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酒

罐罐酒

罐罐酒,是盛行於慶陽民間的一種低濃度黃酒。飲用時,將發酵後的酒醅舀入煨罐(瓦罐或瓷罐),加水煮沸,以竹或芋子筒作為吸管,一端蒙以棉紗布或籮底紗網(用於隔酒糟),插入罐中吸飲,俗稱咂酒罐子。罐罐酒在慶陽的環縣、慶城縣的馬嶺鎮、寧縣、鎮原的南三鎮和北四鎮等地特別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罐罐酒
  • 外文名:guanguanjiu
  • 性質:盛行於慶陽民間的一種低濃度黃酒
  • 遠溯:五六千年以前
  • 目錄:慶陽的歷史
  • 目錄:黃酒文化
  • 目錄:罐罐酒的發展
簡介,目標,

簡介

慶陽是我國農耕文化和周先祖發祥地之一,農作物的種植可遠溯到五六千年以前。周先祖不窋失官後,率族人“奔戎狄之間”,教民稼穡,樹藝百穀,開創了華夏農耕文化的先河。慶陽地域內粟、麥、桑、麻等作物廣為種植,最主要的農作物就是粟(穀子),是釀造酒的主要原料。《詩經》中的《七月》、《彤弓》、《鹿鳴》等篇,都記載了豳地民間六月開始收穫,十月以粟釀春酒,以供老疾、賓、祭祀之用。並寫了以春酒宴賓、周鼓助興的盛況。其所釀之酒,即今日之稠酒,或曰蘆酒。蘆酒者罐罐酒也。
慶陽黃酒文化源遠流長,慶陽人釀製和飲用黃酒的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罐罐酒已在慶陽農村盛行。唐代安史之亂,唐玄宗倉皇逃離長安,太子李亨擁兵西進途經彭原(今慶陽董志原一帶),因大雨滂沱,道路泥濘,士兵飢疲,停歇於農舍。當地官吏送來農家自製罐罐酒,李亨覺得瓦罐酒粗陋可笑,但在饑寒交迫中,飢不擇食,插蘆管大飲,頓覺此酒香甜無比,可口之極,嘖嘖稱讚道:“彭原有酒皆罐罐,提神醒腦舒坦坦,有朝一日歸長安,大宴三日喝罐罐。”後來安史之亂平息,李亨回長安後下令將彭原民間釀酒藝人召到京都,大量釀造罐罐酒。今陝西一些地區盛行的太宗稠酒就是當年彭原的罐罐酒。
慶陽罐罐酒以本地特產酒谷為主要原料釀製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劑,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飲品。它具有口感好、香氣濃郁、酒體甘醇、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等特點。在慶陽,家家戶戶釀造它,大人小孩都喝它,使它成為慶陽人逢年過節的“團聚酒”,招待客人的“貴賓酒”,消除誤會的“和睦酒”,解除疲勞的“消困酒”。
每當逢年過節,慶陽人全家圍火盆而坐,熱上兩罐黃酒,邊聊邊喝,慢慢品味。三氣酒下肚,話匣也打開了,老人們談古論今,侃得滔滔不絕,孩子們面如桃花,聽得津津有味。雖說喝酒過量會傷人,但慶陽的罐罐酒因用本地特產酒谷、土生土長的傳統工藝釀造而成,酒香四溢,但濃度低,所以暢飲而不醉。這裡的人都以它為載體,化解恩怨,消除誤會,使鄰里親戚和睦相處。罐罐酒是慶陽真正老百姓的酒。農民們每天下地幹活回來,都要喝上一罐,一氣酒下肚,困意全消,一罐酒下肚,舒坦逍遙,賽過活神仙。
罐罐酒還是慶陽人的待客酒。每到冬天,家家戶戶都裝好酒罐,如有客人來訪,家人便捧出熱氣騰騰的罐罐酒招待貴賓,滾燙的酒,咂一口驅寒,咂兩口暖心,三口酒下肚,渾身舒坦。
慶陽農村年輕人訂親的時候,也要吃罐罐酒,據說是為了消晦辟邪。吃了罐罐酒才算訂親。裝罐罐酒有專門的罐子———老鷹罐,一般是5斤或7斤一罐。

目標

隨著城市人追求淳樸民俗民風,體驗恬靜田園生活的升溫,慶陽罐罐酒已作為一種地方黃酒特產,一種獨特的“土”文化和飲食文化,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如今,慶陽罐罐酒已走出閨門,走向市場,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佳釀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