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里刺繡是浙江省優秀的特色傳統刺繡工藝。興於宋代,宋代是中國刺繡發達臻至高峰的時期,繡品的數量與質量均屬空前,特別是在開創觀賞性的刺繡藝術方面堪稱絕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織里刺繡
- 分類:刺繡
- 地區:浙江省
- 興於:宋代
織里刺繡,歷史淵源,發展現狀,
織里刺繡
據《清秘藏》敘述,“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烏極綽約底饞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可見宋代刺繡藝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唐宋時期的刺繡呈精緻化趨勢,主要是由它的社會環境所決定的。在男耕女織的封建社會裡,女子都要學習“女紅”,刺繡是一項基本技藝。織里的年輕姑娘幾乎人人學繡,多為母女相傳,或鄰里之間相互傳授。這對當時待字閨中的女孩子來說,是很普遍的事。正因如此,刺繡不僅是勞動婦女的“份內工作”,更是許多有閒階級女性消遣、養性、從事精神創造活動的主要手段,繡品的功用也明確分為日用與觀賞兩種用途。許多文人也積極參與到繡品的創作中,形成了畫師供稿、藝人繡制、畫繡結合、精品倍增的局面。
歷史淵源
中國刺繡技藝歷史悠久。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在方帛上繡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繡萬國於一錦”之說。刺繡技藝的形成與絲織業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織里位於湖州城東太湖的南岸,蠶桑的歷史相當悠久。商代末年織里地屬吳國,三國時期全境為東吳據有,孫權重農桑,廣開農桑之業。絲織素為境內農村傳統副業,蠶畢繅絲、織造, “遍聞機杼聲”、“比戶鹹織綢,鬻於郡城”正是當時的寫照。織里之所以以“織”冠名,就是因為絲綢織業興旺之故。1958年湖州錢山漾遺址出土了距今4700年的絹片、絲帶、絲線、絲繩和苧麻布,這些我國境內最早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絲織實物也足已見證湖州地區絲織業的悠久歷史。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刺繡技藝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織里婦女素有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
明清之際,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刺繡的風格與技法日臻完美,並湧現了一批名家。其中尤以沈壽最著名。沈壽,原名雲芝。吳興(今湖州)人,隨父定居江蘇吳縣,她7歲弄針,8歲學繡,座年48歲。曾任清末工商部工藝局繡工科的總教習。沈壽與畫家余兆熊成婚後,互敬互學,繼承傳統並吸收日本繡法和西洋畫、照片的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和立體感,自稱“仿真繡”,人們稱它為“美術繡”。她的作品如《義大利皇后麗娜肖像》、《英國女皇肖像》、《基督受難圖》等,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她在《雪宦繡譜》中自述:“我針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學焉,長而習焉,舊法而已。既悟繡以象物,物自有真,當放真,既見歐人鉛油之畫,本於攝形,形生於光,光有陰陽,當辨陰陽,潛神凝慮,以新意運舊法,漸有得。”這一時期,織里刺繡也得以快速的發展,並廣泛套用於日常生活之中,進入鼎盛時期。
織里刺繡雖與蘇州、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台等地統屬於泛太湖地區刺繡文化的源流,從風格和繡法上都與蘇州刺繡是同根同源。然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織里刺繡與蘇繡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織里刺繡的工藝特色以蘇繡和納繡為主要繡法,納繡是廣泛流傳於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繡法,這是蘇繡中所沒有的,織里刺繡融合了南北雙方的藝術風格;在材料的套用上,蘇繡以緙絲和錦緞為主,織里刺繡以絲和棉織品為主;從繡品的用途上來說,細膩的蘇繡大多用於裝飾,織里刺繡以實用性為主,最 近從織里民間徵集來的46件本鄉本土的繡品,大多以服飾、帳掛、枕頂等生活用品為主就能說明這點;從藝術風格上來說,蘇繡工藝品直觀層次分明,色彩鮮嫩斑斕,形象栩栩如生,織里刺繡比較粗獷,圖案簡單,大都是表現勞動人民美好願望的吉祥圖案。
發展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織里有少數農婦手工繡制了一些彩色花鳥圖案的枕套,走村串戶、進城叫賣獲得了薄利。之後參於製作的人日益增多,繡製品種也從單一的枕套擴展為枕套、被套、電扇套、電視機套等,並且為適應市場的需求,逐步從手工刺繡發展為用腳踏縫紉機機繡。織里人走出湖州,走南闖北“一根扁擔兩隻包,全國各地到處跑”,在全國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銷售織里特色的各種繡製品。同時,一個繡製品露天市場在織里鎮當時僅有的一條老街上自發形成,從此引發了織里經濟的大發展。
1983年,織里工商所在老街沿河搭建玻璃鋼棚,設36個攤位專營棉布、花線,與繡製品露天市場配套,成為織里第一代市場。次年,工商所又征地4000多平方米,投資30萬元,建起具有80間營業房、400個玻璃鋼棚攤位的繡製品市場,替代原自發形成的露天市場,成為織里的第二代市場。織里市場經過多次擴建,從最初的馬路露天市場到如今以童裝、棉布為核心,床上用品、服裝輔料、服裝面料等為輔助市場的中國織里商城的形成,織里經濟得以空前繁盛。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織里童裝市場的形成,機繡需求旺盛,縫紉機機繡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電腦繡花興起並進而取代縫紉機機繡。
如今,儘管時代風尚不斷演變,機械化的生產業已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業,作為傳統工藝的織里手工刺繡在日常生活中如今已不多見了,但由於歷史淵源和廣泛的民間基礎,這一民間的精湛技藝還是被很好的傳承了下來。織里刺繡歷來均由手工刺繡,用絲線在絲綢、棉織品上繡出各種精美的圖案,並製成充滿藝術美感的服飾和生活用品,一直為人們所喜愛。眼下在織里要找出一兩百位具有傳統織里刺繡手藝的“繡娘”還是沒有問題的。如該鎮幻漊村85歲的老人沈含章,自姑娘時就開始學繡花、描花,至今還能支起繡花綁子,描好底案,嫻熟地運用齊針、十字針、亂針、正搶、反搶等近似蘇繡又不同於蘇繡的針法演示傳統織里刺繡手藝。
為了讓後人見證“織里刺繡”的歷史,吳興區政府及織里鎮政府花了近10年的時間,投入資金56萬元,用於對刺繡工藝的整理和保護。如今存放在織里童裝博物館刺繡廳里的120件刺繡品中不少已有百年歷史,除了部分是在湖州地區收集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全國其他省市收集而來的。日前,“織里刺繡”在浙江省民間藝術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專家的評定下,獲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保護成果暨首屆浙江省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收藏保護獎。