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惠鎮

繡惠鎮

繡惠街道隸屬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位於濟南市東部,總面積55.9平方公里,轄61個行政村,5.7萬人,5.4萬畝耕地,是山東省綜合經濟實力200強鄉鎮和濟南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繡惠東接淄博,西臨濟南,北依濟青高速公路,南臨膠濟鐵路,省道244線、242線縱貫全境,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約35公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繡惠街道辦事處駐地是章丘千年古城,曾是章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繡惠街道辦事處
  • 外文名稱:Xiu Hui Street Office
  • 行政區類別:街道辦事處
  • 所屬地區:山東省章丘市
  • 下轄地區:城關、茂李、回村
  • 政府駐地:繡惠街道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0201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 面積:55.9平方公里
  • 人口:5.7萬
  • 方言:濟南話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女郎山繡江河
  • 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 火車站濟南站
  • 車牌代碼:魯A
  • 地方特產:章丘大蔥-女郎山大蔥、黃家烤肉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工業發展,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特色農業,區位優勢,名優特產,概況,章丘大蔥,黃家烤肉,繡惠煎餅,郎山遠志,人口數據,所屬機構,地圖信息,

建置沿革

章丘歷史悠久,公元前153年(漢景帝四年)建陽丘縣,縣治回軍鎮(今境內回村);公元556年(北齊天保七年),高唐縣遷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章丘城;596年(隋開皇十六年),改高唐縣為章丘縣,縣治舊章丘城。 1503年(明弘治十六年),章丘縣設6個鄉,城周為關廂鄉。民國時期,章丘縣劃為10個區,舊章丘城周圍為一區,回村一帶為二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泰山特委將章丘縣西北部,歷城縣東部邊區劃為章歷縣(縣治舊章丘城)轄馬彭、龍山、白雲、舊軍、刁鎮五個區,並建立城關鎮,隸屬馬彭區(區機關駐馬棚村),後馬彭區改為寧家埠區(區機關駐寧家埠)。1949年2月,正式建立城關鎮(鎮治舊章丘城),所轄地域劃歸一區。1953年9月5日,章歷縣撤銷,併入章丘縣(縣治舊章丘城)。重建城關鎮。1955年1月14日。一區東太平鄉併入城關鎮,直屬縣。是年,2月10日,章丘縣撤區並鄉,將全縣14個區、82個鄉(鎮)劃為一個鎮(城關鎮)29個鄉。是年8月,縣治遷往明水,9月,成立人民公社,城關鎮劃歸繡惠人民公社。1963年5月,章丘縣將30處人民公社合併為16處。繡惠公社轄城關、茂李、回村、沙埠4個管理區、60個大隊,360個生產隊。1984年2月28日撤公社,章丘縣設11個區,3個區級鎮(明水棗園、繡惠),5個鄉級鎮,54個鄉,12個辦事處,870個村委會。1985年9月16日,章丘縣調整區劃,全縣設鎮、鄉各11個。繡惠街道辦事處轄5個辦事處,60個村委會。1989年2月17日,茂李辦事處分為太平、茂李兩個辦事處。1991年1月25日,城關辦事處的寨子村分為寨子、社洪李兩個村。1995年底,繡惠街道辦事處轄城關、太平、茂李、沙埠、回南、回北6個辦事處,61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2015年8月,正式撤銷繡惠鎮,以原行政區域設立繡惠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繡惠鎮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

61個行政村、63個自然村 北關村、南關村、東關村(東關北和東關南村)、西關村,西北隅、西南隅、東北隅、東南隅(舊章丘四關四隅);北套村、大溝崖北(大溝崖)、大溝崖南(大溝崖)、夏家磨、耿家莊、南套村、回村一(回村)、回村二(回村)、回村三(回村)、回村四(回村)、回村北(回村)、回村東(回村)、小張家村、全福村、康陳村(康家村、陳家村、單家村、北苗家村、北劉村、曹劉莊)、魯家園村、南劉村、閻家莊、箭劉、船王莊南(船王莊)、船王莊北(船王莊)、馬家村、大高家村、小高家村、石家村、喬家村、王金家村、南苗家村、大張家村、花園(西花園、東花園)、沙埠村、西關、安家村、路家村、城南寨、杜洪李(洪家莊、杜戶莊、大李家莊、小李家莊)、華家莊、施家崖、北河莊、綠竹園、金盤村、南河莊、漁張莊、山頭店西(山頭店)、山頭店東(山頭店)、山頭店北(山頭店)、山頭店南(山頭店)、東太平莊(東太平莊、官橋、時家園、豆家莊),三星(趙家莊、三星村、榆林莊)、石家堰、茂李莊、大夫莊、西皋村。

自然條件

地理環境
舊章丘城東有蜿蜒起伏的長白山,西有肥沃富庶的錦川平原,北有松柏蒼翠的女郎山,南有柳綠花紅的桃花山。071線、繡江公路穿越南北,濟青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繡江河、漯河、繡惠渠流經境內,水清魚躍,兩岸柳拂溪橋,麥浪飄香,往來“如入畫圖邑”。
地質條件
境內地質構造形式為單斜面岩層,以塊斷為主,褶皺少見。地層依次為:古生代沉積系的二迭系,上部紫色砂頁岩、石英砂岩;下部黃砂岩、頁岩夾煤、鋁土等,總厚1500米。境內3山廣泛分布。中生代沉積岩系的侏羅系,綠色沙頁岩、石英砂岩、礫岩總厚375米。女郎山北坡廣泛分布。境內大部平原屬於新生代沉積岩土系的第四系,廣泛分布的黃土地,自上而下一般為黃土、微紅土、砂質黃土含古河道、洪積扇礫石層數層。
氣候條件
境內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季風區的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熱量適宜,雨量次之。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雨雪少乾冷。年鈞氣溫13℃,≥0℃積溫為4900℃~5000℃;年雨量為600~625毫米,乾燥度為1.2~1.3。全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水澆面積78%以上,盛產糧食、蔬菜等。
水文 境內屬小清河水系。其主要自然內河是繡江河、漯河,均匯流於小清河。
繡江河
因芹藻浮動,水紋如秀得名,屬長流河,發源於明水東麻灣龍眼泉,又匯百脈等諸水,南由金盤村匯西巴漏河入境,北至大溝崖村出境,分流入白雲湖和小清河。此河流經境內13公里,沿河截流提水灌溉、養殖、置水磨等,頗受其利。其“繡江春漲”為章丘八景之一。
漯河
原名獺河,亦稱楊緒溝,屬常流河。上游系東巴漏河,發源於淄博鎮門峪青龍灣,南由茂李村南入境,北至船北村地東北出境。經刁鎮入芽莊湖,流經境內東部地區4.65公里。此河對東部山區排洪,提高地下水位,沿河提水灌溉起著重要作用。
土壤
境內土壤主要為褐土,土體深厚,熟化程度高,表層質地適中,保肥保水,呈中性至微鹼性反應,耕作和通透性好,適種性廣。該土壤鉀元素養分含量較高,磷元素養分含量低,應增施磷肥及合理配方施肥能提高產量。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1989年土地普查情況,境內總面積為55.91平方公里,折合8.39萬畝。其中耕地5.55萬畝,占68.4%;果園地917.5畝。占1.1%;林地1150.3畝,占1.4%;居民點及礦工用地1.24萬畝,占14.8%;交通用地2324.2畝,占2.8%;水域3129.2畝,占7.8%。1989年,全鎮人口58777人,人均占有面積1.43畝,比章丘人均占有面積的一半還要低。據全國土壤普查分級標準,境內土地主要分為6級。其中1級地有2.43萬畝,占36.8%,主要分布與繡江河東岸、北岸及女郎山西部;2級地有2.43萬畝,占36.8%,主要分布於茂李辦事處、沙埠辦事處南部和回南辦事處的部分地區;3級地有1.37萬畝,占20.8%,主要分布與女郎山周圍、桃花山北部及玉皇山西部,其它4、5、6級別地有3720畝,占5.6%,主要分布在3山之上。
水資源
境內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799萬平方米,其中可利用量為2362.3萬平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的84.4%。
大氣降水
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的重要來源。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12毫米,最大降水量(1964年)達1121.6毫米;最少降水量(1965年)僅313.4毫米;一般在600~625毫米之間。年均降水總量為3430萬平方米。
地表水
境內地表水來源主要是2河3渠(繡江河、漯河、繡惠渠、1乾渠、2乾渠),年均徑流量2500萬平方米。
地下水
境內地下水來源主要是將於滲漏與河流水庫滲漏,年均總量約1527.3萬平方米。
開發利用
繡惠街道辦事處多年平均總水源量為2799萬平方米,可利用量2369.3萬平方米。已利用量1901萬平方米。其中農業用水1703萬平方米,占89.6%;工業用水100萬平方米,占5.3%;其它用水98萬平方米,占5.1%。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鋁土、煤、花崗石等。鋁土(粘土) 地質儲量255.7萬噸。主要分布在桃花山一帶。煤地質儲量645萬噸。主要分布在桃花山一帶,其中3層和7層煤有開採價值。花崗石地質儲量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皇山和女郎山一帶。
動植物資源
境內林果品種較多,有利於林果業生產的發展。林木主要有柏、楊、柳、榆、桐、刺槐、香椿等、果樹主要有蘋果、桃、梨、杏、大棗等。水生動物主要有魚、蝦、蟹、螺、鱉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蒲、萍、芹藻及多種浮游植物。野生動物主要有野兔、刺蝟、黃鼠狼等。野生植物主要有酸棗、遠志、茵陳、野菊、生地、香附等。
栽培作物品種資源
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大豆、地瓜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芝麻、棉花、山藥、向日葵、油菜籽、麻、煙、草莓、蓖麻等;蔬菜品種主要有大蔥、白菜、芹菜、蘿蔔等30餘種,其中章丘大蔥,境內是正宗產地,主要產品是大梧桐。
畜禽品種資源
主要有豬、牛、騾、馬、驢、羊、兔、貂、雞、鴨、鵝、鴿、貓、狗、蜂等。
特色農產品資源
大蔥,桃花,蔬菜,蛋雞,肉牛,飼料,仔豬

工業發展

新中國建立初期,縣設立手工業管理科,管理民間手工業。1958年,縣設手工業管理局,公社設工業部,管理工副業。1960年,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公社工業部撤銷。1966年上半年,為適應社辦工業的發展,公社設工業辦公室。“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機構癱瘓。1970年,社辦廠礦增加,公社安排專門幹部管理工業。1971年10月, 公社恢復建立工業辦公室,配正、副主任及工作人員共8名,辦公室下設供銷、財務、 行政3個組。1985年,撤公社,建鄉鎮,公社工業辦公室改稱繡惠街道辦事處工業辦公室。 1987年,撤鎮工業辦公室,建立鎮經濟委員會,統一管理鎮辦工業。 經濟委員會設主任1人,副主任4人,工作人員9人。1994年3月,更名為繡惠鎮經濟貿易委員會,重點管理鎮辦企業。 同時建立村戶企業辦公室, 設正、副主任各1人,專門管理農村集體和私營、個體企業。 鎮屬工業 1965年, 公社在東南隅村組建繡惠公社綜合廠,當時只是1盤紅爐、1個車子鋪、 8名工人加管理人員10餘人組成。以維修農機具,服務當地農業生產為辦廠宗旨。 開業後,受到廣大社員和各級領導的重視, 工廠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實力較強的第一家社辦農機具修造廠。 1971 年,公社成立工業辦公室,社辦工業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五金機械、磷肥、服裝、麵粉、條編等廠相繼建立。1978年後,社辦工業崛起,以機械加工、制修農具為主,逐步發展到開礦、鑄造、化工、編織、服裝、食品、造紙、印刷、建築、建材等,由手工操作轉為機械化生產。至1982底,有社辦企業12處,固定資產500萬元,產值595萬元,上繳利稅55萬元。1995年,鎮辦企業發展到21家, 並出現了6家“三資企業”,擁有固定資產3680萬元,年產值3.08億元,上繳利稅5400萬元,財政收入150萬元,從業人數1860餘人。
1958年, 人民公社化後, 村、 隊副業興起,多為農機具維修。後因“左”傾錯誤的影響,未形成生產規模,長期徘徊不前。1987年以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村辦工業異軍突起。農機具修造、車輛制修、農副產品加工、服裝加工、建築建材、 五金電器、造紙、印刷等行業蓬勃發展。1995年,全鎮有村辦企業246家,年產值2.6億元。 民營工業 新中國成立後, 經過土地改革,有了生產資料的農民把生產熱情集中在土地上,家庭手工業相對下滑。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為生產救災,家庭手工業如紡織、繩經、粉坊、豆腐坊等,紛紛開業,並且出現了服裝加工業,但仍形不成規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私營工業、個體手工業崛起,除傳統行業得到較大發展外,出現了機械加工、塑膠加工、鍛造鑄造、農業機械、車輛製造、維修、飼料加工、印刷等新興行業。至1995年,境內有私營、個體企業共359 家,其中農機加工廠(鍛鑄造、機械、車輛)113家、家具製造廠42家、服裝加工廠58家、食品加工廠6家、麵粉廠14家、 印刷廠11家、飼料加工廠115家。據不完全統計,境內私營、個體工業的年產值達3.5億元。 1998年11月,經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濟南市章丘區繡惠鎮桃花山民營工業園。幾年來,鎮委、鎮政府實行企業公退民進、招商引資、私營企業進園,園區發展迅速,形成木製家具、飼料加工、建築機械、耐火材料四大支柱產業。2002年,園區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 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擁有業戶89家,從業人員達2800人,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增加值9000萬元,出口創匯100萬美元,實現利稅1900萬元。1999年以來,繡惠鎮政府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先後有美國獨資的濟南捷惠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等20餘家企業落戶繡惠,擴大了經濟總量,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迅速,企業不斷增加,規模逐步擴張,截止2002年底,繡惠鎮集體、民營企業達200家,其中規模企業15家,年實現銷售收入近8億元。

經濟發展

繡惠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濟南東方管道設備有限公司、重汽濟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濟南沃泰鋁土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機械加工、鑄造鍛打、耐火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工業產品顆粒硫酸鋁、含鋯矽酸鋁纖維,填補了國內空白;微晶高鋁纖維針刺毯,填補了省內空白;樂器虎音鑼在全國同行業產品評比中名列第一;玻璃製品黃圓藥瓶榮獲省內同類產品第一名;鋁土、精鑄砂、“珍妮”地毯、被服廠服裝等暢銷國內,外銷美、日、俄、韓和西歐、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農業經濟堅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種植、養殖、服務三大重點,積極進行傳統農業品種改良和新品示範,構建起肉牛、奶牛、生豬等多個養殖小區,培育了大蔥、粉皮等專業協會,形成了王金、北套、小張等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農產品種植加工專業村,進一步拓寬了民眾增收渠道。
1986年, 全鎮耕地面積3699.53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2.09萬千瓦,糧食總產量2.77萬噸。有林地144.4公頃,果園面積66.6公頃,果品總產量20.14噸。年末存欄大牲畜934頭、生豬1.082萬頭、羊1418隻。農村副業有木器加工、打鐵、建築、粉房等,總收入1428.06萬元。鎮、村、戶辦工業企業112家,從業7775人。生產項目有採煤、鋁土、造紙、玻璃、地毯、樂器、服裝、紙箱、五金、農機具、電器等,工業總產值3197萬元、 利潤218.37萬元。商業供銷點4處、從業163人,集市4處;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000萬元、 集市貿易成交額2452萬元。財政總收入272萬元。交通運輸車輛45 9輛(台) ,客貨運輸總值135萬元;郵電支局1處,郵電業務總量5萬餘元。實施村鎮建設規劃, 新建房舍增多。中、國小45處,專任教師541人,在校生948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7%, 國中畢業升學率15%。科技站1處,下設種子站1處,農業生產技術員70人; 主要科研項目有“掖單2號”玉米良種推廣和大蔥提純復壯等。影劇院1處,可容納觀眾1300人;電影隊1個,10人,放映機3部。廣播站1處,4人,全鎮60個村通播。醫院1處,病床10張;村級衛生室(所)60個,54個村實行了合作醫療。計畫生育率100%, 人口自然增長率2.5‰。中、國小體育課步入正規,民眾體育活動漸趨活躍。農民年人均純收入639元,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年末居民儲蓄餘額932.3萬元。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建設迅速發展。2010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7.4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1億元,稅收總額達到9681萬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9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800 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83億元。

城鎮建設

城鎮建設堅持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聘請省城鄉規劃設計院重新編制了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制定了女郎山、繡江河等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完善了村莊布點規劃;對中心大街、省道244線等重點道路進行了全面整修改造,啟動了文化路建設,紮起了城區“三橫五縱”的道路框架;組織實施了鋼鐵市場擴建、太西路商業一條街、明繡路綜合開發等一批城建重點工程,城區面積達218.5公頃,常住人口1.6萬。

特色農業

繡惠街道辦事處多年來堅持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種植、養殖、服務三大重點,大力推進都市農業建設。切實抓好“繡惠牌”綠色大蔥基地建設,發展1000畝相對聯片的綠色食品大蔥精品園,“ 繡惠牌”綠色食品大蔥順利獲得有機食品認證; 實施女郎山觀光農業綜合開發工程, 建設女郎山農業科技示範園,完成了女郎山農業科技示範園環山路等配套設施建設;依託境內良種繁育基地,積極引進推廣小麥良種和運作技術,境內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達到了高產和優質的統一。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成功引進和培植濟南雙利、光明肉牛、繡江農業高新技術研究所、魯家園冷藏廠等農業龍頭企業,並依託企業的技術、品種、防疫等優勢,積極帶動民眾散養,提高了農產品加工增值率。 深入實施 “科技入戶”工程,切實發揮大蔥協會、肉牛協會等8個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推廣科技、交流信息、組織生產、開拓市場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為民眾提供各類產銷和技術服務,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農產品綠色品牌作用,引導鼓勵民眾發展大蔥、脆蘿蔔、山藥、粉皮等特色農產品,形成 了康陳、北套、花園等 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農產品種植加工專業村 ,推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儘快形成規模優勢,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深入實施世行二期項目,完成回北片土地整理項目,全面啟動繡江路以東土地整理項目,境內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提高了繡惠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區位優勢

優美如畫的自然環境
境內有松柏蒼翠的女郎山,蜿蜒起伏的長白山,繡江河、漯河穿境而過,滋育了勤勞聰慧的古城人民。著名的章丘八大景中“繡江春漲”、“錦川煙雨”、“東嶺曉月”皆出自繡惠境內。
便利快捷的交通條件
境域內濟青高速橫貫東西,省道242線、244線穿越南北,全鎮形成了“三縱三橫”的交通框架,為民眾生產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
優質高效的特色農業
“章丘大蔥,繡惠正宗”。多年來,繡惠不斷整合提升大蔥合作社資源,建設了章丘大蔥產業園,引導蔥農抱團闖市場,大蔥種植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境內大蔥種植面積1.2萬畝,農民依據大蔥種植每年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實施華家花園蔬菜—喬家蘿蔔—女郎山大蔥—康陳茴香—大溝崖山藥等為代表的菜籃子工程建設。
蓬勃發展的現代工業
依託繡惠境內資源、人才等優勢,努力打造建築機械、鑄鍛加工、耐火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加速經濟發展;桃花山工業園,面積達1600畝,交通方便,水電充足,政策優惠,是理想的投資興業基地。
繁榮興旺的第三產業
積極引導現代物流產業規範快速發展,加強服務和監管力度,力爭把鋼鐵市場建成山東省最大的工具機設備交易中心和運輸、倉儲、加工、代理、信息服務於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帶動現代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發掘以章丘大蔥種植技術、女郎山廟會、黃家烤肉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依託繡惠街道辦事處大蔥種植基地打造集種植、旅遊文化開發為一體的特色農業旅遊文化基地。新建村級文化大院2處,農家書屋13個,豐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繡惠街道辦事處駐地是章丘千年古城,曾是章丘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元代散曲家劉敏中,明代文學家李開先等名人名士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和佳話,成為繡惠人民的驕傲。

名優特產

概況

繡惠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素有“金章丘”的美譽。鄒衍、劉敏中、高亦吾、劉廷茂等聞名遐邇;章丘大蔥冠絕中外,黃家烤肉獨樹一幟。
章丘大蔥章丘大蔥

章丘大蔥

章丘大蔥歷史悠久。明代,在女郎山西麓一帶(今喬家、馬家、石家、高家村等地)栽培已很普遍。在我國眾多的大蔥品種中,章丘大蔥 “名”“特”“優”三字兼備,被譽為“蔥中之王”。 主要品種為“大梧桐”。 章丘大蔥有高、長、脆、甜的突出特點。高:章丘大蔥的植株高大魁偉,是當今國內外所有大蔥品種的佼佼者,故有“蔥王”之稱。長:章丘大蔥的蔥白很長、很直,一般50~60厘米,最長80厘米左右,備受人們喜愛。脆:章丘大蔥質地脆嫩,味美無比。甜:章丘大蔥的蔥白,甘芳可口,很少辛辣,最宜生食,熟食也佳。
章丘大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根據北京食品研究所化驗分析:每100克大梧桐產品中,含有維生素A 0.05毫克,維生素C 20.2毫克,蛋白質2.4克,脂肪0.3克,總糖8.6克,碳水化合物9.8克,鈣4.6毫克,磷39毫克,鐵0.1毫克,多種胺基酸0.0298毫克。如果用與前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系測定的《食物分析表》中眾所周知的營養豐富的番茄相比,則章丘大蔥的維生素B1比番茄多185.7%,B2多233.3%,維生素C多94.2%,蛋白質多328.5%,脂肪多7.1%,粗纖維多84.2%,磷多30%。
章丘大蔥有特殊的香味和辛辣味,常食大蔥,不但能增進食慾,並有一定醫療效果。蔥白肥大、細嫩,於淡辣中略帶清甜,耐久藏。生吃、涼拌最佳,炒食、調味、配鍋亦好,堪稱蔥中珍品。為山東人最喜愛的常備蔬菜之一。大蔥蘸醬就麵餅,是地道的山東風味,尤為廣大民眾所喜食。大蔥又是某些山東名菜的主要作料;烤鴨、紅燒肘子、油炸大腸等,都以大蔥調味;蔥燒海參、蔥燒蹄筋、蔥燒肉、蔥扒魚唇等名菜,則以章丘大蔥為主料;還有蔥油泥、蔥椒泥、蔥油、蔥椒紹酒等用蔥製成的調味品。人們常說,“如言山東菜,菜菜不離蔥”。
章丘大蔥屬耐寒性蔬菜,在-2O℃上下都能生長,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但要獲得優質高產,理想土壤是富含有機質的粘性土壤。忌連作,常與小麥或非鮮莖類蔬菜輪作。1999年7月,“章丘大蔥”商標註冊成功,成為中國蔬菜類第一件原產地證明商標。根據大蔥產地特點、種植情況和產品特色,不同的生產者、經營者分別註冊了“萬新”“繡惠”“綠蕾”等商標。棗園街道辦事處萬新村的盒裝“富硒”大蔥,在北京、上海等各大市場每公斤價格賣到了5元以上,是普通大蔥的2至3倍。

黃家烤肉

黃家烤肉為製法獨特、馳名全國的風味名吃。由明朝末年舊章丘城(今繡惠街道辦事處)黃家灣一黃姓農家所創製,已有300多年歷史。其特點是皮酥、色黃、肉嫩、味美、鮮香可口,食而不膩,易存放。燴白菜、燉豆腐別具風味。製作方法為:取當年長成的中等瘦型豬,宰殺後,去五臟、除板油,剔去四蹄骨與部分肋骨。用刀往肉里劃出道道小口,用花椒、丁香、桂皮、砂仁、大小茴香、豆蔻、草果末、食鹽等佐料配方,磨成粉狀,揉搓進道道刀口內,然後用秫秸桿把內壁撐開,成半圓拱形,並把火紙沾水貼在易烤化的部位。用燃燒的竹片把爐膛烤紅,除煙後,再把備好的整豬、吊掛在烤爐中密封燜烤。爐溫應控制在100℃—300℃之間。把整豬掛在烤爐內燜烤一個多小時即熟。再用刀刮淨表面的黑焦即可食之。
黃家烤肉黃家烤肉
烤整豬,經山東省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檢驗,其蛋白質含量為23.4%,脂肪含量為43.1%,鹽含量為1.3%,水分含量為31.6%。剛出爐的烤肉,異香撲鼻,味飄數百米之外,聞之增食慾,吃之皮脆而酥,肉質鮮嫩,肥肉不膩,瘦肉嚼之回味無窮。烤肉的吃法多種多樣,既可做酒肴又可做飯菜。單吃鮮香可口,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特色。臀部的上頭占整豬的3%左右為蟈蟈肉部分,其特點是肉瘦,鹹淡可口;烤豬中間部分的兩條裡脊是最好部位,其肉色質鮮艷,嫩而好嚼;再向下是腱子肉,其特色是瘦肉為主,有咬嚼,作為酒肴甚佳;胸部,肉瘦無亂絲,質量好,營養高。整個烤豬最珍貴的是“家雀頭”,一頭整豬只有兩個,其重量不過二三兩左右。若把烤肉與白菜或豆腐一起燴制,則更是別具風味。另外,燒餅夾烤肉,單餅卷烤肉,章丘大蔥、甜醬配烤肉等吃法,都深受民眾歡迎。由於整豬經過特製高溫爐燜烤後,水分降低,脂肪減少,蛋白質成份相對增加,且無菌、易貯存,攜帶方便,所以是老幼皆宜的高級營養食品和宴席佳肴。

繡惠煎餅

煎餅是境內民眾主食之一,系粗糧細作。原料主要是玉米,有的加一定比例的小米。將原糧上磨或磨粉碎後,用水浸軟,再用水磨磨成糊糊,上爐鏊攤制而成。分刮煎餅、合煎餅、油煎餅3種。刮煎餅,沫糊中加引酵,發開後上爐鏊刮攤,熟後即食,餅薄如紙,香酥可口,多日存放不壞。合煎餅,原料中加一定比例的大豆(一是攤食不粘鏊,二是吃時香軟),磨糊後不發酵,上爐鏊攤平刮勻,因較厚南熟,在攤第二個時,將第一個合在其上蒸熟,故稱合煎餅。合煎餅即可卷食,又可泡吃,軟而香甜,故又稱甜煎餅。油煎餅,即用合煎餅包菜餡(素餡),疊成方型或長方形,再上爐鏊烙熟,外酥內軟,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繡惠煎餅繡惠煎餅

郎山遠志

郎山遠志是多年生草本科植物,其根之皮為中草藥,主治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咳嗽等多種疾病。全國各地均有出產,但因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所致,以境內女郎山所產遠志藥性特佳。舊《章丘縣誌》載:“遠志產於女郎山者佳”。
郎山遠志根生,每年春季發芽生長,針狀葉,開淡藍色小花,其根土黃色,大者筷子粗細,一般長15厘米左右,最長者可達30厘米。晚秋採集,撥其皮,曬乾入藥,產量很少。
郎山遠志為藥材名產,與“藏紅花”“川貝母”“高麗參”等名貴中藥齊名。過去,較有名氣的中醫治病處方需遠志藥物時,非“郎山遠志”莫屬。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6453

27666

28787
家庭戶戶數
15778
家庭戶總人口(總)
55607
家庭戶男
27147
家庭戶女
28460
0-14歲(總)
11591
0-14歲男
6054
0-14歲女
5537
15-64歲(總)
39985
15-64歲男
19663
15-64歲女
20322
65歲及以上(總)
4877
65歲及以上男
1949
65歲及以上女
292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53770

所屬機構

學校
濟南市章丘區第一中學(高中)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中心中學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中心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中心幼稚園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南學區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北學區國小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茂李國小
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北關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南關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西關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東關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東關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西北隅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東南隅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西南隅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東北隅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南河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回東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大夫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寨子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山西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三星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喬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全福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北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北河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華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南劉村民委員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南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一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三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二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回四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夏家磨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大張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大高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安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小張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小高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山東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山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山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崖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崖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康陳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施家崖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杜洪李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沙埠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漁張村民委員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王金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石家堰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石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箭劉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船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船南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花園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西關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西北隅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西皋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路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金盤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閻家村民委員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馬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辦事處魯家園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綠竹園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耿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苗家村委會
濟南市章丘區茂李村委會

地圖信息

地址:濟南市章丘區三零四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