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

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成員、美國的前排球選手、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曾代表美國排球隊參加1988年、92年和96年三屆奧運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
  • 國籍:美國
  • 職業: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
  • 主要成就:代表美國排球隊參加1988年、92年和96年三屆奧運會
奧委會簡介,奧委會成員,相關報導,

奧委會簡介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894年6月23日成立,共有49個體育組織和12個國家的79名代表參加在巴黎舉行的成立大會。國際奧委會總部設在瑞士洛桑。
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
國際奧委會是一個非政府性、非盈利性和永久性的國際體育組織。它是領導奧林匹克運動和決定有關奧林匹克運動問題的最高權力機關。
國際奧委會與其成員國或地區,以及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相互承認。
國際奧委會委員是由奧委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委員數目並不是固定的。

奧委會成員

大會
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
執行委員會
法律委員會
主席:凱巴·姆巴耶(塞內加爾)
藥物委員會
主席:亞歷山大·德梅羅德 (比利時)
運動員委員會 (2000.11.28-)
主席:彼得·塔爾貝里(芬蘭)
副主席:阿爾貝王儲(摩納哥)  
委員:
鄧亞萍(中國,桌球,女)
尼古拉斯·約恩松(瑞典,越野滑雪)
米蕾亞·路易斯(古巴,女排)
努爾丁·莫塞利(阿爾及利亞,田徑)
瑪麗亞·盧爾德斯·穆托拉(莫三比克,田徑,女)
羅蘭·巴爾(德國,賽艇)
謝爾蓋·布勃卡(烏克蘭,撐桿跳高)
查梅因·克魯克斯(加拿大,田徑)
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美國,排球)
亞歷山大·波波夫(俄羅斯,游泳)
揚·熱萊茲尼(捷克,標槍)
蘇珊·奧尼爾(澳大利亞,游泳)
曼努埃爾·埃斯蒂亞爾特(西班牙,水球)
道德委員會 (1999年4月12日選出)
凱巴·姆巴耶(塞內加爾) (1999.4.12- )
凱萬·戈斯珀(澳大利亞) (1999.4.12- )
豬谷千春(日本) (1999.4.12- )
霍華德·貝克(前美國參議員) (1999.4.12- )
羅伯貝爾·巴丹泰(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前掌璽和法務部長)
哈維爾·佩雷斯·德奎利亞爾(秘魯人、前聯合國秘書長)
庫爾特·富格勒(前瑞士聯邦主席) (1999.4.12- )
沙爾馬涅·克魯克斯(加拿大人,運動員) (1999.4.12- )
總秘書處
奧委會委員:
約瑟夫·布拉特爾(瑞士) (1999.6.20-)
亨利·埃德蒙·奧盧費米·阿德福佩(奈及利亞) (1985-)
艾哈邁德·法赫德·薩巴赫(科威特)(1992-)
賽義德·沙希德·阿里(巴基斯坦) (1996-)
托馬斯·巴赫(德國) (1991-)
費爾南多·費雷拉·利馬·貝洛(葡萄牙) (1989-)
納瓦勒·穆塔瓦基勒·班尼斯(摩洛哥) (1998-)
多納·皮拉爾·德搏爾馮(西班牙) (1996-)
瓦列里·博爾佐夫(烏克蘭) (1994-)
羅伊·安東尼·布里奇(牙買加) (1973-)
佛朗哥·卡拉羅(義大利) (1982-)
理察·卡里翁(波多黎各) (1990-)
薇拉·恰斯拉夫斯卡(捷克,女) (1995-)
弗拉迪米爾·切爾努沙克(斯洛伐克) (1981-)
張雄(朝鮮) (1996-)
奧塔維奧·欽寬塔(義大利) (1996-)
菲利浦·沃爾特·科爾斯(澳大利亞)(1982-)
阿妮塔·德弗朗茨(美國,女) (1986-)
阿爾法·易卜拉欣·迪亞洛(幾內亞) (1994-)
伊萬·迪沃斯(秘魯) (1982-)
居伊·德呂(法國) (1996-)
詹姆斯·伊斯頓(美國) (1994-)
弗朗西斯科·埃利薩爾德(菲律賓) (1985-)
錫南·埃德姆(土爾其) (1988-)
勒內·法澤爾(瑞士) (1995-)
尼科斯·菲拉雷托斯(希臘) (1981-)
安東·海辛克(荷蘭) (1987-)
亞歷克斯·吉拉迪(以色列) (1994-)
雷納爾多·岡薩雷斯·洛佩斯(古巴) (1995-)
理察·凱萬·戈斯珀(澳大利亞) (1977-)
路易斯·吉蘭杜-恩迪亞耶(象牙海岸) (1969-)
哈姆扎·賓·哈吉·阿布·薩馬赫(馬來西亞) (1978-)
穆罕默德·鮑勃·哈桑(印度尼西亞) (1994-)
若昂·阿維蘭熱(巴西) (1963-)
何振梁(中國) (1981-)
蓋哈德·海貝格(挪威) (1994-)
派屈克·希基(愛爾蘭) (1995-)
馬克·霍德勒(瑞士) (1963-)
尼爾斯·霍爾斯特-索倫森(丹麥) (1977-)
豬谷千春(日本) (1982-)
內·因拉巴那(泰國) (1990-)
弗洛爾·伊薩瓦-豐塞卡(委內瑞拉) (1981-)
維利·卡爾特施米特·盧揚(瓜地馬拉) (1988-)
托尼·扈利(黎巴嫩) (1995-)
讓-克洛德·基利(法國) (1995-)
金雲龍(韓國) (1986-)
阿什維尼·庫馬爾(印度) (1973-)
穆斯塔法·拉爾法維(阿爾及利亞) (1995-)
李健熙(韓國) (1996-)
卡羅爾·安妮·萊瑟恩(加拿大) (1990-)
諾拉公主(列支敦斯登) (1984-)
古尼拉·林德貝里(瑞典) (1996-)
阿爾內·永奎斯特(瑞典) (1994-)
呂聖榮(中國,女) (1996-)
亨利親王(盧森堡) (1998-)
胡里奧·塞薩爾·馬廖內(烏拉圭) (1996-)
夏格達爾扎布·馬格萬蒙古) (1977-)
阿納尼·馬特佳(多哥) (1983-)
凱巴·姆巴耶(塞內加爾) (1973-)
菲德爾·門多薩·卡拉斯基利亞(哥倫比亞) (1988-)
亞歷山大·德梅羅德親王(比利時) (1964-)
羅賓·米切爾(斐濟) (1994-)
阿爾貝王儲(摩納哥) (1985-)
薩米·穆達拉勒(敘利亞) (1998-)
羅克·拿破倫·穆尼奧斯·培尼亞(多米尼加) (1983-)
穆罕默德·姆扎利(突尼西亞) (1965-)
黃思棉(新加坡) (1998-)
蘭維斯·尼科勞(希臘) (1986)
弗朗西斯·沃爾·尼揚圭索(烏干達) (1988-)
岡野俊一郎(日本) (1990-)
荷蘭王子(荷蘭) (1998-)
德尼·奧斯瓦爾德(瑞士) (1991-)
馬里奧·佩斯坎特(義大利) (1994-)
理察·龐德(加拿大) (1978-)
薩姆·拉姆薩米(南非) (1995-)
克雷格·里迪(英國) (1994-)
梅利頓·桑切斯·里瓦斯(巴拿馬) (1998-)
安東尼奧·羅德里格斯(阿根廷) (1990-)
雅克·羅格(比利時) (1991-)
英國公主(英國) (1988-)
拉姆·魯希(模里西斯) (1988-)
穆尼爾·薩比特少將(埃及) (1998-)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西班牙) (1966-)
施米特·帕爾(匈牙利) (1983-)
菲利浦·馮·舍勒(奧地利) (1977-)
奧斯汀·西利(巴貝多) (1994-)
托馬斯·西索爾(辛巴威) (1996-)
伊萬·斯拉夫科夫(保加利亞) (1987-)
維塔利·斯米爾諾夫(俄羅斯) (1971-)
鮑里斯拉夫·斯坦科維奇(南斯拉夫) (1988-)
揚·斯泰於博(挪威) (1966-)
伊雷娜·謝溫斯卡(波蘭,女) (1998-)
彼得·塔爾貝里(芬蘭) (1976-)
沙米利·塔爾皮謝夫(俄羅斯) (1994-)
瓦爾特·特勒格爾(德國) (1989-)
馬里奧·巴斯克斯·拉尼亞(墨西哥) (1991-)
奧萊加里奧·巴斯克斯·拉尼亞(墨西哥) (1994-)
海因·韋布呂亨(荷蘭) (1996-)
安通·弗爾多利亞克(克羅地亞) (1995-)
利奧波德·瓦爾納(奧地利) (1998-)
泰·威爾遜(紐西蘭) (1988-)
wu ching-kuo (中國台北) (1988-)
穆罕默德·澤爾吉尼(阿爾及利亞) (1974-)
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
羅伯特·奇特夫爾特利克

相關報導

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美國運動員將享用中國美食
中新網2008年3月21日電 據聯合早報報導,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美國的奇特夫爾特利克日前澄清,美國運動員參加今年8月的北京奧運會時,將非常樂意享用中國的美食,並不如某些報導所說的不吃中國所準備的食物。
之前有報導指出,美國運動員因為擔心中國準備的食物不合乎健康與衛生標準,決定將美國自己準備的食物空運到北京。然而,目前在瑞士洛桑參加第三屆運動員職業計畫座談會的奇特夫爾特利克,前天在接受媒體的訪問時指出,這樣的報導是不確實的。
他解釋說:“我們在北京有一個訓練中心,而我們的一個食物贊助商願意運送他們的產品給那裡的運動員。一些媒體卻誤解為我們因此不想吃中國準備的食物,這是不確實的,他們也沒有向我們求證。
“我到過北京許多次,那裡的食物一直都很良好。我必須說明的是,在訓練中心的只是一小部分的美國運動員,我們90%的運動員將住在奧運村里,和其他運動員一樣,享用主辦當局所提供的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