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佛號事件,近代美國侵犯台灣事件。1867 年,美船羅佛號在台灣南部的琅嶠(今恆春半島)附近觸礁沉沒,船上的十餘人被當地高山族人所殺。事後,美國悍然派其東印度艦隊司令貝爾率艦隊進行武裝進犯,陸戰隊登入後被高山族人民奮勇擊退,指揮官被擊斃。因為當時美國實力不足,便與當地高山族首領卓杞篤談判解決事端,其後,支持剛走上擴張道路的日本進行了1874年侵台行動。
基本介紹
- 名稱:羅佛號事件
- 地點:恆春半島
- 時間:1867 年
始末,
始末
台灣生番久屬化外,殺人為雄。航海遇風,或至其地,輒遭害。而番政措施未得其宜,故每出交涉,幾危台灣者數矣。先是,鹹豐八年,英國商船西爾偏篤號遭風,破於鳳山縣轄之枋藔,遇番出草,被殺虜,逃者僅數人。十年,普國軍艦優爾麥號至其地,艦兵上陸獵,途次遇番,相鬥。艦長發炮擊,始入山,然不能永懾也。南方之番為科亞爾族,分處琅嶠一帶,地險族強,未服政令。而守土官又畏事,莫敢討,故為害尤烈。同治六年三月初九日,美國商船那威號(即羅佛號)自汕頭出帆,遭風,至台灣南岬,觸礁沒。船長馬西德率所部乘小艇至琅嶠,上岸,為番狙擊,皆死。水手某廣東人也,伏草中得免,西走數百里,至打鼓,告官,為達英領事。英領事電報北京公使,轉語美公使。美公使聞之,即向政府交涉。時英軍艦優爾摩厲德在安平,管帶甫魯道聞之,趣至其地,索美人,欲拯救之。二十六日上陸,又受番狙擊,莫能往,乃歸打鼓,赴廈門。初,美公使照會政府,請討生番,以保航路。政府答以番界非台灣政令所及。美公使即報其國,派兵討。六月,水師提督彼理(即貝爾)率軍艦二艘,兵百八十有一人,以十九日至番地。番拒戰,副提督馬特西節(今譯“馬肯基”)沒焉。美軍大敗,退艦中。是地為南鄙僻遠之域,山峻谷險,荊棘叢生,而科亞爾族尤悍,四出屠殺,敗則竄入山,據險莫破。彼理報其國,美政府必欲懲之,乃與台灣鎮道議會討。九月,台軍與美軍偕行,以領事李仙得主其事。至柴城,台軍不盡力,李仙得亦知戰未必勝,不如說降,乃率通事入其社,從者五人,見番酋,為琅嶠八社之最強者,責以妄殺遭難之罪。酋謝不敏,置酒款,並歸船人之顱,立誓和好。謂此後苟有漂至者,如須供其不足,可舉紅旗為信。事畢始歸,而琅嶠平地生番遂無再害外人之事。(摘自連橫《台灣通史卷十四.外交志.美船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