家古元會面,古元為其題詞“碩果纍纍,刀筆生輝”。前往廣州參加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興寧政協舉辦羅映球從藝50周年慶祝活動,舉辦《羅映球從藝50周年版畫展》。

作品展

1986年 8月前往香港,參加香港中華總商會嘉屬同鄉會舉辦的嘉應書畫研究會書畫展活動,有版畫作品8件在畫展中展出。《羅映球版畫選集》、《清楨版畫會作品選》在香港印刷出版。版畫作品《嘉應風光》、《重披新裝》、《新生》參加在日本舉辦的第11回“日中交流美術展”,《嘉應風光》獲橫濱市教育委員會獎。《重披新裝》入選廣東省1986年市(地)美術作品調展暨各市(地)優秀美術作品展覽。作品《八鄉山》和《新四軍重建軍部》被新四軍紀念館收藏。
1987年 1月獲中共梅州地委、行署表彰。5月,版畫作品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12回日中交流美術展和現代中國·國畫版畫展覽會。木刻作品《骨肉流落道路中》、《搶修敵機炸毀的橋樑》等5幅參加廣東省紀念七七抗戰50周年回顧書畫展。12月在興寧縣文聯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被推舉為文聯榮譽主席。
1988年 版畫作品《多出良材》入選廣東省美協舉辦的“綠化廣東”畫展。
1989年 完成巨幅版畫《百牛圖》、《嘉應風光》兩幅分別為25厘米×1080厘米、30厘米×1000厘米。
1990年 7月,往廣州參加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991年 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版畫家協會聯合舉辦的“紀念魯迅誕辰110周年暨新興版畫60周年”大會上,獲得新興版畫貢獻獎。因經濟拮据,無法前往北京參加活動和領獎。6月,中國版畫家協會和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在珠海為其舉辦羅映球版畫展。再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1992年 榮獲梅州市文藝梅花獎。從1986年開始連續三次獲此獎項。
1993年 有版畫作品《合水湖畔》入選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美協舉辦的“建國44周年紀念版畫展”。
1994年 8月至10月前往肇慶寫生,11月往桂林灕江、柳州等地寫生。版畫作品《合水湖畔》、《山村明珠》、《綠竹叢中》入選廣東省文化廳和廣東省美協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美展。
1995年 版畫作品《長空雁叫霜晨月》入選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和廣東省美協舉辦的“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美術書法展”。11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版畫家協會主席王琦為即將於1996年舉辦的羅映球畫展題詞“藝術之樹常青”。 V@\`aQWK
1996年 中國版協、廣東省美協、梅州文聯等舉辦“羅映球從藝60周年畫展”。
1997年 版畫《山裡的活力》在“紐西蘭書屋作品展覽”展出,收入《紐西蘭首屆中國書畫展作品集》。8月,在興寧舉辦木刻培訓班。
1998年 梅州畫院、興寧市文聯合編出版《羅映球美術作品選》。7月,在興寧舉辦版畫培訓班。
1999年 版畫《春風又綠客家村》在中共廣東省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美協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美展”展出。
2001年 版畫《紅軍不怕遠征難》選入“深圳市榮獲國際花園城市一周年書畫展”入選《謳歌深圳,愛我中華》大型畫冊。中國畫《報喜圖》參加“慶祝澳門回歸書畫展”收入《澳門回歸書畫集》。版畫《山高林又密》入選廣東省慶祝建黨80周年美展。興寧市政協、文聯舉辦“羅映球李夢九書畫展”。
2002年 版畫《在高高的山崗上》入選2002屆廣東版畫展。
2003年 8月《羅映球畫集》出版。版畫《在高高的山崗上》被何香凝美術館收藏。
2005年 3月,作畫拿顏料,不慎跌到,住院1個月。8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舉辦的著名版畫家羅映球從藝7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活動在興寧舉行。
2006年 3月15日在興寧逝世,享年93歲。
2007年 梅州畫院、清楨版畫會出版羅映球美術作品紀念專刊。4月,版畫作品《牛群》及《羅映球畫集》被泰國國家美術館收藏。7月廣東美術館舉辦“雕刻時光--羅映球的版畫藝術”展覽,出版《雕刻時光·羅映球的版畫藝術》畫冊。廣東美術館收藏羅映球版畫作品50件。
2013年 8月5日至14日,中國美術館將舉辦“鐵筆如椽——羅映球版畫藝術展”。展覽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協,廣東省委宣傳部、梅州市委、梅州市政府主辦。中國美術館屆時將收藏羅映球作品200餘件。
與著名畫家王立等人一起倡導、組織,於1980年6月成立了清楨版畫會,影響波及廣東、江西、福建、新疆等省(區),培育了陳慶雄、陳誠謀、劉可為、肖希正、李道祥等一批有作為的版畫家。其事跡載入《中國美術年鑑》、《中國版畫年鑑》、《中國美術辭林》、《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

人物生平

作為老一輩藝術家,羅映球先生一輩子沒有擔任過美術界任何重要的領導職務,然而作為藝術家他卻以上千件反映社會生活變幻的木刻作品和難以計數的國畫作品,而成為中國社會70多年滄海桑田的鮮活見證。羅映球先生一生沒有創作出在現當代美術史上能引起重大爭議或重大反響的木刻作品,卻在致力於版畫民族性、地域性風格的探索道路上執著前行,一枝獨秀,為人們今天進行嶺南地域性版畫藝術研究提供了珍貴的範本。羅映球先生一輩子生活在貧困的粵東北山區,70多年藝術生涯中經歷過抗日戰爭的烽火,當家作主的欣喜,政治運動的衝擊,解放思想的自由,期間有不少能改變羅映球先生人生境遇的機會,然而他卻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幾乎半封閉式地生活在農村的老屋,領著當老師的微薄薪水(直至逝世也未超過千元)擇“藝”而固執,筆耕不輟,創作了大量反映時代、富有濃郁客家山區生活氣息的木刻作品,並自創“循刻法(減板木刻),而這一技法手段在中國版畫發展過程中竟是“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張新英)。
70多年間美術界各種藝術思潮紛至沓來,風格輪替,爭論不休。而羅映球先生卻始終如一地堅持著自己要“對得起人民”的責任,無論是對家鄉的山鄉民風,農家六畜,瓜果松木,工人、農民、學生、婦女等無一不用質樸的寫實手法,充滿情感的表現,直至生命結束。這70多年羅映球先生的人生和藝術沿著一條清晰的軌跡,從起點到終點,從未因外界干擾而中斷或偏離。這就是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的“為社會,為人生而藝術”的創作原則。羅映球先生帶著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的情感,在“為社會,為人生而藝術”的感召下,雕刻作品,雕刻人生。
古人用“擇善而固執之”來勸諭人們堅守自己對美好事物的選擇,對信念的堅持。藝術家羅映球先生把“為社會、為人生而藝術”作為“善”;客家人羅映球先生把對家鄉山川民風的深沉情感作為“善”;以平和的心態、敦厚的表情,用客家人的堅韌固執了一生。

社會評價

羅映球先生的一生是一個普通人的一生,是一個平凡的藝術家的個體藝術史,然而他又仿佛不是單個人,單個藝術家的歷史。我更願意相信他是那個生長並奮起於中華民族在最危難時刻的群體的歷史。那個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使命感和責任感,任勞任怨,擇善而固執。羅映球先生是屬於那個群體的。
鐵筆丹青大良才——觀“鐵筆如椽——羅映球版畫藝術展”有感
有悲鴻畫風的嚴謹,
似白石筆下的飄逸,
如子愷小品的雋永,
您質樸清新的佳作堪與大師媲美震撼心靈。
摯愛祖國山川之濃烈刻綠了一山又一山
眷戀桑梓風物之深情真畫出可愛的家鄉
吟唱時代氣息之純粹因是您精心操作
您一生為民的藝術創作與堅守終迎來新生活新詩篇
正是您七十餘個春夏秋冬紮根田園孺子牛的耕耘,
才培育出百花園中您的朵朵小花芳馨永恆。
如此有地方色彩且具歷史價值的累累碩果當然是世界的
但她更應該首先屬於您——羅映球的!
默默地奉上這幾個詞敬獻於您的墓前:
平凡、偉大、老驥伏櫪。
深深地鞠躬向您致敬:
永垂不朽——您當之無愧!
謹以此文紀念羅老先生誕辰100周年!
北京一觀眾
注釋:
① — ⑥引自羅映球以下作品名稱:
①《多出良才》,1980年,45000px×31250px,油印套色木刻。
② 《綠了一山又一山》,2000年,25625px×37500px,油印套色木刻。
③ 《畫出可愛的家鄉》,1999年,31250px×33750px,油印套色木刻。
④ 《精心操作》,1937年,10625px×8437.5px,油印黑白木刻。
⑤ 《一生為民》(組畫),1999年,油印套色木刻。
⑥ 《新生活新詩篇》(組畫),1959年,油印套色木刻。
⑦ — ⑨根據展覽上摘錄的羅老文章:
⑦ 羅老談創作時說到魯迅名句“甘為孺子牛”。
⑧ 羅老九旬時寫《我的心裡話》中說:“90年我始終是一顆小草 / 能開出一朵朵鮮艷的小花
/ 在百花園中增添一點色彩 / 就是我的心愿 / 也是我的幸福。
⑨ 羅老說魯迅先生那句“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話對他影響至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