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費孝通20世紀30年代末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存放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被國內學者發現。這是該作品首次被翻譯成中文。
小說敘寫了上個世紀30年代蘇南鄉村一家新興制絲企業的種種遭際。這家制絲企業通過實驗鄉村工業的現代轉型,希望實現改善民生、實業救國的社會理想,但在內外交困中舉步維艱。作者以文學的方式來思考正在發生現代化變遷的鄉村、城鎮與城市,其中鄉土中國的價值觀念、社會結構與經濟模式都在經歷激烈而艱難的轉型,而充滿社會改革理想的知識分子及其啟蒙對象——農民,有的經歷了個人的蛻變與成長,有的則迷失在歷史的巨變中。
《繭》既是作者名著《江村經濟》的“文學版”,又與30年代的左翼文學、“社會性質”大論戰及“鄉村重建”問題遙相呼應,為我們理解費孝通的早期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新的維度。
目錄
“費孝通作品精選”出版前言
繭(1938年)
編校說明
附錄 《江村通訊》
一 這次研究工作隊動機和希望
二 航船和江村的區位組織
三 人口限制和童養媳
四 格格不入的學校教育制度
五 “分羊”
六 上山丫頭和回鄉丫頭
七 離鄉
出版後記
創作說明
《繭》一書對於理解費孝通早期的學術思想與時代思潮的關係提供了難得的新維度。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用英文寫作的中篇小說,長期被封存於作者曾經就讀的倫敦經濟學院圖書館的“弗思檔案”中,2016年才被發現並翻譯成中文。“對於費孝通的讀者來說,精選集中的《繭》一書應該是非常大的驚喜,因為這是大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的一本小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飛舟老師介紹說,《繭》是費孝通先生在英國留學期間所創作的英文小說,由北大社會學系兩位博士生翻譯,由王銘銘教授修訂。
“《繭》從未出版,譯為中文後,僅約65000字。作為文學作品,它含有不少想像成分,卻不完全是虛構之作。這部富有紀實內涵的小說,刻畫了20世紀30年代中期蘇南鄉村一家新興制絲企業與地方社會的關係圖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銘銘老師介紹說。
《繭》的開篇“通先生”在二戰前夕的柏林,因“燈火管制”而百無聊賴,逕自出門在康德大街的天津飯店就餐,巧遇自己讀大學時的校友王婉秋。異國他鄉遇故知,兩人一晚不倦的閒聊與穿插其間的往事回憶構成了小說的全部內容。《繭》帶有英式小品文特有的內斂和風趣,諸如“而現在,吃飯只是為了免於飢餓。生活規律看來只有和他人在一起時才能實現”等佳句,則不時透露出作者的洞察和睿智。
社會評價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飛舟老師談到了小說《繭》對社會學學者的啟發,在他看來,在今天學科專業化背景之下,費孝通先生的小說創作更顯珍貴。“我在想,今天還有幾個研究社會學、法學或者經濟學的學者在英國留學期間可以用英文寫小說?我們還有沒有寫小說的能力呢?”在周飛舟看來,費孝通先生所有的文字精煉、簡潔、生動可讀,亦是今天學者應該學習的。“今天過早專業化、計量化的文章在一條路上推進,過分嚴格的科班訓練讓學者失去了很多東西——文本的可讀性以及許多其他珍貴的信息,在寫作的過程中失去了。而費孝通先生記錄了很多感悟和細節,當時可能並不覺得是有學術意義,可能僅僅是對風俗、時間、空間簡單的描述,留下印記,但讓我們看到當時的痕跡,這些都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汲取,從費老那裡獲得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