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托長波理論:一種以初級產品與工業品的相對價格分析經濟長期波動的理論。
羅斯托長波理論於20世紀70-80年代內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華·惠·羅斯托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斯托長波理論
- 提出人物:華·惠·羅斯托
- 提出時間:20世紀70-80年代
- 長波周期:三種
提出理論,具體理論,
提出理論
羅斯托長波理論:一種以初級產品與工業品的相對價格分析經濟長期波動的理論。
羅斯托長波理論於20世紀70-80年代內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華·惠·羅斯托提出。
具體理論
在1953年出版的《經濟成長進程》一書中,他指出:“現代經濟史的進程不僅以周期性波動,而且以包括實際收入和就業的幾個周期的較長階段為標誌。在這種較長的階段中,世界經濟顯示出部門之間相對價格運動的趨勢,部門之間收入分配的趨勢,重新投資所獲收益的主要特徵的趨勢,以及一般價格的趨勢。”他認為1951年以後的20年間,由於農產品與原料價格相對低廉,形成了一個局部通貨膨脹的經濟下降時期。1972年,價格上升,世界經濟進入康德拉季耶夫長波第五個周期的上升階段。在1978年《世界經濟:歷史和前景》一書中,羅斯托識別了三種長波周期:
一是“強調農產品和原料稀缺或豐裕階段”的長周期;
二是“價格”利率和其它價值序列的長周期;
三是“核心是總的增長率波動的周期,增長伴隨著國際與國內移民速度的變化,轉而加速了對運輸、住宅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