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林:女,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副教授。文學博士(南大中文),曾從事哲學博士後(南大哲學)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慧林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性別:女
- 職稱: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副教授
研究範圍,學術文章,譯文,獎項,課題項目,課程,
研究範圍
目前進行以時空形式及“空間化轉向”理論為坐標軸的交叉學科研究,研究範圍涉及戲劇影視藝術、中國現當代文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研究。
學術文章
1、《兩種電影美學原則的分野——<金陵十三釵>與<別離>之個案比較》,載《文藝研究》,2012年第11期。
2、《不可能的自由選擇——存在主義哲學視角下的薩特戲劇<死無葬身之地>解析》,載《外國文學評論》,2009年第4期。
3、《創造性的地理學:多重藝術時空結構的交融、互鑒和拓展——以電視綜藝節目的演播空間為例》,載《影視文化》,2012年,總第7期。
4、《“先鋒”的蛻變:從憧憬時間到邊緣空間》,載《文藝爭鳴》,2012年第8期
5、《女作家自戀性寫作: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斷絕》,載《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6、《當代文學“細節肥大症” 反思——以莫言的小說創作為例》,載《文藝爭鳴》,2009年第4期。
7 、《中國文學啟蒙現代性的三種走向——兼論“張愛玲熱”的原因》,載《文藝爭鳴》,2009年第1期。
8、《都市景觀:西方想像和現實消費的縫合體》,載《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9、《不可躲閃的命運之箭——簡析美國迪斯尼公司音樂劇<阿依達>故事背後的深層寓意》,載《劇影月報》,2008年第5期。
10、《視域:橋與牆的博弈》,載《二十一世紀》(香港),2008年4月號。
11、《從戲仿到惡搞:娛樂泛濫時代文學的價值危機》,載《當代文壇》,2007年第4期。
12、《從“時間”展望到“空間”擠壓:當代詩歌時空體驗的轉變》,載《揚子江評論》,2007年第6期。
13、《塞壬將如何歌唱——近幾年中國女作家的長篇小說創作反思》,載《文藝爭鳴》,2007年第1期。
14、《文壇怪狀:我是現代性我怕誰》,載《作品與爭鳴》,2007年第6期。
15、《成人視角:身份焦慮下的文化悖論——以張愛玲早期小說創作為例》,載《天府新論》,2006年第1期。
16、《問卷解讀:90年代文學思潮演變規律探尋》,載《當代文壇》,2006年第6期。
17、《一種空洞而中庸的生命美學》,載《粵海風》,2006年第3期 。
18、《青春版<牡丹亭>熱後的思考》,載《文藝報》,2006年2月16日 。
19、《意識和無意識的縫合——消費社會的文化特徵》,載《文化中國》(加拿大),2005年第4期。
20、《作為一種現象:缺席的在場者與在場的缺席者——對閏泉、劉方喜論爭的看法》,載《粵海風》,2005年第2期。
譯文
21、《空間的建築學》( 列斐伏爾的《空間的生產》的第3章) ,劉懷玉、羅慧林譯,劉懷玉校;載《文化研究》第10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獎項
江蘇省“長江杯”2012年度江蘇文學評論獎
課題項目
主持的課題分別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畫資助。參加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後期資助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
課程
影視劇寫作(上 電影編劇部分) (本科) 核心課程
影視文化理論與批評 (本科、作家班) 選修課程
外國電視劇研究 (本科) 選修課程
電視劇研究專題 (全日制藝術碩士) 核心課程
電視藝術理論 (本科、作家班) 選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