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康熙《羅定州志》記載:“鐵爐一座每年納餉銀一十八兩七錢五分。鐵爐議增科場經費銀五兩。鐵爐議增藥彈銀二十一兩。康熙二十一年奉文加增銀一兩七千錢五分。”即至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每座鐵爐需徵稅四十六兩五錢。比羅定州所收的酒稅三十兩、各處墟場的山漆稅二十一兩還要多。冶鐵業是羅定州當時重要的賦稅來源。
查閱地方志和《兩廣鹽法志》等史書統計可知,羅定直隸州有明確記載的鐵礦產地有2處,分別是羅定州的大塘基和東安縣的大台山;冶爐共有20處,其中有羅定的甘河、石門,東安的南浦、蘆荻,西寧的平民垌、中火等。
清初屈大均先生撰寫的《廣東新語》一書記載了許多有關廣東物產民俗,其寫到“鐵莫良於廣鐵”,又有“諸冶惟羅定大塘基爐鐵最良,悉是鍇鐵,光潤而柔,可拔之線,鑄鑊亦堅好,價貴於諸爐一等”的記載。民國《羅定縣誌》記載:“按粵鑊有二,曰佛山、曰連灘,鑊薄而儉柴,人尤多用。然而非出於連灘,實由羅定輸出”。
羅定,明清時期為直隸州,下轄東安、西寧兩縣。羅定水系發達,南江水網遍布全境,自春秋時期開始,水路交通就成為主要的對外交流方式。境內的南江由南向北注入西江,是中原南通高州、雷州、徐聞一帶的重要通道,被專家學者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對接通道。據《民國羅定縣誌》記載,羅定有重要古渡34處,古橋69處。水路從今鬱南縣南江口溯羅定市至船步、太平、羅鏡、泗綸、加益等鎮。在南江沿岸中,保留有工業遺址、古城址、古墟、古渡、古埗頭、古碼頭等文化遺存。
清阮元《廣東通志·輿地略·物產》記載:“陽春、陽江及新興產鐵諸山割入東安,商販從羅定江運集佛山,以羅定為良。”羅定鄰近有陽春等重要的鐵礦石源產地,陸路有西山大道、官大路等對接,水路有羅鏡河、船步河對接南江。據分界鎮三和大隊退休船工講述,以前在分界三和常停泊三、四十條船,船隻裝載生鐵、鐵鍋等土產土貨,經羅鏡河、南江直通西江,運輸到佛山、廣州等地進行再加工,再輸向世界,發達的水路交通為羅定的商貿發展奠定了基礎。
羅定還有豐富的資源供應。一是林木資源。冶鐵需要大量燃料,根據宋應星《天工開物》可知:“凡鐵一爐載土二千餘斤,或用硬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選利便。”因北方煤炭資源豐富,而南方林木資源充足,所以大體上是南方用木炭,北方用煤炭。羅定地處亞熱帶,森林密布,分界鎮的爐下村大爐遺址位於婆髻山之間,林業資源豐富,保證了煉鐵燒制的木炭供應。二是水資源。因淘洗砂鐵和冶鐵,需要大量水資源,所以冶鐵場還必須具備靠近水源的條件。羅定分界鎮的爐下村冶鐵遺址鄰近甘河,甘河是羅鏡河的支流,一年四季水量充足,可為爐場提供淘洗礦石和工人生活用水。其他爐場遺址也是建在溪流附近。三是鐵礦資源。根據中山大學教授黃啟辰繪製的《明代中國鐵礦產地示意圖》統計,總計明代全國有鐵礦產地的縣246個,其中廣東有29個,占全國鐵礦產地的11.8%,居全國第二位。羅定是其中鐵礦產地29個縣之一。到了清代,因礦產資源過度開發,鐵礦資源逐漸枯竭,後由羅定鄰近的信宜、陽春輸入鐵礦石。
羅定直隸州冶鐵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分界、羅平各地均有鑄鐵的生產,尤以羅平營下,其全村皆以鑄鐵為業,建國後仍如此。由於冶鐵業的興旺,帶動了周邊的發展,人口聚集,形成村莊集市。在羅定就有許多與冶鐵有關的地名,包括爐下村、鐵爐村、簕渣村、鐵場、雞公爐、舊爐督等。
主要景點
船步山區以明清冶鐵遺址最著名,其中鐵爐村、簕渣村、雞公爐村、
舊爐督村四個小山村曾有新舊煉鐵爐6座,是明清廣東最著名六座冶鐵爐中的四座(另有兩座在今信宜思賀境內),現遺存有礦渣、結爐磚、鐵渣和運梗路等,更重要的是每座鐵爐都有供煉鐵人祭祀的神社(馬娘娘和羅娘娘),鄉間還流傳煉鐵的種種神奇傳說。
舊爐督村東邊冶鐵遺址是六座鐵爐中建造最早的一座,故名舊爐,仍有冶舊爐遺址、爐地、爐廳的地方,還有用於提供堅炭煉鐵的堅炭窯以及一棵由當時冶鐵爐主人親手從東莞移植的香樟古樹。
雞公爐冶鐵遺址在村雞公爐村內溪邊一個叫爐地的耕地傍。
鐵爐村的冶鐵遺址是一處面積有約50平方米,有大量鐵渣、礦石和炭屑,命名為鐵爐。五座爐煉出的生鐵匯集到鐵爐進行炒煉,鐵爐村東側有炒爐遺址。
簕渣冶鐵遺址就在簕渣村的村口黃屋山腳,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在山邊水溪還有廠場爐場遺址占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 ;簕渣村 與鐵爐村、舊爐督呈一字排列。
前面提及六爐所在地均以爐為地名,形成了六個村莊;六座爐屬同一爐主。爐主麥文元,東莞人,其四世祖曾向水源爐歐姓人學鑄鐵。《兩廣鹽法志、鐵志》有關於勒渣、水源兩爐的記載。
另外,在分界鎮金田村也有冶鐵爐遺址,是羅定市(縣)的文物保護單位,發現於1978年,1985年的《文物》雜誌也曾有報導。分界爐下村鐵爐遺址僅存的鐵爐由於風化及後期人類活動的毀壞,爐頂部已不復存在,殘存的爐體高271厘米,呈橢圓形,東西相距343厘米,南北相距149厘米,四面爐牆從口沿向下逐漸收縮,上大下小,至爐底近乎垂直,爐底部已接近圓形。爐底東西相距96厘米,南北相距86厘米。在底部鋪一層青灰色磚,磚長30厘米、寬14厘米,磚下墊上一層很厚的鹽坭與耐火砂的混合物。鐵水口長76厘米、寬55厘米,高度因毀壞不可知。爐口內寬外窄,鼓風口在南面爐牆,進風管道已坍塌,兩側還各保留3個疊起的青灰磚,相距22厘米,應是進風管道的寬度。風從鼓風管道進入爐膛,還經過一個爐膛與風道之間的風嘴。風嘴形成“V”形,是用整塊耐火石鑿成,長寬50厘米。風嘴口沿稍有一點向上彎曲,形如糞箕口。該冶鐵爐遺址被雜草竹從根部侵蝕,殘存爐膛底部外向部分逐漸破損,東西方向的長軸也在逐年被侵蝕而縮短,爐坪、廠址等基模尚在,殘體頂點到爐場坪約有3-4米,根據同時代鐵爐可推測原爐高約6-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