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狀星雲

繭狀星雲

繭狀星雲天鵝座3度天區,正式編號為IC 5146,寬15光年,位於4000光年之外。和其它恆星誕生區一樣,它突顯的紅色是氫氣在年輕熾熱恆星激發下放出的光芒,藍色是它四周不可見的分子雲塵埃所反射的星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繭狀星雲
  • 編錄:IC5146
  • 位置:北方的天鵝座內
  • 跨度:距離地球大約有4,000光年遠
詳細介紹,宇宙絲狀物,

詳細介紹

繭狀星雲被編錄為IC5146,是距離我們大約4,000光年遠,位於天鵝座內的一個美麗而壯觀的星雲。繭狀星雲內部有一個正新形成的疏散星團。就像其它恆星孕育場一樣,繭狀星雲同時具有明亮的紅色發射星雲,藍色的反射星雲以及黑暗的吸收星雲的角色。星雲不同的形成過程能釋放出不同的混合物質,這就形成了這張影像中眾多的顏色,影像是由位於美國夏威夷上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CFHT)拍攝。基於探測得到的數據推測,影像左側大質量恆星在分子雲中打開了一個洞,而熾熱物質從中流出。誕生於10萬年前的那顆恆星現今正為星雲內發出的放射光和反射光提供能源。
就像其它的恆星形成區域一樣,它突出了由年輕熾熱恆星發出的紅色的熾熱氫氣,以及不可見分子雲邊緣發出的藍色塵埃反射星光繭狀星雲內部有一個正新形成的疏散星團。
註:Ken CrawfordRancho Del Sol Observatory在繭狀星雲內是一個新形成的恆星團。
根據赫歇爾天文台拍攝的這幅偽彩色影像內,拍攝波段比可見的紅光長100倍,這個塵埃狀的恆星形成區用藍色光暈表示。可見光波段的影像顯示繭狀星雲位於長而暗的巴納德168星雲的末端,而赫歇爾的紅外影像則發現這個宇宙“蠶繭”穿透了發光塵埃的纖維狀雲。纖維有寬度,這說明它們是爆發恆星的衝擊波從介質中穿越而形成的。赫歇爾數據也顯示,恆星正在沿著塵埃狀的纖維形成。

宇宙絲狀物

繭星際雲包含著引人注目的藍色繭狀星雲,後者是連線著由塵埃和氣體形成的絲網。恆星是在這些絲狀物最密集的部分形成的,然而這些絲狀物是如何形成的卻一直是個謎。這些氣體和塵埃在可見光中看起來像不透明條紋,只有在紅外條件下才能看見細節。
赫歇爾的高解析度使得天文學家能夠測量這些絲狀物的寬度。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它們的寬度幾乎一樣,絲的寬度都是0.3光年,整體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2萬倍。科學家本以為寬度會不盡相同,然而寬度幾乎相同的事實也給它們的形成提供了某個線索。
通過計算機模擬將這些絲進行對比,天文學家總結,這些絲狀物可能星際雲間衝擊波緩慢消散過程中形成的。衝擊波是爆炸恆星產生的熱量的結果,它在周圍區域引起了大規模的動盪。
這些衝擊波穿越我們的銀河系,橫掃氣體和塵埃並形成如今我們所見的密集絲狀物。由於這些星際雲十分寒冷,大約在10度左右,所以聲音傳播的速度也非常慢,每小時450英里,而地球上海平面聲音傳播速度為760英里每小時。這意味著這些緩慢的衝擊波相當於音爆,它們在星際雲間逐漸失去能量,留下壓縮的氣體和塵埃的絲狀物。這片絲狀物區域位於天鵝星座,後者是古爾德帶的一部分,古爾德帶是天空中一系列類似恆星形成的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