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中山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羅俊(中山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俊,1956年11月生於湖北省沔陽縣(今仙桃市),引力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原校長,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教授、引力與量子物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天琴計畫發起人。

羅俊1982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物理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85年華中工學院研究生畢業,由中山大學代為授予理學碩士學位;1994年任華中理工大學教授;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2008年任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院長;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0年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3年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2015年至2021年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羅俊長期從事引力實驗的精密測量物理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省沔陽縣
  •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職業: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職務任免,

人物經歷

1982年,羅俊畢業於華中工學院物理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後留校任教。
羅俊
羅俊教授
1985年,從華中工學院研究生畢業,當時該校沒有理論物理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羅俊到中山大學完成畢業論文答辯,由中山大學代為授予理學碩士學位。
1994年,任華中理工大學教授。
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固體地球物理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師從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專家許厚澤院士。
2001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第四批特聘教授。
2002年,羅俊博士論文《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英文)》獲選為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8年5月,任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院長。
2010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3年7月,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2015年1月,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校長,同年發起空間引力波探測計畫——天琴計畫
2017年4月,任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2021年11月,不再擔任中山大學校長。
羅俊
中山大學校長羅俊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羅俊長期從事引力實驗的精密測量物理研究。建立實驗裝置和研究平台,解決了精密扭秤特性研究、高靈敏度低噪聲扭秤系統研製、實驗背景場的監測等問題,使萬有引力常數G值的相對測量精度達到130ppm。進一步解決了球面間距高精度測量和扭絲滯彈性效應直接測量等問題,使G值的測量精度達到26ppm。驗證了牛頓反平方定律在作用程大於66微米範圍內的正確性,否定弱電統一破缺能量標度為1TeV時可能存在兩個額外空間維度的ADD理論預言。給出了宇宙磁場矢勢模型依賴的光子靜止質量上限為1.5×10-52克。主持實驗並表明在1.6×10-7的相對精度內巨觀旋轉物體等效原理仍然成立。研製的空間加速度計成功進行衛星搭載飛行實驗。
從1986年開始的近10年,羅俊長期華中科技大學喻家山人防山洞內的實驗室工作。1998年,羅俊團隊取得了105ppm(ppm:百萬分之一)相對精度的測G結果。2009年,團隊將G的測量精度提高到26ppm,成為國際上精度優於50ppm的七個結果之一。這一實驗結果被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推薦的CODATA值所收錄,並以華中科技大學英文縮寫HUST命名為HUST-09。近10年後,羅俊團隊採用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饋法兩種獨立的方法測G,給出了當時國際上最高精度的G值,相對不確定度優於12ppm,實現對國際頂尖水平的趕超,該測G結果於2018年8月31日在Nature雜誌刊發。
2000年,羅俊注意到國家對精密重力測量技術的迫切需求後,帶團隊啟動空間加速度計研究。6年後,羅俊團隊研製的空間簧片加速度計成功通過搭載飛行驗證,為中國自主研發重力測量衛星打下堅實基礎。2005年,羅俊團隊開始冷原子干涉重力測量實驗,他們研製的冷原子干涉重力儀解析度已居於國際先進水平。
據2020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官網顯示,羅俊已主持縱向科研課題40餘項。
“973計畫”(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
立項年份
項目名稱
項目首席科學家
2003年
基於弱力測量平台的引力及相關物理規律研究
羅俊
2009年
基於精密測量物理的引力及相關物理規律研究
羅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研究期限
資助機構
用差動加速度法探測中程力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990年至199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電磁引力靜平衡法測量萬有引力常數G
面上項目
1994年至1996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相對論與引力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5年至1997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及相關理論問題研究
重點項目
1999年至200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用精密扭秤檢驗光子靜質量上限
面上項目
2001年至2003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引力實驗與理論研究
創新研究群體項目
2002年至2007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角加速度法測量萬有引力常數G的關鍵技術和實驗裝置研究
專項基金項目
2010年至2012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0年
周期法測量萬有引力常數G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06年
扭秤調製法檢驗光子靜止質量上限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8年
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
2018年
高精度冷原子絕對重力儀研製
華中科技大學重大學術進展
羅俊博士學習期間,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20篇。截至2009年12月,羅俊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90餘篇。
據2020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官網顯示,羅俊已發表SCI收錄論文160餘篇。
代表性著作
Tu, L.-C., Luo, J., & Gillies, G. T. (2004). The mass of the photon.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68(1), 77–130. doi: 10.1088/0034-4885/68/1/r02
Luo, J., Tu, L.-C., Hu, Z.-K., & Luan, E.-J. (2003). New Experimental Limit on the Photon Rest Mass with a Rotating Torsion Bala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90(8). doi: 10.1103/physrevlett.90.081801
Tu, L.-C., Guan, S.-G., Luo, J., Shao, C.-G., & Liu, L.-X. (2007). Null Test of Newtonian Inverse-Square Law at Submillimeter Range with a Dual-Modulation Torsion Pendulum.Physical Review Letters,98(20). doi: 10.1103/physrevlett.98.201101
Luo, J., Liu, Q., Tu, L.-C., Shao, C.-G., Liu, L.-X., Yang, S.-Q., … Zhang, Y.-T. (2009). Determination of the Newtonian Gravitational ConstantGwith Time-of-Swing Method.Physical Review Letters,102(24). doi: 10.1103/physrevlett.102.240801
Li, Q., Xue, C., Liu, J.-P., Wu, J.-F., Yang, S.-Q., Shao, C.-G., … Luo, J. (2018). Measurements of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Nature,560(7720), 582–588. doi: 10.1038/s41586-018-0431-5

人才培養

據2020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官網顯示,羅俊指導的博士生中2人獲得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人獲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羅俊指導的博士生胡忠坤塗良成的論文分別獲評2003、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塗良成的一篇論文被羅俊修改了17次才通過。
羅俊不僅精心指導學生,還站在實驗室未來發展的高度,為學生們開闢新的發展研究方向。從引力實驗到周澤兵的精密重力測量、胡忠坤的冷原子物理、再到塗良成的重力梯度測量等,在他的扶持下,這幾名學生都快速成長為中心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
羅俊(中山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羅俊教授
羅俊認為,大學的基本職責是本科人才培養,本科人才培養工作要關注絕大多數學生,要確保絕大多數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頂層規劃對於本科教學十分重要,專業建設要有整體規劃,要確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建立與定位相適應的培養方案,建設與培養方案一致的核心課程體系。他要求本科教學工作要規範有序,要強化教學基本建設。
羅俊認為,博士生的培養質量關鍵在於導師,“一流的大學用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導師是否優秀直接決定了學生是否優秀。因此,他認為提高博士生的培養質量,首先必須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核心是師德師風建設。其次,嚴師出高徒,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還必須狠抓培養過程。要讓博士生在四到五年的學習過程中,經歷完整、嚴格的科研學術訓練,強化學生的原創探索意識和獨立創新能力。
2015年羅俊擔任中山大學校長以來,學校開展了一系列院系調整,其中以珠海校區為主建設了16個涉海院系。羅俊表示,中山大學建設“海洋學科群”是“天時地利人和”。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00年
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2009年12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018年1月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2004年11月
中國物理學會引力與相對論天體物理分會常務副理事長
2016年3月
第七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2017年7月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
2018年1月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9月-2024年1月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委員會副主席
2018年12月
第二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
2019年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空間科學學報》《物理學進展》《深空探測研究》編委
2023年1月
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人物評價

羅俊治學嚴謹,攻堅克難,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多年在艱苦環境下潛心鑽研業務,有關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並運用到重要領域。他事業心責任感強,勤奮認真,處事公正,性格直率,敢於發表意見,尊重集體決策,對自己要求嚴格,擔任中山大學校長是合適的。(時任中組部幹部三局局長喻雲林評)
羅俊團隊的工作非常傑出,為獲得準確G值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擁有羅俊、他的團隊和這樣一個出色的實驗室是中國的驕傲。(美國天體物理聯合實驗室前主席James E.Faller教授評)

職務任免

2021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中山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羅俊不再擔任中山大學校長職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