繦

基本信息 漢字:繦 拼音:qiǎng 注音:ㄑㄧㄤˇ 簡體字:襁 異體字:繈字形結構 部首:糹,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8 ; 繁體部首:糸,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19編碼信息 五筆86&98:XXKJ 倉頡:XVFNR 筆順編號:554444515251251214 四角號碼:2693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E6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繦
  • 拼音:qiǎng
  • 音韻參考:上36養,jiǎng,宕開三上陽見
  • 五筆86:: xxkj
漢字,基本解釋,音韻參考,部首筆畫,詳細解釋,新華字典,漢語大詞典,

漢字

基本解釋

qiǎng
同“”。

音韻參考

[ 廣 韻 ]:居兩切,上36養,jiǎng,宕開三上陽見

部首筆畫

部首: 糹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 18
五筆86: xxkj
五筆98: xxkj
倉頡: vfnri
筆順編號: 554444515251251214
四角號碼: 26936
鄭碼: zyji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E66

詳細解釋

新華字典

繦 qiǎngㄑㄧㄤˇ
<名>
成串的銅錢。引申為穿錢的繩子 [a string of copper coins;string]
繦,觕纇也。——《說文
輸租繦屬不絕。——《漢書·兒寬傳》
臧繦千萬。——《漢書·食貨志》
繦至而輻輳。——《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繦至(絡繹不絕而來)
“襁”的異體字。襁褓 [swadding clothes]
鮑幼弱,在荷繦之中。——《墨子·明鬼下》
不穀免衣繦褓。——《呂氏春秋·直諫》

漢語大詞典

[①][qiǎng][《廣韻》居兩切,上養,見。]亦作“繈1”。
1.繩索。特指穿錢的繩索。亦指穿好繩的錢貫。《管子·國蓄》:“則市糴釜十繦。”《漢書·食貨志下》:“萬室之邑必有萬锺之臧,臧繦千萬。”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繦,錢貫也。”《魏書·食貨志》:“錢之為用,貫繦相屬,不假斗斛之器,不勞秤尺之平,濟世之宜,謂為深久。”《遼史·食貨志下》:“歲入羨餘錢三十萬繦。”後寫作“鏹”。參閱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繦》。2.通“ 襁 ”。背小兒用的布帶。參見“ 繦緥 ”。
【繦至】絡繹而來。《史記·貨殖列傳》:“故 太公望 封於 營丘 ,地潟鹵,人民寡,於是 太公 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繦至而輻湊。”《清史稿·禮志九》:“沿途迎獻羅拜者,繦至輻湊。”
【繦杖】襁褓和藜杖。繦,通“ 襁 ”。 漢 揚雄 《太玄·勤》:“吾其泣呱呱,未得繦杖。” 范望 註:“幼者宜繦,老者宜杖,勤苦之家,故未得也。”
【繦抱】1.即繦緥。背負幼兒的布帶和布兜。《漢書·賈誼傳》:“昔者 成王 幼在繦抱之中, 召公 為太保, 周公 為太傅, 太公 為太師。”2.即繦緥。指幼兒。《晉書·穆帝紀論》:“ 孝宗 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無事,十有餘年。”
【繦保】見“ 繦緥 ”。
【繦系】猶繦屬。《新唐書·曲環傳》:“ 環 勤身節用,寬賦斂,簡條教,不三歲,歸者繦系。”
【繦負】用布幅包裹小兒而負於背。繦,通“ 襁 ”。 晉 左思 《魏都賦》:“繦負賮贄,重譯貢篚。”《後漢書·楊賜傳》:“先是 黃巾 帥 張角 等執左道,稱大賢……天下繦負歸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繦負而事者,蓋數千人。”《隋書·慕容三藏傳》:“及 三藏 至,招納綏撫,百姓愛悅,繦負日至。”
【繦葆】見“ 繦緥 ”。
【繦褓】見“ 繦緥 ”。
【繦緥】亦作“繈褓”。亦作“繈保”。亦作“繈葆”。
1.背負幼兒的布帶和布兜。《呂氏春秋·直諫》:“不穀免衣繦緥而齒於諸侯。”《漢書·衛青傳》:“臣 青 子在繦緥中,未有勤勞,上幸裂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文選·嵇康》:“哀煢靡識,越在繦緥。” 李善 註:“ 張華 《博物志》曰:‘繦,織縷為之,廣八寸,長丈二,以約小兒於背上。’ 韋昭 《漢書注》曰:‘緥,若今時小兒腹衣。’” 清 俞樾 《小浮梅閒話》:“帝崩, 沖帝 始在繦褓。”2.指幼兒。《管子·五行》:“毋傅速,亡傷繦褓。” 尹知章 註:“繦褓之嬰孩無得傷損也。”《文選·司馬相如》:“是以業隆於繦緥,而崇冠於二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繦褓”。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繦褓,謂 成王 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作“繦保”。《新唐書·吉溫傳》:“初, 慎矜 客 史敬忠 與 溫 父善,見 溫 繦葆時。” 明 高攀龍 《李貞母墓志銘》:“吾繦緥失母,而母為吾母;吾弱冠失父,母為吾父。”
【繦屬】連續不斷。《漢書·兒寬傳》:“大家牛車,小家擔負,輸租繦屬不絕。” 顏師古 註:“繦,索也。言輸者接連不絕於道,若繩索之相屬也。”《資治通鑑·唐昭宗天佑元年》:“老幼繦屬,月餘不絕。” 胡三省 註:“繦,舉兩翻,錢貫也。屬,之欲反。言老幼相隨而東,若繦之貫錢,相屬不絕也。”《遼史·食貨志下》:“來易於 遼 者,道路繦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