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惠渠灌區

繡惠渠灌區,位於章丘縣境中部,膠濟鐵路以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繡惠渠灌區
  • 位置:章丘縣境中部
  • 保險面積:1.66萬畝
  • 竣工時間:1951年4月8日
南起明水街道楊胡莊,北至刁鎮白衣村,東臨漯河,西接杜張水庫,系引泉自流灌區。引繡江之源明水百脈泉、東麻灣、西麻灣、小麻灣之水,灌溉明水、相公莊、繡惠、刁鎮、棗園、龍山、党家7個街道(鎮),90個村莊的6萬畝耕地,井渠雙保險面積1.66萬畝,為肥美富饒的糧棉蔬菜產地。 民國時期,為種水稻,於1939年開挖15公里的渠道1條,灌溉面積4000畝。 解放後,山東省政府選定繡惠渠為試辦灌溉工程重點。1949年4月16日破土動工,1951年4月8日竣工。 修建乾渠1條,長17.5公里;分乾渠1條,長6公里;支渠91條;大小閘、橋、涵洞等建築物1014座。1956年,國家投資126.59萬元,對繡惠渠灌區進行改、擴建。在舊渠上游 (自水源至第一閘段) 修建控制建築物,以控制水源。中游(第一閘至第五閘)增修跌水工程,改變渠坡沖刷現象。下游(第六閘至第十六閘)新、擴建排水系統,使6000畝鹽鹼地變為良田。新開挖自總乾渠鐵心壩處分流,下經牛牌村跨西巴漏河,沿桃花山北麓至李八村,過水能力為2.5立方米/秒的二乾渠,增加灌溉面積1.9萬畝。 1965年,完成東起元寶窩,沿赭山北麓,橫穿西巴漏河,至平陵城古址,長13.9公里,過水流量4立方米/秒的三乾渠。1967年,將三乾渠延至杜張水庫,總長20.15公里。 1949至1985年,國家對灌區投資545.51萬元,社、隊投資294.64萬元,總計動用土石421.78萬方。 1985年,共有乾渠6條,長55.47公里;支渠98條,長71.95公里;乾排3條, 長13,6公里;支排19條,長22.22公里。控制排水面積13平方公里。橋、閘、 涵、渡槽、倒虹吸等各種建築物1131座。機井272眼,堤水站39處,裝機2175千瓦。糧食畝產達到793.5公斤,比1950年畝增678.5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